關于生物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一些問題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4-01-08分類:有機原料瀏覽:227
一、關于生物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一些問題
我們高中是老師做好的,給我們看,然后到了大學才自己做的!
1、呵呵……真可愛!研缽就是用來研磨葉片的啊~~~還要加碳酸鈣和二氧化硅研磨充分!你可以去百度上看看它長啥樣的。
2、研磨液迅速倒入以及用棉塞是因為研磨要加入丙酮,丙酮很容易揮發,丙酮是用來溶解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因為葉綠素能溶解在丙酮里。單層尼龍布是為了過濾充分吧,因為葉片的研磨有殘渣。
3、“將干燥的定性濾紙條剪成長與寬略小于試管長與寬的濾紙條”是因為,你還要放到試管中,讓它跑開,在后面的步驟里。濾紙條一端剪去兩個角使之呈梯形,是為了防止濾液就沿兩邊往上跑,這樣就分不開了。就象毛細管一樣的那個原理。距離1cm是因為等下要放在分離液中跑,又不能讓葉綠素浸到分離液中啊。用鉛筆可以劃得整齊,這樣讓每一種色素都有共同的起點,才分得開!
4、畫得越細越多次,就越濃,越好跑,分得開,越清楚。
還有不懂的就看下原理:
分離要用的主要試劑是層析液。層析液是一種脂溶性很強的有機溶劑。葉綠體中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慢。
層析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將紙條畫有濾液細線的一端置于燒杯中的層析液中,注意千萬不要將濾液細線浸沒在層析液中,否則會使色素溶解而導致試驗失敗。層析液是揮發性較強的有機溶劑,并且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操作中要盡量用培養皿蓋住燒杯口。
觀察實驗結果:最后濾紙條上將分離出四條色素帶,顏色從上往下分別是橙黃色、黃色、藍綠色和黃綠色,四種色素分別是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和葉綠素b。
最后,還有不懂就問老師啦~~祝你學業有成啦~~~
百度全有的
二、如何提取樹脂
合成樹脂在工業生產中,被廣泛應用于液體中雜質的分離和純化,有大孔吸附樹脂、離子交換樹脂、以及一些專用樹脂。
廣義地講,可以作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稱為樹脂。
樹脂有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之分。天然樹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動植物分泌物所得的無定形有機物質,如松香、琥珀、蟲膠等;合成樹脂是指由簡單有機物經化學合成或某些天然產物經化學反應而得到的樹脂產物,如酚醛樹脂、聚氯乙烯樹脂等。
樹脂是制造塑料的主要原料,樹脂也用來制涂料(是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質,如:醇酸樹脂、丙烯酸樹脂、合成脂肪酸樹脂,該類樹脂于長三角及珠三角居多,也是涂料業相對旺盛的地區。
三、廢舊電路板中的金、銀、銅等金屬如何提煉出來!
先用稀鹽酸洗一下(浸泡),把錫啊什么的弄掉,然后用硝酸銀浸泡,提取出銅,然后用稀硝酸浸泡,提出銀,最后用王水浸泡,提出金;至此可以告訴你,那塊線路板應該已經在硝酸和王水中成渣了,不知這樣行不行? 浸泡時間的話是根據實驗當時的具體情況來定的,一般第一階段只要足量稀鹽酸中沒有氣泡產生就算過了;第二階段,硝酸銀浸泡的話,是當足量硝酸銀溶液不再變色為止,所謂變色是變藍(這一過程和可能時間很長);再用稀硝酸浸泡,直至沒有氣泡產生位置(實驗在通風櫥中進行,有有害氣體生成);最后一步的話,顏色不再變化為止,這一步危險性較大且時間較長,但是金溶于溶液中,與線路板的雜質(沉淀)還是很好分離的。 還原的話:1、在已用的硝酸銀溶液中加入還原性物質就可以了但必須是粉質的如鐵粉(足量)等,然后將沉淀充分過磁(用磁鐵吸),充分灼燒,冷卻,放入HCl稀溶液中,過濾,濾液中再次放入Fe粉(足),充分反映,濾除濾渣再次過磁,剩下的就是Cu粉了;2、在濾出液(用過的HNO3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Fe粉,再將濾渣過磁,鐵在硝酸中鈍化不反應(其實是微反應,且形成了不反應的氧化物薄膜)得到銀;3、金的方法其實和銀是一樣的 注意事項:這方面的話,主要就是安全問題,這些實驗中很多用品不是劇毒就是強腐蝕,所以一定注意安全;其次,試驗中一般的用品都能找到的,但是王水必須現配,3份濃鹽酸和1份濃硝酸,現配現用,用完銷毀,可以加銅粉等還原劑,同樣需要通風櫥;請妥善銷毀一些用完的實驗用品,以防污染,具體的話,可以問下實驗室里的人,個人忘的差不多了,但是那里的老師或者學生會給你更多幫助! 不謝,祝實驗愉快!
- 上一篇:如何挑選無糖食品
- 下一篇:危險廢物中類別為HW16是什么意思
- 有機原料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