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石油衍生品資源的存在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7-03分類:有機原料瀏覽:126
如下:
石油是指氣態、液態和固態的烴類混合物,具有天然的產狀。石油又分為原油、天然氣、天然氣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習慣上仍將“石油”作為“原油”的定義用。
石油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是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于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后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如果地球上的石油被開采完了,在這之后全球的工業或者產業會出現那些變化?
當前石油的消耗速度與再生速度根本不成正比,消耗速度甚至是再生速度的幾千、幾萬倍,所以石油枯竭只是時間問題,在這之前人類肯定要研究出可代替資源,否則工業將癱瘓。
石油使用對地球來講有利有弊,弊端主要體現在污染環境,石油作為能源,燃燒時雖然提供了強大動能,但燃燒后也會產生大量致癌物、化學煙氣等,最明顯的就是造成溫室效應,破壞臭氧層等,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溫度上升,冰川融化,所以開發可替代能源一直是人類在攻克的世紀難題。
相比之下石油的諸多好處,不僅體現在各工業領域,世界上大部分交通工具也基本依靠石油,僅有少部分依靠電能、核能。未來如果石油枯竭,最先受到沖擊的肯定是石油輸出國,比如沙特、伊朗、俄羅斯等,然后是內燃機周邊產業,緊接著是石油衍生品行業,比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產業。
從目前來看,未來最有可能替代石油的技術應該是核能,核能當前已經普遍用在了發電領域,甚至軍艦、潛艇的建造上也在逐漸普及。之所以還沒有普遍用在民用工業領域,主要是體積、使用安全上還有很多為題需要解決,但幾乎已經可以預見核能在未來領域的重要性。
歡迎點擊關注,留言一起探討。
聯合石化做多原油期權巨虧跟2005年國儲銅事件有何異同?
2005年國儲銅事件的始末。我們需要先知道,倫銅那段時間的走勢:
倫銅從2003年開始上漲,走出了一波上行趨勢,持續上漲的時間和上漲幅度均超過以往。2005年下半年。世界各大機構紛紛預測在此輪上漲之后,國際銅價將步入下跌時期。
然而,價格依然強勢。
自2005年11月13日開始,外電紛紛披露,中國國儲局一名交易員劉其兵在銅期貨市場上通過LME場內會員SEMPRA,在每噸3100多美元的價位附近拋空銅,建立空頭頭寸約15萬至20萬噸,這批頭寸交割日在2005年12月21日。
要知道,當前倫銅的價格已經超過4000美元了,國儲局的期貨頭寸目前浮虧很大。
這波倫銅過去這段時間的上漲的上漲,其實是一次國際交易者的“逼倉”國儲局的行為。
什么叫逼倉?因為期貨交易的是期貨合約,一個期貨交易者,如果有持倉,其只有兩種方式總結頭寸。一是平倉,二是交割。
所謂的平倉,就是你把空單平掉。但是,空單平倉需要“買入平倉”,如果交易員劉其兵認輸離場,他本身的平倉行為因為需要大量的買入,也會繼續推高價格。而他因此產生的虧損,將落入多頭的口袋中。
而交割,就是你持有期貨合約到期,然后,把你購買合約履約。這里面交易員劉其兵空頭頭寸在15萬-20萬噸符合交割標準的銅……
國際交易者們認為,他根本就無法交割。既然他無法交割,那么就推高價格,逼他平倉。
實際上,熟悉期貨的交易者們都知道,一旦避空成功,失敗方平倉所帶來的大波動是利潤最豐厚的…
于是,倫銅持續走強,國儲局不得不通過不斷拋售國內現貨來緩解壓力,挽回損失。2005年年末,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坦言,由于缺乏對市場風險的有效控制,國儲局在此次事件中損失慘重。按照國際慣例,這部分倉位最后,估計是按照交割一部分現貨,任虧一部分合約而結束。
事后,據國儲局表示,國儲中心不像市場傳聞那樣因為投機虧錢。因為,國儲中心在國際市場均價每噸2200美元的時候購進了15萬至20萬噸銅,在倫銅上的拋空行為,屬于判斷價格即將下跌后的利潤鎖定。
這就是2005年的國儲銅事件。
它跟最近的聯合石化做多原油期權巨虧有何區別?
如果國儲銅真的如其所言的那樣的話,他們是在購買了現貨的基礎上,預判價格即將下跌而采用的鎖定利潤空間的做法的話,那其實只能說他們判斷錯誤了而已。
雖然其期貨頭寸虧損慘重,但是手中的現貨銅價格也在上漲,也算是有個現貨對沖。而聯合石化的做多虧損,是一個典型的投機行為。
雖然兩者都是因為誤判了大勢而導致的重大虧損。但是前者因為有現貨的對沖,包括后面的拋儲壓制價格,算是有現貨對沖的錯誤判斷,損失得到了部分的控制。而聯合石化,從現有的信息來看,屬于在沒有現貨對沖的基礎上,過多的參與了投機交易,誤判了大勢并沒有及時止損而導致的重大虧損。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現貨企業參與期貨一定要謹慎,態度要端正,套保就是套保,不要把套保做成了投機…
各位覺得呢?
點贊支持一下,謝謝。
聯合石化這次做多原油期貨引起中石化股價大跌,市值蒸發百億和2005年的國儲銅時間驚人的類似,都暴露了一個問題:逆市加碼,不及時止損,跨過了套期保值的底線,都具有投機性質,風控體系存在嚴重缺失。
國儲銅事件
國儲局的交易員劉其兵從2003年開始一直看多銅價,從1000多美元到3000多美元賺取了豐厚的利潤,在2004年銅價創出3000美元新高后,劉認為銅價即將見頂,此時國內開始實行經濟調控措施,國內需求下降,國內一季度開始連續跌停,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價一天暴跌10%,此時劉反手開始看空,但是一直順風順水的劉其兵這次未能如愿,銅價一直震蕩上升,但劉堅持做空,不斷加碼,在9月就下了8000手三月期銅空單,沒有及時止損,最終十一長假過后銅價突破4000美元/噸大關,劉所建空頭倉位高達20萬噸,賬面虧損6.06億,最后留不知去向。
聯合石化事件
整體經過與聯合石化相似,聯合石化也是堅持看多原油期貨,和美國高盛合作,主觀的認為油價上漲空間大,下跌空間小。實際情況是10月以后國際原油價格急轉直下,一路暴跌40%,此時聯合石化的賬面虧損就已經形成,此時斬倉就會變成實際虧損,和國儲銅如出一轍的操作,繼續追加保證金,讓最終虧損成倍擴大,中石化股價大跌市值蒸發百億,而在這次期貨交易中聯合石化也虧損率十幾億,最后聯合石化兩位高管陳、詹被停職。聯合石化起初買入看漲期權只是為了套期保值,但為了節省一筆期權費,多做了一個賣出看跌期權的操作,為了節省一筆期權費跨過了套期保值的原則,變成了一種投機操作,最后演變成了對賭行情,可惜賭錯了。
事后確實值得反思,為什么在賬面虧損形成的初期,沒有不同的聲音站出來發聲?如果能夠及時制止這種偏執的行為,也不會演變成投機賭行情的局面,風控體系此時又在哪?
- 有機原料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