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精是指什么、是白糖么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5-01-14分類:橡膠制品瀏覽:62
糖精雖甜 危害卻大 據調查顯示,近幾年來,糖精在食品中的應用有明顯的超范圍、超量現象。一些廠商為了降低成本賺取暴利,在飲料、果脯甚至專供兒童消費的果凍等食品中,普遍使用對人體有害無益的糖精來代替蔗糖,但在食品標簽上卻不作任何明示,或冠以“蛋白糖”、“甜寶”等美名掩蓋使用糖精的事實,損害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已引起了社會各界和廣大消費者的密切關注。
糖精化學名稱為鄰苯甲酰磺酰亞胺,市場銷售的商品糖精實際是易溶性的鄰苯甲酰磺酰亞胺的鈉鹽,簡稱糖精鈉。糖精鈉的甜度約為蔗糖的450~550倍,故其十萬分之一的水溶液即有甜味感,濃度高了以后還會出現苦味。
制造糖精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氯磺酸、鄰甲苯胺等,均為石油化工產品。甲苯易揮發和燃燒,甚至引起爆炸,大量攝入人體后會引起急性中毒,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氯磺酸極易吸水分解產生氣體,對人體有害,并易爆炸;糖精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中間體物質對人體健康也有危害。糖精在生產過程中還會嚴重污染環境。此外,目前從部分中小糖精廠私自流入廣大中小城鎮、農村市場的糖精,還因為工藝粗糙、工序不完全等原因而含有重金屬、氨化合物、砷等雜物。它們在人體中長期存留、積累,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體的健康。
糖精鈉是有機化工合成產品,是食品添加劑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覺上引起甜的感覺外,對人體無任何營養價值。相反,當食用較多的糖精時,會影響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食欲減退。
據國外資料記載,1997年加拿大進行的一項多代大鼠喂養實驗發現,攝入大量的糖精鈉可以導致雄性大鼠膀胱癌。因此,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法律規定,在食物中使用糖精時,必須在標簽上注明“使用本產品可能對健康有害,本產品含有可以導致實驗動物癌癥的糖精”的警示。
由于食用糖精對人體健康有害無益,所以西方一些發達國家都對糖精嚴格控制使用,其控制標準一般為不超過消費食糖總量的5%,且主要用于牙膏等工業用途。而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糖精使用量超出正常使用量的14倍。更有專家發出警告,至1999年下半年,全國糖業市場上糖精的份額己高達市場總份額的55%~60%,嚴重擠占了蔗糖的份額。
因2公斤糖精的甜度可相當于1000公斤的糖,按目前市場價格比計算,即60~70元的糖精,可以替代3000元左右的糖。于是,一些企業為了追逐利潤,在生產飲料和加工食品過程中,超量、超范圍使用糖精,但在食品和飲料標簽上卻不注明含有糖精及其真實含量,使消費者卻誤以為吃的是食糖,損害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也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特別是有少數的消費者在完全不知道糖精危害的情況下,短時間內食用大量糖精,引起血小板減少而造成急性大出血、多臟器損害等,引發惡性中毒事件。
在我國廣大的中小城鎮和農村市場上,糖精的使用也達到了泛濫的地步。據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對國內近百種不同檔次、類型的飲料的調查表明,就全國范圍而言,大約有61.2%的飲料中含有各類甜味劑,其中含糖精的飲料達55.1%;有23.5%的飲料在生產中使用了糖精但卻未在標簽中標明;特別是在中小城鎮和農村市場上,含有糖精的飲料高達90.9%,糖精泛濫程度令人觸目驚心。
目前,在中小學生的零食中,糖精問題也不容忽視。在一些中小學校的周圍,遍布有各種小食攤,賣各類小食品及飲料,如汽水、雪糕、話梅等。這些價值不高的小食品和飲品,很容易吸引中小學生購買。但這些既無生產標準又根本沒有標識和出處的產品,基本上都含有糖精,長期食用,會導致青少年營養不良,個別人產生厭食行為,干擾了青少年從正常膳食中攝取營養,對青少年的身體發育產生負面影響。
為此,中國消協鄭重發出警示:提請有關部門研究制訂更為嚴格糖精使用規定,并進一步加強對食品標簽的管理;呼吁廣大食品生產廠家不要因片面追求利潤而盲目使用糖精,損害廣大消費者的健康,并在國家允許使用糖精的產品中明確注明含有糖精,以便讓消費者知情;以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醒廣大消費者樹立良好的消費觀念,多食用天然糖,在購買食品和飲料時,仔細閱讀商品標簽,盡量選擇決不含糖精的食品,購買有良好信譽的商品;也提醒廣大學生家長教育自己的孩子,堅決抵制校園周邊的“三無”小食品和飲料,以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
不是糖精,是最古老的甜味劑。糖精于1878年被美國科學家發現,很快就被食品工業界和消費者接受。糖精的甜度為蔗糖的300倍到500倍,它不被人體代謝吸收,在各種食品生產過程中都很穩定。缺點是風味差,有后苦,這使其應用受到一定限制。
糖精(Saccharin / Saccharin sodium) 為白色結晶性粉末,其難溶於水,而其鈉鹽易溶于水,對熱安定,其甜度為蔗糖之300~500 倍,不含卡路里[1],吃起來會有輕微的苦味和金屬味殘留在舌頭上。急性毒性 LD50 (rabbit) 為 5000~8000mg/Kg BW (口服 );每日攝取安全容許量 (ADI)為 0~2.5mg/Kg BW/day。有一些研究結果顯示,其曾在動物實驗中發現有導致膀胱癌的可能性,但在人體試驗上并未發現有不良影響。
糖精很多年來都是世界上惟一大量生產與使用的合成甜味劑,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糖精在世界各國的使用明顯增加。 制造糖精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氯磺酸、鄰甲苯胺等,均為石油化工產品。
糖精不是白糖,它是一種化學物質,而白糖是蔗糖加工而成的
糖精【 學 名 】 鄰苯甲酰磺酰亞胺
【 英文名 】 Saccharin
【 分子式 】 C7H5O3NS
【 分子量】183.18【CAS號】81-07-2
【 別名】 1,1,3-三氧代-2,3-二氫-苯并[d]異噻唑
【 性質】 白色結晶粉末。熔點228.8~229.7℃,密度0.828克/立方厘米,微溶于水、乙醚和氯仿,溶于乙醇、乙酸乙酯、苯和丙酮。它的鈉鹽稱做糖精鈉或溶性糖精,易溶于水,稀水溶液的甜味約為蔗糖的300~500倍。少量無毒,但無營養價值。白糖是由甘蔗和甜菜榨出的糖蜜制成的精糖
- 上一篇:氯化鈉是如和獲取的?
- 下一篇:怎樣制造氨氣?請用最簡單的方法
- 橡膠制品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