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和氨氣反應會不會生成氯氣?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5-01-09分類:橡膠制品瀏覽:28
一、次氯酸和氨氣反應會不會生成氯氣?
不會,這個反應會產生一氯胺。一氯胺和氨再次反應成肼。一氯胺易分解產生氮氣和氯化銨。
二、會計分期的目的,在于通過會計期間的劃分,將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成連續、相等的期間,據以結算盈
對的
企業經營活動是連續的
為方便財務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才人為劃分為一定的區間
三、氯胺t怎樣配置2%溶液
98%的水,2%的氯胺。
四、苯胺與乙酰氯制備乙酰苯胺的生產方法?
.投料:
在25mL圓底燒瓶中,加入10mL苯胺、1.5mL冰醋酸及少許鋅粉(約0.01g)然后裝上一短的刺形分餾柱,其上端裝一溫度計,支管通過支管接引管與接受瓶相連,接受瓶外部用冷水浴冷卻。
2.反應
將圓底燒瓶在石棉網上用小火加熱,使反應物保持微沸約15min。然后逐漸升高溫度,當溫度計讀數達到100℃左右時,支管即有液體流出。維持溫度在100~110℃之間反應約1.5h,生成的水及大部分醋酸已被蒸出
3、分離提純,此時溫度計讀數下降,表示反應已經完成。在攪拌下趁熱將反應物倒入10mL水中,冷卻后抽濾析出的固體,用冷水洗滌。粗產物用水重結晶,產量0.6~0.9g,熔點113~114℃(文獻值114.3℃)。
五、水稻主要的病害 和蟲害有那些?
水稻年種植面積約3400萬畝,病蟲總體發生程度4(5)級,年發生面積約9000萬畝次。水稻螟蟲(三化螟、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癭蚊、稻瘟病等是廣西水稻最主要病蟲害,近年一般為中等偏重程度發生,稻飛虱、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瘟病在局部地區達大發生程度,發生面積在5500萬畝次左右,對糧食生產構成較大威脅。
六、次氯酸鈉中的氯元素的化合價是多少
在NaClO中,Na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O元素的化合價為
設次氯酸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x,
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則有:
+1+x+(-2)=0
解得:x=+1
所以次氯酸鈉中的氯元素的化合價是+1。
擴展資料:
一般的,化合價的價數等于每個該原子在化合時得失電子的數量,即該元素能達到穩定結構時得失電子的數量,這往往決定于該元素的電子排布,主要是最外層電子排布,當然還可能涉及到次外層能達到的由亞層組成的亞穩定結構。
給了化合式之后,若知道一種元素的化合價,可將其化合價與其分子中該元素的原子數相乘。因化合價的電性為零,將零減去上一個化合價與該元素原子數的積再除以分子中另一元素的原子數,即得到另一元素化合價。
- 上一篇:糖尿病病人須禁用哪些藥物?
- 下一篇:實驗室氯化銨制氨氣
- 橡膠制品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