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基環戊稀與乙酸反應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4-12-17分類:橡膠制品瀏覽:39
一、1-甲基環戊稀與乙酸反應
加成反應,親電加成
二、如何用乙酸制取氯乙酸,催化劑是什么?
紅磷+氯氣
SCl2+氯氣也可以
三、1m edta怎么配
由乙二胺與一氯乙酸在堿性溶液中縮和或由乙二胺、和甲醛水溶液作用而得。
實驗室制法
稱取一氯乙酸94.5g(1.0mol)于1000mL圓底燒瓶中,慢慢加入50%碳酸鈉溶液,直至二氧化碳氣泡發生為止。加入15.6g(0.2mol)乙二胺,搖勻,放置片刻,加入40%NaOH溶液100mL,加水至總體積為600mL左右,裝上空氣冷卻回流裝置,于50℃水浴上保溫2h,再于沸水浴上保溫回流4h。取下燒瓶,冷卻后倒入燒懷中,用濃HCl調節pH至1.2,則有白色沉淀生成,抽濾,得EDTA粗品。精制后得純品。
生產原理
由乙二胺與氯乙酸鈉反應后,經酸化制得:
也可由乙二胺與甲醛、反應得到四鈉鹽,然后用硫酸酸化得到:
工藝流程
原料配比(kg/t)
氯乙酸(95%) 2000 燒堿(工業品) 880
乙二胺(70%) 290 鹽酸(35%) 2500
〔若用硫酸代替鹽酸,則用硫酸(98%)1200kg〕
主要設備
成鹽鍋 縮合反應罐 酸化鍋 水洗鍋 離心機 貯槽 干燥箱
操作工藝
在800L不銹鋼縮合反應罐中,加入100kg氯乙酸、100kg冰及135kg 30%的氫氧化鈉溶液,在攪拌下再加入18kg 83%~84%的乙二胺。在15℃保溫1h后,以每次10L分批加入30%氫氧化鈉溶液,每次加入后待酚酞指示劑不顯堿性后再加入下一批,最后反應物呈堿性。在室溫保持12h后,加熱至90℃,加活性炭,過濾,濾渣用水洗,最后溶液總體積約600L。加濃鹽酸至pH不3,析出結晶。過濾,水洗至無氯根反應。烘干,得EDTA64kg。收率95%。也可以在較高溫度條件下進行。例如,采用如下摩爾配比:乙二胺:氯乙酸:氫氧化鈉=1∶4.8∶4.8,反應溫度為50℃,反應6h,再煮沸2h,反應產物用鹽酸酸化即可得到EDTA結晶,收率82%~90%。
質量指標
含量 ≥90% 鐵(Fe) ≤0.01%
灼燒殘渣 ≤0.15% 重金屬(Pb2+) ≤0.001%
在Na2CO3中溶解度 合格
質量檢驗
(1)含量測定
采用配位滴定法。先將乙二胺四乙酸用KOH配制成pH為12.0~13.0的試樣液。以酸性鉻藍K和萘酚綠作混合指示劑,用試樣液滴定于120℃干燥過的分析純CaCO3,當溶液由紫紅色變為藍綠色即為終點。
(2)灼燒殘渣測定
按常規方法進行。
安全措施
(1)生產中使用氯乙酸、乙二胺等有毒或腐蝕性物品,生產設備應密閉,操作人員應穿戴勞保用品,車間保持良好通風狀態。
(2)產品密封包裝,貯于通風、干燥處,注意防潮、防曬,不宜與堿性化學物品混貯
四、連續法生產氯乙酸的母液的成分是什么/
主要是氯乙酸、二氯乙酸、醋酸,三氯乙酸很少。
五、500ml百分之15的過氧乙酸怎么配置成百分之3.5的?
苯氧乙酸制備方法:由苯酚與一氯乙酸在堿性溶液中進行縮合,然后酸化即制得苯氧乙酸。
一氯乙酸制備方法:一種制取一氯乙酸的工藝,其工藝步驟為:(1)配比好醋酸和硫磺,在90~100℃的溫度下通入氯氣;(2)將所得的乙酰氯氣體引出、冷凝器后呈液態由冷醋酸吸收備用;(3)將步驟1和步驟2產生的液料比例配置,并預熱;(4)在高位將步驟3配置好的液料連續放入氯化反應塔內,并同時通入氯氣,其中生成的氯代乙酰氯和乙酰氯氣體經冷凝后被回收,并循環生成一氯乙酸粗品。具有氯化反應速度快,液態混合,適合于塔式連續氫化反應操作;制取利用現成生產設備和條件,方法簡單方便等優點。
六、農藥24d對香蕉有什么作用
24D屬于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促進種子萌發和果實發育的。 存儲方法 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氧化劑、堿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合成方法 1、 先用苯酚氯化制得2,4-二氯酚,后者在氫氧化鈉存在下與氯乙酸縮合生成2,4-D鈉鹽,再酸化成2,4-D原藥。另一種新工藝是將苯酚和氯乙酸在堿性條件下先縮合,然后氯化而得。 2、 由2,4-二氯苯酚與一氯乙酸在NaOH溶液中加熱回流制得2,4-二氯苯氧乙酸鈉,再用鹽酸酸化而成。 3、 以苯酚為原料,先與氯乙酸縮合后經氯化,或先氯化后與氯乙酸縮合均可制得產品。(1)先縮合后氯化工藝。將苯酚置于反應釜,加熱熔融,先后投入2.2倍(摩爾比)地氫氧化鈉和1.2倍(摩爾比)地氯乙酸,并在100-110℃下反應30min。反應物冷卻后,用鹽酸中和,可析出苯氧乙酸,收率82%以上。苯氧乙酸于65-90℃下,緩慢通入1.4倍-1.6倍(摩爾比)地氯氣,氯化產物即2,4-二氟苯氧乙酸,收率89%。(2)先氯化后縮合工藝。將熔融的苯酚置于氯化器中,在45-65℃下通氯約8-9h,當反應物料相對密度達1.406(40℃)時氯化反應結束。反應物趁熱加入30%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至沸后,滴加氯乙酸鈉溶液,并回流4-5h。稍冷后用30%的鹽酸中和至PH1-3。趁熱加苯萃取,并分出有機層。冷卻后析出白色結晶,經抽濾、烘干得成品。 4、 以苯酚為原料,先與氯乙酸縮合后經氯化,或先氯化后與氯乙酸縮合均可制得產品。先縮合后氯化工藝將苯酚置于反應釜,加熱熔融,先后投入2.2倍(摩爾比)的氫氧化鈉和l.2倍(摩爾比)的氯乙酸,并在100~110℃下反應30min。反應物冷卻后,用鹽酸中和,可析出苯氧乙酸,收率82%以上。苯氧乙酸于65~90℃下,緩慢通入1.4~1.6倍(摩爾比)的氯氣,氯化產物即為2,4-二氯苯氧乙酸,收率89%。先氯化后縮合工藝將熔融的苯酚置于氯化器中,在45~65℃下通氯約8~9h,當反應物料相對密度達1.406(40℃)時氯化反應結束。反應物趁熱加入30%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至沸后,滴加氯乙酸鈉溶液,并回流4~5h。稍冷后用30%的鹽酸中和至Ph值1~3。趁熱加苯萃取,并分出有機層。冷卻后析出白色結晶,經抽濾、干燥得成品。
- 上一篇:不具有生產資格的企業能簽訂生產加工合同嗎
- 下一篇:亞氨基二乙酸制備
- 橡膠制品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