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和三氯氧磷發生反應嗎?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3-09-14分類:橡膠制品瀏覽:237
一、吡啶和三氯氧磷發生反應嗎?
一定回反應的,生成物是吡啶鹽酸鹽,化學稱為氯代反應,就是苯上官能團的氯離子取代
二、聚乙丙樹脂的結構簡式是什么?
這個橡膠由于單體成分乙烯和丙烯的用量不同,聚合溫度不同而沒有固定的結構簡式。
乙丙橡膠
ethylene-propylene rubber
簡稱 EPR。乙烯與丙烯共聚制得的合成橡膠。只由
乙烯、丙烯共聚制得者稱二元乙丙橡膠,如還加入非共
軛雙烯作為第三單體,則稱三元乙丙橡膠。乙丙橡膠分
子的主鏈為飽和結構,不含雙鍵,且乙烯、丙烯單元為
無規分布,使其具有極好的耐臭氧、耐大氣老化、耐化
學腐蝕、耐高溫和電性能。加工成橡膠制品時,三元乙
丙橡膠可用傳統的硫磺硫化工藝進行硫化,但二元乙丙
橡膠因缺乏雙鍵,只能用過氧化物等自由基型硫化劑硫
化。乙丙橡膠制品可用于汽車部件(如門窗風帶、胎側、
承熱件)、耐熱運輸帶、膠管、襯里、電線電纜和建筑
防水材料。乙丙橡膠的缺點是與其他橡膠的相容性差、
耐濕滑性不好。
二元乙丙橡膠首先由G.納塔與意大利蒙特卡蒂尼公
司于1957年研究成功,1963年建成萬噸級裝置并投產;三
元乙丙橡膠于1960年由英國鄧錄普-皮里利聯合公司首
先制成,是以雙環戊二烯為第三單體的乙丙-雙烯三元
共聚物。80年代后,已有意、美、日、蘇、英等10個國
家的15個工廠生產乙丙橡膠。1980年乙丙橡膠的世界生
產能力約500kt,產量約300kt,約占合成橡膠總產量的
4%,其中二元乙丙橡膠約占乙丙橡膠產量的5%。乙丙
橡膠可用溶液聚合和懸浮聚合進行生產。溶液聚合是以
己烷為溶劑,常用的典型催化劑是三氯氧釩-倍半氯化乙
基鋁或三氯氧釩-一氯二乙基鋁,并在體系中加入鹵化物
(如三氯醋酸酯)或磺酰氯化合物作活化劑。后者不僅
可以提高催化劑效率,而且可起到調節分子量的作用。
懸浮聚合是以液態丙烯為稀釋液,采用鈦系載體催化劑,
如以二氯化鎂為載體的四氯化鈦-三烷基鋁體系,在常壓
下聚合。兩種聚合均可用相同的第三單體,但懸浮法可
減少溶劑回收和精制工序,流程簡單,且操作粘度低,生
產能力比溶液法高3~4倍。研究過的第三單體有 200~
300種,但用于工業生產的僅有雙環戊二烯、亞乙基降冰
片烯(ENB)和1,4-己二烯(1,4-HD)三種。其中ENB可提供
較快的硫化速度;而1,4-HD則硫化速度適宜、價格較低。
乙丙橡膠(EPR)是繼Zieg1er一Natta催化劑的發明、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出現后問世的一種以乙烯。丙烯為基本單體的共聚橡膠,分為二元乙丙橡膠(EPM)和三元乙丙橡膠(EPDM)兩大類。前者是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后者是乙烯、丙烯和少量非共軛二烯烴的共聚物。 EPR具有許多其它通用合成橡膠所不具備的優異性能,加之單體價廉易得,用途廣泛,是80年代以來國外七大合成橡膠品種中發展最快的一種,其產量、生產能力和消費量在發達國家中均居第三位,僅次于丁苯橡膠、順丁橡。1998年世界EPR總生產能力約為102噸,消費量為81.4萬噸。初步統計,1999年消費量約為83.61萬噸,預計003年將達到98.0萬噸。1998~2003年EPR的需求增長率為3.8%,高于丁苯橡膠和順丁橡膠需求量的增長速率。
目前FPR工業生產工藝路線有溶液聚合法、懸浮聚合法和氣相聚合法三種。下面將分別詳細論述其技術狀況及待點,并進行技術經濟比較
三、三氯甲烷 是屬于哪一類?
屬于有機合成原料
主要用來生產氟里昂(F-21、F-22、F-23)、染料和藥物,可用作抗生素、香料、油脂、樹脂、橡膠的溶劑和萃取劑。與四氯化碳混合可制成不凍的防火液體。還用于煙霧劑的發射藥、谷物的熏蒸劑和校準溫度的標準液。工業產品通常加有少量乙醇,使生成的光氣與乙醇作用生成無毒的碳酸二乙酯。使用工業品前可加入少量濃硫酸振搖后水洗,經氯化鈣或碳酸鉀干燥,即可得不含乙醇的氯仿。
四、在氫氣還原三氯甲硅烷過程中混入氧氣,有什么后果
若反應過程中混入氧氣,則氧氣與氫氣混合,可能會發生爆炸,同時,氧氣也可能會氧化三氯甲硅烷(SiHCl3)
五、二氯氧釩怎么制取?
制備方法:將按配比的五氧化二釩和三氯化釩充分研碎混合,然后加入三氯氧釩,于600℃加熱4~5日可以制的二氯氧釩
- 上一篇:北歐暖爐原理?
- 下一篇:活性炭怎樣制造出來的?
- 橡膠制品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