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DS-PAGE中,配膠時需加入TEMED和過硫酸銨,它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訪客發布時間:2021-08-17分類:橡膠制品瀏覽:1366
過硫酸銨就是引發劑,而TEMED可以催化過硫酸銨產生自由基,從而加速丙烯酰胺凝膠的聚合。
聚丙烯胺凝膠由單體丙烯酰腋甲叉雙丙烯酰胺聚合而成,催化聚合的常用方法有兩種: 化學聚合法和光聚合法。化學聚合以過硫酸銨(AP)為催化劑,以四甲基乙二胺(TEMED)為加速劑。
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簡稱PAGE ,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膠作為支持介質的一種常用電泳技術,用于分離蛋白質和寡核苷酸。
擴展資料:
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經常應用于提純過程中純度的檢測,純化的蛋白質通常在SDS電泳上應只有一條帶,但如果蛋白質是由不同的亞基組成的,它在電泳中可能會形成分別對應于各個亞基的幾條帶。
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具有較高的靈敏度,一般只需要不到微克量級的蛋白質,而且通過電泳還可以同時得到關于分子量的情況,這些信息對于了解未知蛋白及設計提純過程都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
SDS-PAGE的主要用途,以及不同的凝膠濃 度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
主要用于分離蛋白質或者核酸,不同濃度的分辨率不一樣,比如一定高濃度的膠可以分離質量分數為1000和1100的,而濃度降低后就難以實現1000與1100的分離。
化學聚合以過硫酸銨(APS)為催化劑,以四甲基乙二胺(TEMED)為加速劑。在聚合過程中,TEMED催化過硫酸銨產生自由基,后者引發丙烯酰胺單體聚合,同時甲叉雙丙烯酰胺與丙烯酰胺鏈間產生甲叉鍵交聯,從而形成三維網狀結構。
擴展資料:
在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中,由于加入了變性劑——蛋白質變性劑常為SDS(SDS-PAGE),核酸變性劑常為尿素、甲酰胺等,故其分離僅依據于分子量大小。
發現在樣品介質和丙烯酰胺凝膠中加入離子表面活性劑和強還原劑(SDS,即十二烷基硫酸鈉)后,蛋白質亞基的電泳遷移率主要取決于亞基分子量的大小(可以忽略電荷因素)。SDS是陰離子去表面活性劑,作為變性劑和助溶試劑。
能斷裂分子內和分子間的氫鍵,使分子去折疊,破壞蛋白分子的二、三級結構。而強還原劑如巰基乙醇,二硫蘇糖醇能使半胱氨酸殘基間的二硫鍵斷裂。在樣品和凝膠中加入還原劑和SDS后,分子被解聚成多肽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SDS-PAGE
- 上一篇:上海京東化工原料有限公司介紹?
- 下一篇:聚合物抹面砂漿可以添加速凝劑嗎?
- 橡膠制品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