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藍黑B的合成工藝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3-03-12分類:無機化工瀏覽:200
1。不行,因為在縮合過程中一定要有游離苯胺存在,如果不是會出現泛綠,所以要求縮合后,織物仍應留有部分游離苯胺。
2。加入強堿弱酸YAN,中和劑為醋酸鈉,中和過量HCL生成醋酸:HCL+CH3COONA=》NACL+CH3COOH
你的問題好像不對標題,如果有心的話,可以把題目寫得更詳細一些!
干擾素的生產工藝過程
1.菌種制備
取-70℃下保存的甘油管菌種(工作種子批),于室溫下融化。然后,接入搖瓶,培養溫度30℃,pH7.0,250 r/min活化培養18±2小時后,進行吸光值測定和發酵液雜菌檢查。
2.種子罐培養
將已活化的菌種接入裝有30L培養基的種子罐中,接種量10%,培養溫度30℃,pH7.0,級聯調節通氣量和攪拌轉速,控制溶解氧為30%,培養3~4小時,轉入發酵罐中,同時取樣發酵液進行顯微鏡檢查和LB培養基劃線檢查,控制雜菌。
3.發酵罐培養
將種子液通入300L培養基的發酵罐中,接種量10%,培養溫度30℃,pH7.0。級聯調節通氣量和攪拌轉速,控制溶解氧30%,培養4小時。然后控制培養溫度20℃,pH6.0,溶解氧60%,繼續培養5~6.5小時。同時進行發酵液雜菌檢查,當OD值達9.0±1.0后,用5℃冷卻水快速降溫至15℃以下,以減緩細胞衰老。或者將發酵液轉入收集罐中,加入冰塊使溫度迅速降至10℃以下。
4.菌體收集
將已降溫的發酵液轉入連續流離心機,16000 r/min離心收集。進行干擾素含量、菌體蛋白含量、菌體干燥失重、質粒結構一致性、質粒穩定性等項目的檢測。菌體于-20℃冰柜中保存時,不得超過12個月。每保存3個月,檢查一次活性。
11.4.3.4 干擾素發酵過程控制
在假單孢桿菌的發酵生產中,菌體在培養1.5小時分裂速度最快,到3.5小時開始下降。而干擾素的迅速合成出現在3.5小時之后,在4小時達到最大,然后由于降解而迅速下降。可見在發酵生產工藝中,假單孢桿菌的生長和干擾素的生產基本處于不相關狀態,可采用兩段培養的策略進行過程控制。
1.溶解氧控制
分別在生長階段和生產階段采用各自最佳溶解氧濃度,以期提高干擾素的發酵水平。通過級聯調節通氣量和攪拌轉速得以實現。
2.溫度控制
假單孢桿菌生長最適溫度與產物形成最適溫度是不同的。產物合成溫度控制在20℃可以有效防止干擾素-α2b的降解,而其最佳生長溫度則為30℃。質粒的穩定性隨溫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因此在培養后期降溫可以減少目標產物的降解,增加質粒的穩定性。
3.pH值
發酵過程中,pH的變化由工程菌的代謝、培養基的組成和發酵條件所決定。干擾素-α的等電點在pH 6.0附近,在低酸性條件下穩定,能耐受pH 2.5的酸性環境。因此可在發酵后期降低pH,從而造成大量蛋白酶失活,減少干擾素-α的水解,提高干擾素的積累量。
- 上一篇:pps板性能優點及其廠家的相關介紹
- 下一篇:塑鋼顆粒稱為什么料?
- 無機化工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