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中最多的元素和金屬元素分別是什么看清楚啊,是二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10-08分類:無機化工瀏覽:230
鈣在骨骼、血液等都存在,是含量最多的成分。
人體內的宏量元素又稱為主要元素,共有11種,按需要量多少的順序排列為:氧、碳、氫、氮、鈣、磷、鉀、硫、鈉、氯、鎂。其中氧、碳、氫、氮占人體質量的95%,其余約4%,此外,微量元素約占1%。在生命必需的元素中,金屬元素共有14種,其中鈣、鈉、鉀、鎂的含量占人體內金屬元素總量的99%以上,其余10種元素的含量很少。
㈠根據“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魚肋骨經過煅燒后,失去的是______,
(一)(1)有機物能燃燒,無機鹽不能燃燒.因此魚肋骨經過徹底燃燒后,失去的成分是有機物,余下的是脆而硬的無機物.此實驗證明骨中含有無機物,它與骨的硬度有關.
(2)無機鹽在與鹽酸發生化學反應是能被溶解出來,因此將魚肋骨經過稀鹽酸浸泡后,失去的成分是無機鹽,余下的是有機物.此實驗證明骨中含有有機物,它與骨的柔韌性有關.
㈡(1)要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應以唾液為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2號試管中應加入2ml清水,因此在在1號試管的A處應加入2ml唾液和2號試管形成對照.
(2)1號試管與3號試管形成了以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為變量的對照實驗,該組實驗的結果表明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
(3)淀粉遇碘變藍色,麥芽糖遇碘不會變藍.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能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因此1號試管滴加碘液不變藍.
(4)設置4號試管是多此一舉,因為1號試管和3號試管已形成了以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為變量的對照實驗,況且4號試管的設置若與1號試管作為一組對照實驗,會出現兩個變量(唾液、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不符合對照實驗的設置原則.
(5)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在口腔內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是對食物的物理性消化,它能使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從而促進了唾液對淀粉的化學性消化,牙齒在口腔內既能進行化學性消化又能進行物理性消化.
故答案為:
㈠(1)有機物;無機鹽;無機鹽;硬度;?
(2)無機鹽;柔韌性;
㈡(1)2mL唾液;對照
(2)1;3;
(3)1;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能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
(4)無
(5)化學;物理
如圖表示人骨中某種物質在各年齡段含量的變化,據圖回答:(1)這類物質是:______.(2)當骨受到外力沖
骨的成分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有機物越多,骨的柔韌性越強,無機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時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隨著年齡的增長,骨內的有機物越來越少,無機物的含量越來越大.
(1)根據表格和人骨中某種物質在各年齡段的含量變化曲線,可以看出這類物質是有機物.
(2)當骨受到外力沖擊時,最容易發生骨折的是C階段,原因在老年期的骨中,有機物少于1/3,無機物多余2/3,骨的彈性小、脆容易骨折.
(3)骨的柔韌性、彈性較強的時期是圖中的B階段,原因是成年人的骨骼中有機物約占1/3,而無機物約占2/3,骨既堅硬又有韌性.
故答案為:
(1)有機物;
(2)C;有機物少于1/3,無機物超過2/3,骨的彈性小,硬度大,易骨折;
(3)B;機物約占1/3,而無機物約占2/3,骨既堅硬又有韌.
構成牙齒和骨骼的主要礦物質是什么?
礦物質(無機鹽) 體內礦物質元素種類很多,總量約占體得的5%,是構成機體組織成分、調節生理機能的重要物質。其中較多的有鈣、鎂、鉀、鈉、硫、磷等,其他如鐵、磺、氟、鋅含量很少,稱微量元素,人體在物質代謝過程中,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從各種徑排出體外,因此必須從食物中得到補充。礦物質在食物中分布極廣,正常膳食一般都滿足機體需要。其中最易缺乏的是鈣和鐵。 1.鈣和磷。鈣在體內的主要作用為:構成骨骼與牙齒,維持神經在肌肉的正常興奮性,參與凝血過程等。成人每日需懲0.6克,兒童及孕婦、老年人的需要量較高,大量出汗可使懲的排量增多,每日需鈣量可達1.0~1.5克。含懲較多的食品有是皮、海帶、豆制品、芝麻、山楂、綠葉蔬菜等。由于鈣和磷在體內的關系非常密切。二者在血液中必須達到一定的濃度水平才能菜同完成其生理機能。所以,在補充鈣的同時,還要注意從富含蛋白質的食品中攝入磷。 2.鐵。鐵的主要作用是構成血紅蛋白。缺鐵可影響血紅蛋白生成而發生缺換性貧血。降低血液載氧功能,全身功能低下。成年男子每日需鐵12毫克左右,青少年、婦女每日需鐵15毫克左右,大量出汗可增加鐵的丟失,應給予額外補充。含鐵量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動物血液。
- 上一篇:人類的血液中的成分是什么
- 下一篇:中國的塑料原材料依賴進口嗎?
- 無機化工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