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主要有哪些營養素?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10-05分類:無機化工瀏覽:116
魚不僅營養豐富,而且美味可口。古人有“魚之味,乃百味之味,吃了魚,百味無味”之說。老祖宗造字,就將“鮮”字歸于“魚”部,而不入“肉”部,將魚當作“鮮”的極品,因此,魚歷來成為人們喜愛的食品。魚不但味道鮮美,還對人體有多種保健功能。?
一、吃魚抗憂郁?
科學家指出,美國有5%的人群患有較嚴重的精神憂郁癥,而日本人患有較嚴重精神憂郁癥的僅為0.1%,是美國人的1/50。研究表明,上述差異跟兩國不同的飲食習慣中食魚多少有關。研究發現,魚體內有一種特殊的脂肪酸,它與人體大腦中的“開心激素”有關。它有緩解精神緊張、平衡情緒等作用。不吃魚或少吃魚的人,“開心激素”水平往往較低,美國人不常吃魚,因而患憂郁癥的人就多。?
二、吃魚防哮喘?
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因而長期以來,許多人把吃魚視為引發哮喘病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一直忌諱吃魚。但有關專家新近研究發現,經常吃些新鮮的魚,不但對哮喘病人無害,而且有益于預防哮喘病的發作。為什么吃鮮魚能減少哮喘病的發作呢?因為新鮮魚肉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阻止或減少人體內炎癥介質的產生,而哮喘病的發作正是與炎癥介質的釋放密切相關的。此外,不飽和脂肪酸還具有一定的減輕氣管炎癥的作用,從而有助于預防哮喘病的發生、復發或減輕哮喘病的癥狀程度。
三、吃魚少癡呆?
加拿大科學家通過對患有老年癡呆癥患者和健康老人的研究發現,健康老人血液中DHA脂肪酸的成分遠高于癡呆癥的老人,表現有癡呆癥狀者的血液中DHA的含量平均比健康老人少30%~40%。科學家認為,DHA是大腦細胞活動和保持活力必需的營養物質,它有助于改善神經的信息傳遞、增強思維和記憶能力。因此,老年人多吃魚,可減少癡呆癥的發生。?
四、吃魚防中風?
科學家通過比較發現,同是經濟發達國家,日本患中風的人大大低于歐美地區的一些國家,原因在于日本人食用魚較多。多吃魚對心腦血管有保護作用。研究表明,飲食中的蛋白質、含硫氨基酸的成分越高,則高血壓的發病率越低。魚類蛋白質含有豐富的蛋氨基酸和牛磺酸,都是含硫氨基酸,它能影響血壓的調節機制,使尿鈉排出量增加,從而抑制鈉鹽對血壓的影響,降低高血壓的發病率。專家建議,中老年人預防心腦血管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每天服三四克魚油。?
五、吃魚防衰老?
德國歷史上有位很出名的宰相叫俾斯麥,他長年暴飲暴食,又過量吸煙,在他68歲時,身體已衰弱不堪,滿臉的皺紋,眼珠混濁無光,好像死神在向他招手。可是后來他聽了醫生的話,每天食用鯡魚,不久,奇跡出現了:他皮膚紅潤、眼睛明亮、精神飽滿,一直健康地活到83歲。?
研究表明,鯡魚中不僅含有豐富的鋅、硒、鈣等礦物質,更重要的是有著大量的核酸。核酸是組成細胞的基礎物質,人體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核酸。俾斯麥常吃鯡魚,使他身體逐漸恢復健康,并延緩了他的衰老期,確是明智之舉。專家指出,多吃鯡魚、沙丁魚、鮭魚、小蝦、牡蠣等魚類,可延緩人體衰老。
是魚肉類的有關營養素有哪些
水產類包括各種海魚、河魚和其它各種水產動植物,如蝦、蟹、蛤蜊、海參、海蜇和海帶等。它們是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的良好來源,味道也非常鮮美,是深受人們歡迎的飲食佳品。
主要營養成分:魚類中蛋白質含量在15~20%,其中帶魚、白鰱和黃魚等含量較高,在18%以上。一斤大黃魚中蛋白質含量約等于1.2斤雞蛋或7斤豬肉中的含量。鯧魚的蛋白質含量較低,約11.6%。其它水產動植物的蛋白質含量也較多,如對蝦為20.6%。河蝦為17.5%河蟹為14.6%,海帶為8.2%,紫菜20.3%。魚類蛋白質的利用率高達85~90%。魚類的脂肪含量1~10%,一般在5%以下,但鳊魚達15%,鰣魚為17%,其它水產動物為1~3%。
魚類中維生素B1的含量普遍較低,因為魚肉中含有硫胺酶,能分解破壞維生素B1所致。維生素B2和尼克酸在鱔魚和蟹中含量較多,如黃鱔中尼克酸含量達3.7毫克/百克,維生素B2達0.98毫克/百克。在蝦、蟹和蛤蜊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素A,螃蟹為5,900國際單位/百克。水產植物中還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魚類中幾乎不含維生素C。
海產類的無機鹽含量比肉類多,一般為1~2%,主要為鈣、磷、鉀和碘等,特別是富含碘,如海帶含碘達24毫克/百克,此外還含有豐富的鐵,達150毫克/百克。在牡蠣中還含有銅,可達30毫克/百克。蝦皮中鈣達991毫克/百克,是肉類食品含鈣量的100倍以上。
質量特點:魚類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類似肉類,與人體組織蛋白質的組成相似,因此生理價值較高,屬優質蛋白。魚肉的肌纖維比較纖細,因此生理價值較高,屬優質蛋白。魚肉的肌纖維比較纖細,組織蛋白質的結構松軟,水分含量較多,所以肉質細嫩,易為人體消化吸收,比較適合病人、老年人和兒童食用。
魚類脂肪含量與組成和畜肉明顯不同,不但含量低,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例如黃魚脂肪中不飽滿和脂肪酸占62%,帶魚為61%,黃鱔占69,對蝦占60%。在不飽和脂肪酸中,長碳鏈、多價不飽和脂肪酸占的比例也較大,故魚類脂肪具有一定的防治動脈搏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據科學家考察,生活在北極圈的愛斯基糖尿病的極少,科學家認為,這可能與他們自古以來長年吃魚有關。在日本和我國的疾病調查中,也發現祖祖輩輩以打魚為生的漁民,由于吃魚多,冠心病的患病率同樣很低。國內有些學者用魚的多價不飽滿和脂肪酸來防治人的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癥和冠心病,也收到一定效果。由于魚類脂肪中不飽滿和脂肪酸多,因此熔點低,通常情況下呈液態,極易為人體消化吸收,消化吸收率可達95%以上。
合理利用:水產動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為了所愛,若食之不當,甚至會送命。例如河豚魚,自古為人們所欣賞,但其卵、卵巢、肝臟和血液中含有極毒的河豚毒素和河豚酸,若不會處理,食后會致急性中毒而死亡。沒有經驗的人,千萬不要舍命吃河豚。
魚肉和畜肉不同,其所含的水分和蛋白質較多,結締組織較少,因此較畜肉更容易腐敗變質,且速度也快,有些魚類即使剛剛死亡,體內往往已產生食物中毒的毒素。因此,吃魚一定要新鮮。有些水產動物易感染肺吸蟲和肝吸蟲,特別是小河和小溪中的河蟹,常是肺吸蟲的中間宿主,如吃時未煮熟,就可能使患病。所以在烹調加工時,應注意燒熟煮透。還有一些魚,主要是青皮紅肉魚、如鮐魚、金槍魚等,體內含有較多的組織胺,體質過敏者吃后會引起過敏反應,如皮膚潮紅、頭暈頭痛、有時出現哮喘或蕁麻疹等。因此要特別注意。
某些水產食品,也可治療疾病。例如海帶,因富含碘,常被用來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有資料指出海帶還有抑制癌癥發生的作用。有位日本學者將海帶精制成粉飼養小白鼠,發現海帶可以抗癌。魚肝中提取的魚肝油,含大量維生素A和D,可防治軟骨病、夜盲癥和眼干燥癥等疾病。除此之外,其它如鯽魚、青魚和墨魚等都可以入藥,墨魚的墨汁還是一種止血良藥,可治各種出血。其中烏賊骨,中藥稱 海螵蛸,如果內服,可治胃潰瘍、胃酸過多和消化不良等;外用可治創傷性出血和下肢潰瘍等。
- 上一篇:天然氣燃燒后產生什么?
- 下一篇:石油裂解是什么變化
- 無機化工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