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會越來越咸嗎?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9-15分類:無機化工瀏覽:135
海水是咸的,其原因是海水中含有各種鹽分,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35克鹽。有人估計,如果把海水中所有的鹽分都提取出來,鋪在陸地上,可得到厚153米的鹽層;如果鋪在我國的國土上,可使我國平均高出海面2400米左右。
海洋剛形成時,海水和江河湖水一樣,是淡的。后來,雨水不斷地沖刷巖石和土壤,并把巖石和土壤中的鹽類物質沖入江河,而江河的水流到大海,使海洋中的鹽分不斷增加。與此同時,海中水分不斷蒸發(鹽幾乎不會蒸發),這就使鹽的濃度越來越大。當然,這個過程是很漫長的。
這么說來,海洋一定會越來越咸了。含鹽量高達25%的死海似乎肯定了這種推測。其實不然。因為海洋也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釋放”鹽分、把鹽分“歸還”于陸地:
⒈海洋中含鹽類的可溶性物質的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會互相結合成不溶性化合物,沉入海洋的底部。
⒉海洋中的生物體內吸收了一定的鹽類物質,當海洋生物死去后,它的尸體沉到海底。
⒊臺風暴發時,狂風巨浪,海水被卷到陸地上,海水中的鹽類物質也被帶到陸地;從漫長的陸地變遷歷史看,在海洋的海灣地帶,由于地殼的升高而與海洋隔斷。這些被隔離的地帶,在太陽光的“肆虐”下,變成陸地,留下大量鹽分。
那么,海水會不會越變越淡呢?這也不大可能,雨水和江河湖水每天連續不斷地流入海內,海水的咸度會保持相對的平衡狀態。當然,這不排除在某一個海域某一段時間,海水會變咸或變淡。
為什么喝了海水會翹辮子?
首先你要明白滲透現象。
在自然界中,植物通過根部的半透膜,在土壤中吸收水分的;把食鹽或濃鹽水撒在新鮮蔬菜上,菜里的水分就會滲透出來;在人體內血漿和紅血球之間、組織液和細胞之間水分的交換等現象,都是滲透現象。
滲透現象有個規律,如果用半透膜把濃度不同的兩種鹽水隔開的話,水分子總是由稀鹽水一側,向濃鹽水中滲透,直至兩邊濃度相等為止。
其次你要知道:人體的組織液、細胞里都含有食鹽也就是氯化鈉的成分。在正常情況下,細胞內的溶液跟細胞外的血漿,必須維持一定濃度。
海水中的含鹽量通常超過人體液中的三倍以上,人如果喝海水,人體中含鹽量大大增加。為了達到細胞內外濃度相等,細胞里水分將滲出,引起細胞缺水。所以海水不能直接飲用。
同樣的情況其實也存在于輸液時,如果輸進的生理鹽水過濃,那么,輸液后血漿的濃度就會增大,血細胞里的水分,又會向外滲透,造成細胞脫水。如果輸入的生理鹽水過稀,血漿里的水分就會往濃度大的血細胞里滲透。結果就會引起血細胞膨脹,甚至是破裂,發生溶血現象。
空氣中,人體中,生物中,海水中,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依次是什么?
以質量分數來說,空氣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氮。氮氣占空氣質量的78%,是占比最高的組分。
人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氧的質量占人體總質量的65%,是占比最高的元素。人體含量最高的七種元素和質量比是:氧65%、碳18%、氫10%、氮3%、鈣1.7%、磷1%、鉀0.35%。
生物中應該也是一樣的,因為人類也是生物。而所有生物的元素組成都一樣,元素占比也大同小異。
海水是溶解有少量無機鹽的水。而所有的水的組成元素都相同,都是氫和氧。以質量分數來說,含量最高的也是氧。但以原子個數來說,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氫。
- 上一篇:海藻酸鈉在食品方面有什么作用
- 下一篇:白凡士林的用法
- 無機化工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