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是怎么引起的?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9-08分類:無機化工瀏覽:150
“骨質疏松”顧名思義,就是骨的密度降低了,好象木頭朽了一樣,出現了很多孔隙。用醫學話來講,可概括為五句話:骨質疏松是一種全身性的骨代謝病,表現為骨鈣含量減少,骨的微細結構發生變化,骨的韌性降低,輕微外傷即可發生骨折”。
這五句話說明了三個意思:
第一,骨質疏松是一種骨代謝紊亂的全身性的疾病。但可以表現在骨頭的不同部位,如頸椎、腰椎、股骨、上肢等。過去看骨病都在外科,而現骨質疏松則屬于骨內科了。
第二,骨質疏松的表現。疏松為骨頭里的礦物質含量減少了,主要是鈣。鈣少了,好象鋼筋水泥板中水泥少了,里面出現了孔隙,骨的微細結構(叫骨小梁)發生斷裂,骨的脆性增加了,好象房子大梁沒斷,檐子斷了一樣。這也是骨質疏松疼痛的原因之一。
第三,說明骨質疏松的結果。即輕微外傷可發生骨折,甚至有一位老太太下床,彎腰從床鋪下面取鞋時,就造成了股骨頸骨折。說明了“老骨頭脆了易折”的道理。
骨質疏松是怎么引起的?骨質疏松可分為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松和繼發性骨質疏松,二者的病因不同。
原發性骨質疏松原發性骨質疏松的病因還不完全清楚。它分為兩型,即絕經后骨質疏松(Ⅰ型)和老年性骨質疏松(Ⅱ型)。
常見的病因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內分泌紊亂
主要為性激素(如女性雌二醇,男性睪酮),甲狀旁腺素、降鈣素、前列腺素、活性維生素D等的代謝失調。如:性激素降低。象絕經后婦女,雌二醇減少,致小腸對鈣的吸收降低,引起了血鈣降低,影響骨內鈣的更新,骨的生成不足。甲狀旁腺素和降鈣素。此二種激素是影響骨代謝的二個重要激素,維持血鈣的平衡在正常范圍起主要作用。當血鈣降低時(食物中缺鈣或小腸鈣吸收不良),甲狀旁腺素分泌,把骨內鈣動員出來,補充血鈣。如甲狀旁腺素分泌過多(亢進),便可造成骨質疏松。降鈣素作用與之相反,可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促進鈣向骨內轉移,有利于骨形成。前列腺素。首先附帶說明一點,“前列腺素”是一個誤稱,并非主要由前列腺產生,在人體內的許多組織和器官均可生成。老年人體內如前列腺素產生過多,可促進骨鹽溶解,把骨內鈣動員出來,造成骨質疏松。所以把前列腺素稱為“骨吸收因子”。前列腺素還是一種致痛物質,也是造成骨痛的原因之一。活性維生素D。食入的維生D本身并沒有生理功用,需要在體內經過肝和腎兩次轉化才成為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質,叫做活性維生素D。它可以促進小腸鈣的吸收和骨的形成。常說的小孩佝僂病,就是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
二、營養不良
食物中缺鈣,造成鈣攝入不足;另外,鈣吸收不良,并非食物中鈣缺乏,而是小腸鈣吸收不好。如上面所說的,絕經后婦女由于雌激素降低,鈣吸收減少。慢性胃腸炎、肝病,也妨礙鈣的吸收。成年人以后,約每增加10歲,小腸鈣吸收降低10%,這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質疏松的主要原因。
三、廢用因素
“用進廢退”為大家所熟知。老年人活動減少,骨骼失去刺激,此時負責骨建造的成骨細胞活動降低,而負責骨破壞的破骨細胞活動增強,建造與破壞失去平衡,破骨作用占了上風,造成了骨質疏松。長期臥床不活動的病人也易發生骨質疏松。如太空人在太空因引力減低,腿骨所受壓力減少,檢測太空人在84天內骨鈣丟失4%,仿佛患上了加速形成骨質疏松癥,為了使骨質鈣流失量減少,現已在航天飛機內裝有運動裝置,成為必備的設施。
四、遺傳因素
骨質疏松的發生與種族和遺傳有關。如白種人、黃種人骨質疏松發生率高于黑種人。近年研究發現骨質疏松有一個基因與鈣吸收和骨建造有關,該基因是一種維生素D受體基因,具有遺傳性,其缺陷可發生骨質疏松。將來有希望為婦女作產前基因分析檢查,可知道胎兒是否遺傳了具有缺陷的維生素D受體基因,從而知道它將來長大會不會發生骨質疏松。
五、生活習慣
吸煙和過量飲酒對骨質疏松有密切關系。如,有一位38歲的男性,每日飲酒500毫升左右,飲酒歷史6年,結果發生骨質疏松,而且并發股骨頭無菌性壞死。酗酒損害肝功能,并影響鈣的吸收。吸煙也影響骨代謝。婦女吸煙更有雙重的危險,因吸煙同時會降低雌激素水平,還會影響胎兒發育,產生不良后果。
繼發性骨質疏松繼發性骨質疏松是指由它種疾病引起的。在其它疾病的基礎上又得了新病。常見引起繼發性骨質疏松的疾病有:
腎臟疾病,最常見的是慢性腎炎、尿毒癥,出現高血壓、貧血和骨質疏松骨痛。腎功能衰竭影響了維生素D在腎臟內活化,使鈣吸收不良。加之不少腎病患者長期應用強地松等皮質激素,也是造成骨質疏松的原因。糖尿病,有一半糖尿病人同時合并骨質疏松。這是由于糖尿病人多尿,隨著尿排出大量的鈣,引起血鈣降低,只有動員骨內的鈣放出來補充,造成骨質疏松。另外,糖尿病人性激素也降低,又妨礙了鈣吸收。甲狀腺和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二者直接影響骨代謝,使骨鹽溶解,骨內鈣大量釋放引起骨質疏松。慢性胃腸炎、肝病,這些疾病均因消化不良而妨礙鈣的吸收,特別是慢性肝炎病人,不利于維生素D在肝內活化,也是影響鈣吸收的因素。
性功能低下,包括女性不孕、男性不育,由于性激素減少,性功能低下,也可引起骨質疏松。卵巢功能早衰或卵巢切除,有的婦女30多歲就閉經了(早閉經),骨質疏松往往提前發生。由于卵巢囊腫等疾病做卵巢切除術,也可發生骨質疏松。其他疾病如類風濕、庫欣綜合征(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等。長期應用皮質激素由于其他疾病而長期用強地松治療。如腎病、哮喘、類風濕等。有一位35歲男性患有支氣管哮喘,竟應用強地松有12年歷史,后發現全身骨痛,檢查發現,腰椎和股骨重度骨質疏松。喘沒治好又添了一個骨質疏松的新病。
骨質疏松癥的出現,可能是以下5個原因:
1、不良飲食
長期低鈣飲食,營養缺乏,如每天鈣攝入小于600毫克,缺乏維生素D,蛋白質過高,產酸過多,尿鈣排泄增加,就會導致骨質疏松。
2、年齡增加
35歲后,骨溶解速度逐漸超過骨合成速度,骨質開始減少,流失過速就形成了骨質疏松癥。
35歲后,每年骨質平均減少1%。女性50~60歲后、男性60~70歲后發病率升高,80歲以上達高峰,且女性比男性患病率高2~8倍。
3、激素變化
絕經或卵巢切除導致雌激素下降,骨吸收增加,腸鈣吸收下降可加速骨質疏松。
長期使用皮質激素、巴比妥等可影響鈣的吸收,尿鈣排泄增加,使骨量丟失。因此,絕經后的女性,是骨質疏松的高發人群。
4、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也影響到骨健康,比如運動量的多少、體重大小、肌肉發達與否、日光照射等。缺乏運動、缺乏光照對年輕人來講,是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
5、其他原因
長期臥床、糖尿病、腎功能不全、類風濕等疾病的人群,更容易患骨質疏松。過度飲酒,大量吸煙、飲咖啡、濃茶等,會使尿鈣增加,骨吸收增加,也容易導致骨質疏松。
- 無機化工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