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秋糧受損達200萬噸,種糧大戶絕收,農民能否得到補償?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7-14分類:無機化工瀏覽:85
糧食安全,政府重視。河南有糧倉之稱,受災重建任務重。種糧大戶投資大,只等收獲嚴重的顆粒無收。泄洪區舍小家保大家,值得稱贊。有保險的能補償些,政府會考慮適當補貼和政策上的支持。
國家和保險公司都能輔助。
今年化肥暴漲,糧食價格卻基本沒漲。會導致很多良田沒人種嗎?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我很痛心,作為農業從業者,我只能從個人走訪市場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不一定準確,莫笑話。
首先,我們得明白,化肥暴漲,并不是化肥廠家在漲價,而是氮磷鉀原材料的價格一路高歌猛進,導致肥料廠家不得不高價銷售。
其次,糧食價格并非沒漲,而是小幅度的波動。農資產品價格上漲幅度超過40%,確實實實在在壓縮了種地的收益。但相對應的是,國家對農業進行了一部分的補貼,各地政策不一,緩解了一些矛盾。
再次,對種植大戶而言,地還是要種植的,畢竟這是他的事業。只要科學施肥、注重田間管理、實現高產穩產,利潤空間還是蠻大的。
故,今年的化肥價格暴漲,對只有1-2畝的農戶而言,很多是選擇少用肥料或者簡單種植,但對包地規模較大的農戶來講,地還是要好好種的,畢竟要靠它吃飯。
所以,我覺得題主說的,良田無人耕種只能是個別現象,不能當普遍現象看待。
謝謝!
氏肥價格暴漲,糧食價格基本沒漲,這的確是個問題,應該引起有關方面關注了。
會導致很多良田沒人種嗎?
我覺得,至少不會起到好的作用,我的意思是說,這種狀況若持續下去的話,對于農民朋友種糧的積極性方面,至少不會起到好的作用。
對于農村良田拋荒的現象,現在的說法很多,有說是“大面積”拋荒的,有說是“個別”現象的。
我傾向于后一種說法。
農村土地有拋荒不種的嗎?答案是肯定有,但說“大面積”拋荒,我是不認同的。
因為,至少在我們農村老家那個地方,土地拋荒現象還是極少有的,大多數人家的土地,都有人在種。
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那兒種地的收入有多高,收入上來說,我覺得和其它地方,是大同小異不差上下的。
并且,我們那兒,年輕人,多數也是外出打工的,但地幾乎沒有拋荒的。
自然,種地的重擔,就靠那些不能外出打工的老人們挑起來了。
既便那些家中沒有老人的家庭,年輕人外出務工,他們也會把土地流轉出去,這樣既有部分收入,也不至于把土地拋荒,這是一件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所以,我們老家那兒,土地很少有拋荒的。
但是,這并不等于說,種地的農民朋友,對化肥價格上漲,就沒有怨言,很簡單一個道理,化肥必須用,化肥價漲,糧價不漲,農民朋友的收入肯定是減少和下降的,這誰也明白。
因此,人們也是堵心和想不通的。
我認為,糧價要穩定,要控制,那么對各類農用物資,也應該要控制一下,否則,長此以往,是很傷人心的,甚至會真讓一些本還想種地的農民朋友,不得不“忍痛割愛”,而不種地了,這不是在“胡說八道”。
當下,為什么種田不賺錢?大量田地被拋荒?農業的困局是什么?
這是三個問題,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么種田不賺錢?
現在種田不是不賺錢,而是利潤比較低。以我們家鄉為例,我們這里每年都是一季小麥,一季花生,花生是經濟作物,比種秋糧利潤高。大家都知道,花生是不能重茬的,這就需要解決花生的重茬問題:
1.用抗病品種。
2.花生播種前拌種,有效防治種子帶菌和土傳病害。
3.加強田間管理,防止土傳病害的發生。
再回答第二個問題:大量田地被拋荒?
我們這里沒有田地被拋荒,有些農民外出打工去了,把地承包給了種地大戶,有些沒有外出打工的,責任田自己種著,只要有利潤,誰愿意讓田地拋荒。
再回答第三個問題:農業的困局是什么?
農業的困局是要科技興農,不能用傳統的生產方式,產量低再加上農產品質量差,肯定賺不到錢。咱先不說數字化農業,自動化農業,那是以后的發展方向,就說現在的,以我們家鄉為例,我們這里是如何提高糧食產量的:
1.種小麥的時候深耕,我們這里用的是深松機,既把下邊的土層深松了,又沒有把老土翻上來,深度一般都在30厘米以上,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2.良種推廣,種植適合當地的優良品種,達到抗病高產的目的。
3.秸稈還田,我們這里的秸稈是用切桿機切過的,切的很碎,等于給土壤施了有機肥,增加了土壤的腐殖質,減少了土壤的板結。
種田需要知識,要科技興農,只有提高產量,提高農產品的品質,才能有利潤,有錢賺。
種地肯定是賺錢的,根本原因是你的經營方式有問題,大量雇人肯定賠錢,種地賺的就是辛苦錢,用老百姓的一句話就是自己給自己打工,種地就等于打工了,但是比打工自由,很多人錯誤的認為包地就是老板了,天天坐鎮指揮,自己無所事事,就是我們說的當掌柜的,這樣肯定賠錢。
如果兩口子承包百兒八十畝,自己親力親為試試,看看賺錢嗎?怎么說一年也有十萬八萬的收入,關鍵是自己必須親自干,不能雇人,雇人不夠工資,畢竟利潤太小了,包地就是一年賺一茬,一畝地千兒八百,年景稍微差一點就是幾百塊錢。
很多承包戶,天天雇人,打藥也雇人,澆水也雇人,天天地里一群人,他們都要錢,一個人一天70元,你算算一天得多少費用,這都是利潤。
我認識聊城東阿一個客戶,承包了2340畝,承包費是一畝地一年一千斤麥子,天天地里最少30多個人,一天的費用就是2000多塊錢,一年后倒閉了,虧了30多萬,基本上都是雇人的錢,所以種地雇人只有賠錢,利潤太小了,賺的就是辛苦費,大家說對嗎?
相關推薦
- 無機化工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