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農業的出路在哪里?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7-01分類:無機化工瀏覽:127
首先應該把農民的心穩住,把人留住。給農民開退休金。給農民真正的公民待遇。讓他們和城里人一樣,也可以補交15年的養老金。第二,提高農產品的價格。減少對進口農產品的依賴。提高進口農產品門檻。
黑龍江農業的出路絕對是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農業的附加值。
種地不用化肥行不行?
????用農家肥種地亦能高產????
一、化肥的優勢,主要是氮、磷、鉀各元素搭配適當,利于糧食作物的長苗、壯桿、結子各個需求量的均衡,因而確保了糧食作物高產。如果氮、磷、鉀撘配不適當,同樣不能高產。氮,主要是長苗為主;磷、鉀主要是壯桿、結籽壯子為主。如果氮肥太多,磷、鉀肥少,那么就只長苗、易倒伏、結籽差;如果氮肥施得太少,那就苗長不高,失去了苗這個根本,也就說不上結籽壯籽了。所以,要氮、磷、鉀搭配而且要搭配適當才能高產。
二、沒有化肥之前,為什么糧食單產那么低呢?主要是種籽的劣勢和肥料少、而且搭配不合理。那時,農家肥主要是豬牛糞,含氮量高,只有長苗的優勢,沒有壯桿結籽的優勢。如果豬牛糞施得太多,苗長得又高又嫩,桿長不硬實強壯,結籽少而粕,一遇刮風下雨就倒伏,當然不能高產啦!
特別是年年使用常規種子,優勢不斷退化,每畝只有300~500斤稻谷。同后來的使用雜交優良種子、加之化肥的滿足,每畝產量提高到1200~1600斤相比,單產提高了三~四倍,這就是化肥、種子的特效!
三、如果農家肥豐富而且撘配適當,糧食同樣能高產、而且是綠色健康食品、土壤會越種越松越肥。過去我們曾經做過試驗,將含氮的豬牛糞施足,再將含磷鉀肥較多的菜油枯、茶油枯、桐油枯、棉籽油枯肥、以及草木灰、土籽灰、油菜夾殼和油菜桿(粉碎)也施足,加之施用雜交優良水稻種子,畝產都是1600斤以上!
可是,只能種三、五畝做試驗而已,因為肥料根本滿足不了需求!而且技術要求高、又費力費時。比如:枯餅肥,要在田中間窖氹發酵,以后散開時,不但要將肥料散得均勻,而且要將窖氹那一塊土,全部要挖開,再從外面挖土進來兌換均勻,才不會出現“糞氹禾”。
如果是施用化肥,氮、磷、鉀都是配好了的,往田里灑一灑就行了,多少簡單,多么省工省時。所以,要搞大農業,還是要依靠化肥;如果施用農家肥,雖然有改良土壤、生產出綠色健康食品的優勢,但沒有這么多的肥源,特別是耗時費力,成本太高,效益太低,不可??!
(圖片來自網絡)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對于題主提出的,種地不用化肥行不行的問題,衛農肯定的回答是:種地不用化肥能行,但就是產量不太高。衛農是過來人,想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回答一下,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記得在還沒有化肥的時候,農村種地主要靠的是農家肥。那時還是集體化的時候,生產隊飼養著許多牛馬,用來犁地種莊稼,它們的糞便用來上地。為了多打糧食,在每年冬季農閑時,生產隊長都要帶領社員開展搜肥運動,主要就是:打鍋頭,換土炕,拆舊房,掀老墻,用來彌補農家肥的不足。
我們這里是旱作農業區,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那時盡管除過給農田施牲畜糞便等農家肥以外,還要千方百計的搜集土肥施用,但是產量仍然比較低。那時農民一般都是用斗來量產量的,一畝地只要能打一擔小麥就認為是豐收了。十斗為一擔,一斗是40斤。就是說一畝地只要能產400斤小麥的話,當時就認為是豐收年了。
那時候,不論是施用牲畜糞便的農家肥,還是施用搜集的土肥,都是地多肥少遠遠不夠用的,許多農田其實是沒有什么肥料可施用,是白籽下種的,是真正的廣種薄收。這就是那個時候,人們常常會吃不飽飯的原因。
種地施用化肥是巨大的進步。自從有了化肥以后,糧食產量突飛猛進,上了一個原先想都不敢想的高度。我們這靠天吃飯的地方,小麥畝產1000斤是很稀松平常的,多數在1200~1500斤之間,這就是施用化肥與不用化肥的區別與差距。當然糧食產量的提高,也與使用大型拖拉機深翻土壤,增加土壤活土層的厚度等有關系。
農作物施用化肥,提高了產量,但是由于人們一味地使用大化肥,忽視農家肥等有機肥的施用,許多弊端也逐漸顯現了出來。比如土壤中有機質含量降低,板結酸化,通透性比較差等,生產出來的瓜果蔬菜等,失去了原有的鮮香味,口感比較差等。
現在人們也都逐漸認識到了這個問題,設法積極進行改變。由原先一味只是施用化肥,改為以有機肥與復合肥相互配合施用,來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和肥力,在重視產量的同時,也逐漸重視質量問題了。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文字原創,圖片來之網絡。
- 無機化工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