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種地化肥農藥的用量一年多于一年,你不增量莊稼就長不好,長期下去未來怎么辦?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6-27分類:無機化工瀏覽:76
常年種地的人都有查覺。現在的土地胃口越來越大,少點肥也那樣多點肥那樣,增產不明顯,噴霧農藥也一樣,打藥少蟲害有耐藥性照樣橫行。有專家說:現今的土地不是缺肥而是得了肥胖病不知饑飽了,應該調整茬口給它洗胃瘦身,讓它少消耗多增收。
那么怎么洗胃瘦身呢?大家記好了,辦法有兩種。一是改種茬口,種一些吸收能量更大的作物,比如紅薯甘蔗類。這些作物比其小麥玉米吃得多不挑食,各種原素都適合它的胃口,就象豬狗一樣,有的喜歡吃肉,有的喜歡吃草,如果你種上一年甘蔗紅薯,保證下年再種王米麥產量大不一樣。這就是給土地洗胃瘦身的辦法,不仿大家試一試。二是歇地涼曬。歇地涼曬就是讓土地歇上一年,深耕深耙調整土層,而后灌水浸泡數天,再放水涼曬深耕,其作用是放跑和殺死不適應作物吸收的毒氣和細茵。整套工續完成即可再種玉米種麥了。
有人說現在農藥也不靈了,過去的時候一桶水一蓋藥各樣蟲子死凈。如今一桶水三四蓋連蛐蛐螻蛄都治不死。我認為并不是農藥濃度達不到出了質量問題,而是地下土壤存儲藥類太多,竟成了內存藥庫,己適應了各種蟲害生存,它們己經養成了耐藥性。你算拿它沒辦法。唯一的辦法還采用歇地泡水,給土地洗胃,或改種水田作物,種過兩年后再種旱田作物。好了,這就是我對化肥農藥逐年增量不明顯增效的看法,望閱讀后多加考評。
化肥用多了容易是土地板結,長出的糧食人吃了會影響人體不良,建議不施化肥,用有機肥料。
明年化肥柴油齊漲價,農民種地成本增加,糧食效益如何?
現在中國最不掙錢的就是農民,有人說現在種地不交稅,還有補貼,其實,種子,化肥,農藥,漲價比交稅補貼高得多,比前幾年翻了幾翻,糧價卻多年老價格,最穩定,啥都漲,糧不漲,談何效益,
只能這樣回答,糧食效益越來越差,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農民種糧極積性越來越沒有了。
化肥零增長,是否意味著化肥歷史使命已經或將要終結?
近日,在網絡論壇上,不斷出現化肥有害的論調,甚至出現了在農業種植上,要全面取締化肥,回歸原始生態種植模式,還人民身體健康的呼聲。而隨著國家2020年化肥,農藥零增長政策的即將推行,化肥使命即將終結的話題,終于越炒越熱了。
那么,化肥的使命是否會就此終結?
要想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看看化肥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化肥是指由人工合成的,含植物生長所必須元素的無機化合物或無機鹽。
從化肥的定義中,我們不難看出,化肥首先是人工合成的,即,必然是使用相應化工原料,經化學合成的工業化加工而成。其次,化肥必須是含植物必須的元素,即,不含植物必須元素的化工品,不能稱之為化肥。第三,化肥是無機化合物或無機鹽,即,含植物必須元素的有機化合物,不屬于化肥。
從化肥的定義中,我們不難發現,化肥存在的重要基礎是其含有植物生長的必須元素。比如說,氮肥,突出了氮的含量,能快速補充植物生長對氮素的需求,從而大幅度地提高作物的產量。而其它,如磷肥,鉀肥,微量元素化肥,以及現今出現的復合肥,復混肥,大量元素水溶肥等,也與氮肥同理,各自在植物生長中,起著不同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見,化肥無用論從理論上說,是站不住腳的。
而從化肥定義的另一個角度來看,化肥是化學合成的無機化合物或無機鹽。無機化合物只有液氨這一種,溶解于水后形成氨水,因揮發性較強,現在已經很少用了。那剩下的,就只有無機鹽這一類了。而化肥既然是無機鹽,那同一化肥中,就必然有陽離子與陰離子,比如硫酸鉀,陽離子為鉀離子,是植物必須的元素之一,而陰離子為硫酸根離子,植物并不能夠吸收,若使用過量,必然會在土壤內沉積,造成對土壤的傷害,從這一角度上去分析,化肥對土壤的有害性,也是必然的。
從這兩個角度不難看出,化肥對促進植物生長,提高作物產量來說,是有好處的,但它畢竟是無機鹽,根本取代不了土壤中有機質的作用,因此,它只能土壤總體用肥的一種必要補充。我們現在很多人在化肥使用上走入誤區,認為,使用越多越好,致使種地成本越來越高,土壤肥力越來越差,土壤問題也越來越多,化肥對土壤的有害性也越來越突出。
那么,化肥究竟會對土壤造成哪些傷害,以及正常使用化肥,是否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危害,我想,這兩個問題才是化肥究竟能不能用,或者如何用的關鍵所在。
我們看看,過量地使用化肥會對土壤,環境,及人類食品安全會造成哪些危害。
其一,過量地使用氮肥,會使土壤微生物活力增強,繁殖加快,同時過度地消耗土壤中的有機質,從而使土壤碳氮比失衡,形成富營養狀態。
其二,過量地使用氮肥,還會使土壤低等植物藻類繁殖異常,從而使土壤中的礦物質元素大量消耗。而藻類的大量繁殖,還會大量消耗土壤的氧氣,使植物出現缺素,缺氧等病變。
其三,過量而重復地使用氮肥,還會造成水體污染,嚴重會影響到人類正常的飲用水的安全。
其四,化肥中的氯離子,對很多忌氯植物來說,是十分有害的。同時,氯離子的大量積聚,還會使土壤的鹽堿化加重。
其五,化肥中的硫酸根離子,在植物吸收其有用的陽離子后,會殘留在土壤內,并有可能與土壤中的一些中微量元素重新結合,形成不溶物,從而堵塞土壤團粒結構之間的微束管通道,形成土壤板結。
其六,化肥中的硝酸根離子,是植物可以吸收并加以利用的陰離子,但若過量,則溶易導致土壤酸化。
其七,一些不法生產商,為降低生產成本,實現其利潤最大化,非法添加一些諸如元明粉,蛋白粉之類的物質,對土壤的危害就更加嚴重了?
其八,生產原料中的重金屬超標問題,如不能嚴格把關,將有可能通過食物鏈渠道而危及人類健康。
由以上八條可以看出,過度使用化肥,在一定程度內,確實會對土壤及人類健康構成一定的危害,但這并不能成為否定化肥或取締化肥的全部理由,我們同樣可以采用八條理由來否決化肥無用論。
1,所有的氮肥都是可分解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肥效的問題,只要合理追施有機肥和無機氮肥,就不會導致碳氮比例失衡,也就不會形成土壤富營養狀態?
2,綠藻,赤藻是土壤富營養狀態的特殊表現,發生這種狀況,我們一要控氮,二要增施有機肥,三要深耕,四要涼地,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
3,一旦水體污染,尤其是小河溝,小池塘,就會變得奇臭無比,而飲用水一般是很難滲透下去的,如果飲用水里都超標了,那就只能嚴格控氮了。
4,氯離子對忌氯植物有一定危害,因此,在果蔬施肥中可盡量避免使用,而對大田作物由于用量相對較少,危害性也就相對要小得多。況且,氯離子超標,也可通過漫灌沖刷來加以解決。
5,化肥中的硫酸根離子在土壤中過量存在,則有可能對土壤造成板結,為此,我們可以采取增施有機肥的方法來增強土壤的通透性來加以解決。
6,土壤中的硝酸根離子超標,同樣是過度用肥造成的,只要合理追施,不盲目迷信,也不是解決不了的問題。
7,化肥中添加無任何肥效的可溶性化學物質,屬于嚴重的違法行為,關鍵在于國家的監管,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題自然會解決。
8,重金屬元素超標,同樣屬監管問題。
而由這8條可見,化肥對農業生產有利的,但也存在很多的癖端,如何發揮其優點為農業生產服務,又如何規避其缺點,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才是我們要深入研究的課題。一刀切,我們要堅決反對。但盲目使用,我們更不應支持。所以,國家出臺化肥零增長的措施,以市場價格因素來控制化肥的用量,作法是完全正確的,但要強調的是,零增長,是指化肥生長的增量停止了,而非生產停止了。也就意味著,農業生產對化肥的需量,仍然會非常巨大,而非絕對不用。土壤的主體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無機體,有機質只占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而做為土壤無機物中的精華一一一化肥,貿然退出農業舞臺,是絕對不現實的。
因此,我們要學會,在有機化肥與無機化肥之間找平衡的方法,合理使用才是正確的態度。
感謝大師兄邀請回答,以前都是忽略這種問題,怕回答的不專業,今天嘗試回答一下,假裝專業一下。
化肥零增長,是否意味著化肥歷史使命已經或將終結?怕是題主對“化肥零增長”這句話有誤解,“化肥零增長”不意味著不使用化肥了,零增長的意思是使用量的零增長,盡力保持現有規模用量,爭取負增長,降低使用量,提高利用率。
背景《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和《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是2015年2月農業部下發的文件。旨在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中央1號文件的精神,以“穩量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為主線,大力推進化肥減量提效,農藥減量控害,積極積極探索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原因從化肥進入中國的百年間,大規模普遍使用已有40余年歷史,尤其是百十年代達到新世紀這段時間,化肥的使用進入了高峰期。但是隨著科學種植觀念的推廣與宣傳,人們對于環保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化肥的使用量在近幾年大幅度降低,從年均增長率5.2%講到了1.5%,或許2019年已經低于1%以下了。
不過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作物畝均用量依然高于它們。化肥用量的超標不僅增加農業種植成本,又對農業的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尤其是對土壤的肥力的影響不可忽視。短期看化肥提升了土壤肥力,長期看漸漸削弱了土壤自身營養轉化的能力。這就比如讓一個小孩子一直喝奶,不讓吃飯一個道理,雖然奶粉帶來的營養比吃飯消化獲得的營養物質更加均衡豐富,但是長此以往,會造成小孩子的消化系統能力退化,進而影響自身營養攝取能力的下降。
降低化肥使用量,不會對我國糧食安全造成影響。我們國家用全世界8%的耕地,養活了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而我國的化肥使用主要集中在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種植上。將化肥使用量大的領域的指標降下來,不僅對糧食安全不會造成影響,更能夠減少經濟作物種植成本,最后降低消費者到手的購買價格。
措施政策上有序規范,尤其是以經濟作物種植為主的省份地區,要以規范條例的形式進行約束與管理,從制度上杜絕化肥使用超標的問題;
科學技術上,研究開發新的有機肥品種和先進的施肥方式方法,像這些年使用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已經有了一些成熟的經驗與做法,減少了化肥的使用量,不僅農作物沒降產,反而產量有所提升;
宣傳教育上,要對農民進行集中式的教育培訓,分散式的監督抽查,灌輸生態種植的先進理念,要從思想上讓農村認識到“化肥零增長行動”的意義。
道長只能從理論上泛泛而談一下,如有不妥,敬請見諒。大家也可以留言討論。
- 無機化工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