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臺電視、第一臺彩電、第一臺液晶分別是哪個公司什么時候發明的?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5-30分類:無機化工瀏覽:357
1883年圣誕節 德國電氣工程師尼普柯夫用他發明的“尼普柯夫圓盤”使用機械掃描方法,作了首次發射圖像的實驗。每幅畫面有24行線,且圖像相當模糊。 1908年 英國肯培爾.斯文頓、俄國羅申克無提出電子掃描原理,奠定了近代電技術的理論基礎。 1923年 美籍蘇聯人茲瓦里金發明靜電積貯式攝像管。年發明電子掃書描式顯像管,這是近代電視攝像術的先驅。 1925年 英國約翰.洛奇.貝爾德,根據“尼普科夫圓盤”進行了新的研究工作,發明機械掃描式電視攝像機和接收機。當時畫面分辨率僅30行線,掃描器每秒只能5次掃過掃描區,畫面本身僅2英寸高,一英寸寬。在倫敦一家大商店向公眾作了表演。 1926年 貝爾德向英國報界作了一次播發和接收電視的表演。 1927——1929年 貝爾德通過電話電纜首次進行機電式電視試播;首次短波電視試驗;英國廣播公司開始長期連續播發電視節目。 1930年 實現電視圖像和聲音同時發播。 1931年 首次把影片搬上電視銀幕。 ——人們在倫敦通過電視欣賞了英國著名的地方賽馬會實況轉播。 ——美國發明了每秒種可以映出25幅圖像的電子管電視裝置。 1936年 英國廣播公司采用貝爾德機電式電視廣播,第一次播出了具有較高清晰度,步入實用階段的電視圖像。 1939年 美國無線電公司開始播送全電子式電視。瑞士菲普發明第一臺黑白電視投影機 。 1940年 美國古爾馬研制出機電式彩色電視系統。 1949年12月17日 開通使用第一條敷設在英國倫敦與蘇登.可爾菲爾特之間的電視電纜。。 1951年 美國H.洛發明三槍蔭罩式彩色顯像管,洛倫期發明單槍式彩色顯像管。 1954年 美國得克薩期儀器公司研制出第一臺全晶體管電視接收機。 1966年 美國無線電公司研制出集成電路電視機。3年后又生產出具有電子調詣裝置的彩色電視接收機。 1972年 日本研制出彩色電視投影機。 1973年 數字技術用于電視廣播,實驗證明數字電視可用于衛星通信。 1976年 英國完成“電視文庫”系統的研究,用戶可以直接用電視機檢查新聞,書報或雜志。 1977年 英國研制出第一批攜帶式電視機。 1979年 世上第一個“有線電視”在倫敦開通。它是英國郵政局發明的。它能將計算機里的信息通過普通電話線傳送出去并顯示在用戶電視機屏幕上。 1981年 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出袖珍黑白電視機,液晶屏幕僅2.5英寸,由電池供電。 1984年 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宇宙電視”。該系統的畫面寬3.6米,高4.62米,相當于210英寸,可放置在大型卡車上,在大街和廣場等需要的地方播放。系統中采用了松下獨家研制的“高輝度彩色發光管”,即使是白天,在室外也能得到色彩鮮艷,明亮的圖像。 1985年3月17日 在日本舉行的筑波科學萬國博覽會上,索尼公司建造的超大屏幕彩色電視墻亮相。它位于中央廣場上,長40米、高25米,面積達1000平方米,整個建筑有14層樓房那么高。相當一臺1857英寸彩電。超大屏幕由36塊大型發光屏組成,每塊重1噸,厚1.8米 4行9作品共有45萬個彩色發光元件。通過其頂部安裝的攝像機,可以隨時顯示會場上的各種活動,并播放索尼公司的各種廣告性錄像。 1985年 英國電信公司(BT)推出綜合數字通信網絡。它向用戶提供話音、快速傳送圖表 、傳真、慢掃描電視終端等。 1991年11月25日 日本索尼公司的高清晰度電視開始試播:其掃描線為1125條,比目前的525條多出一倍,圖像質量提高了100%;畫面縱橫比改傳統的9:12為9:16,增強了觀賞者的現場感;平機視角從10度擴展到30度,映圖更有深度感;電視面像“畫素”從28萬個增加 為127萬個單位面積畫面的信息量一舉提高了近4倍……因此,觀看高清晰度電視的距離不是過去屏高的7倍而是3倍,且伴音逼真,采用4聲道高保真立體聲,富有感染力。 1995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出超微型彩色電視接收機(即手掌式彩電),只有手掌一樣大小 ,重量為280克。具有揚聲器,也有耳機插孔,液晶顯示屏約5.5厘米,畫面看來雖小,但圖像清晰,其最明顯的特點是:以人的身體作天線來取得收視效果,看電視時將兩根引線套在脖子上,就能取得室外天線般的效果。 1996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向市場“壁掛”式電視:其長度60厘米、寬38厘米,而厚度只有3.7厘米,重量僅1.7千克,猶如一幅壁畫。 我國在1958年9月2日 開始播送黑白電視,并建立了相應的電視工業。 1973年 開始試播彩色電視。
樓主,樓上把電視機的發展史是偶的很明白了。我來補充一下我國的手淫發展史:中國的收音機歷史 民國12年(1923年)1月23日,美國人奧斯邦氏與華人曾君創辦中國無線電公司,通過自建的無線電臺首次在上海播送廣播節目,同時出售收音機。全市有500多臺收音機接收該電臺廣播節目,這是上海地區出現的最早一批收音機。之后,隨著廣播電臺不斷的建立,收音機在上海地區逐漸興起,均為舶來品,以美國出品最多,其種類一是礦石收音機,二是電子管收音機,市民多喜用礦石收音機。民國13年8月,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裝用廣播無線電接收機暫行規定,允許市民裝用收音機。市民中裝置收音機者漸起,其方法以再生式線路聯接為多。同年8月,上海儉德儲蓄會顏景焴采用超外差式線路聯接法裝置收音機成功。翌年10月,亞美無線電股份有限公司在松江圖書館內,試驗組裝的礦石收音機與電子管收音機獲得成功,不僅收到上海電臺的無線電電波,同時也收到日本電臺所播的音樂節目。民國22年10月,亞美無線電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了1001號礦石收音機,外形小巧美觀,價格低廉,收音良好,受到市民歡迎。民國24年10月,該公司生產出第一臺1651型超外差式五燈收音機。該機除電子管和碳質電阻外,所用的高周與中周變壓器及電源變壓器和線圈均自行設計制造。此后,一批無線電制造廠相繼生產收音機。其中以中雍無線電機廠規模較大,僅次于亞美無線電股份有限公司,民國25年生產出標準三回路一燈收音機與直流三燈收音機等產品。此外,尚有華昌無線電機廠、亞爾電工社等,都先后生產過一燈到五燈收音機。雖然生產手段較落后,產品數量不多,但這些產品在國內無線電制造業中占有一定地位。民國25年,隨著廣播電臺事業的發展,收音機在全市逐步普及,總數約在10萬臺以上,但幾乎都是國外制品,使得國內民族無線電制造業發展緩慢。民國26年7月,**戰爭全面爆發,上海無線電制造業進一步受到打擊。民國31年,侵滬日軍禁止市民使用七燈以上的收音機,并強迫市民拆除收音機的短波線圈,各無線電制造廠在日偽統治下,生產陷于停滯狀態。民國34年**戰爭勝利后,上海民族無線電制造業重新得到恢復,同時又發展了一批新的無線電廠商。民國36年年底,上海電器工商業共有590家,其中無線電工商業為235家。同年,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在上海建立研究所,制成資源牌臺式和落地式八燈高檔收音機。但由于官僚資本企業從國外進口大批成套無線電零件,低價銷售組裝收音機,給民族無線電制造業帶來新的打擊。至上海解放前夕,上海電訊工業約有30%以上工廠處于停工與半停工狀態,從事收音機及其零件制造的僅剩7家工廠和工場,從業人員共113人。從1949~1952年,由于國家大力扶持,生產狀況普遍好轉,全市新增電訊器材制造企業558家,職工增至2032人。從1952~1955年,收音機產量增長了10倍。1957年,宏音無線電器材廠試制成功美多牌563—A型六燈三波段電子管大臺式收音機。該機采用高低音調節、短波展寬裝置,在1958年全國首屆收音機評比中獲第一名。同年,上海廣播器材廠為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紅旗牌轎車配套生產汽車收音機。年底,研制成功上海牌382型自動調諧汽車收音機。在研制過程中,解決了自動調諧的寶塔形高頻線圈的繞制技術,并首次采用鞭狀天線的制造工藝。該廠與銅仁合金廠協作試制用于電磁吸鐵的新材料——阿姆可純鐵。382型機于1959年投產,至1960年止,共生產了643臺。同時期,該廠還試制成功上海牌131型交流七燈一級收音機,填補了國內空白。該機在1959年第二屆全國廣播收音機觀摩評比會上獲一等獎。該產品共生產58773臺,其中外銷6700臺,1961年該產品轉給上海無線電二廠生產。1958年3月,宏音無線電器材廠由工程師張元震領導的試制小組與天和電化廠等9家工廠以及上海無線電技術研究所共同協作,試制成功國內第一臺晶體管收音機,該機為旅行式超外差式廣播收音機,全機采用7只晶體管,所有50多種零件均為超小型。1959年國慶節前夕,上海無線電器材廠首次批量生產300臺ST2—1—1型晶體管收音機,應用浸漬法印制電路,表面涂以環氧樹脂,從工藝上保證線路絕緣。首次實現了國產晶體管收音機商品化。同年,該廠還試制成功國內第一臺晶體管汽車收音機,于9月27日裝置在鳳凰牌轎車內。1960年秋,上海收音機制造業開展以產品質量為中心的企業整頓。上海無線電二廠生產的261—A型六燈兩波段收音機,因質量問題在《解放日報》上受到批評,企業經過半年嚴格整頓,使該產品由三類躍為一類產品,并在第三屆全國收音機評比中獲一等獎。通過整頓,上海地區收音機質量有所提高。1961年,在全國廣播接收機觀摩評比中,評選出7種質量最好的收音機,上海產品占5種,其中上海無線電三廠生產的美多牌663—2—6型六燈交流收音機名列榜首。該機裝有高低音控制網絡,音質優美,附有新型電眼指示管,采用雙套旋鈕,外形美觀。1962年初,上海無線電四廠試制成功4261型收音電唱兩用機,并形成批量生產能力,頗受消費者歡迎,還少量出口到東南亞地區。60年代,晶體管收音機取得很大發展。1962年10月,上海無線電三廠率先制成國內第一臺全國產化美多牌28A型便攜式八管中短波段晶體管收音機,并建成第一條晶體管收音機流水生產線。該機采用超外差式線路,中短波用磁性天線,機內有特制高靈敏度揚聲器,聲音宏亮動聽。繼后,上海無線電四廠生產了4B3型六管晶體管收音機,該機為國內最小型晶體管收音機,可置于襯衫口袋中,深受消費者歡迎。同期,上海無線電四廠為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試制汽車收音機,供紅旗牌轎車配套。1964年,4B4型汽車收音機投入批量生產,當年生產1771臺,是國內首次批量生產的晶體管汽車收音機。1963年,上海市晶體管收音機產量僅占收音機總產量3.3%,1965年上升為59.7%,首次超過了電子管收音機產量。1967年5月,群益電訊廠設計開發了國內第一臺硅晶體管67—5型晶體管收音機,奠定了硅晶體管在收音機上應用的基礎。該時期晶體管收音機能夠迅速發展,主要是國家對晶體管收音機生產實行定期免稅和對裝配晶體管收音機用的小型元件及半導體器件實行免稅一年的經濟政策。到1969年止,上海累計生產晶體管收音機173萬臺,占同期全國晶體管收音機總產量的三分之一。1975年,上海一〇一廠開發成功海燕牌T241型十二管四波段交流二級臺式收音機,以晶體管取代電子管。該機在全國第七、八屆收音機評比中,連續獲得一等獎,1981年,為上海廣播電視制造業首獲國家質量銀質獎。該機質量穩定可靠,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達7300小時。靈敏度高,選擇性好,輸出功率大,城鄉、邊疆地區均適用。機內裝有6英寸和4英寸×6英寸揚聲器各一只,配以大型木殼,外形布局合理,富有時代感,聲音宏亮,音質優美。1975~1984年累計生產28.61萬臺。一段時間內憑票供應,十分暢銷。70年代開始,全國各地收音機需求日增,促進了上海地區收音機進一步發展。1972年6月,上海無線電二廠設計生產紅燈牌711型六燈兩波段大臺式電子管收音機,以音色豐富、質量可靠、外形美觀,風靡市場。自1972~1980年共生產了186萬臺,創同期一種型號收音機產量最高記錄。1974年,該廠又為需要高靈敏度接受監聽的用戶及專業單位,生產了200臺紅燈牌735型全波段便攜式一級收音機。該機采用MOS雙柵場效應和T型場效應管,提高了高頻增益和選擇性,其中可變中頻通帶和調頻10.7兆赫陶瓷濾波器技術的應用系國內首創,波段高頻轉換采用回路鼓轉換開關技術,填補了國內波段高頻轉換用小型開關的空白。1975年,第四機械工業部在天津召開的全國高級收音機技術交流會上,該產品的設計試制專題報告獲得好評。1976年,上海無線電二廠再次推出適合農村需要的大喇叭、大電池、低價格的紅燈牌753型一波段小臺式晶體管收音機,音質較響亮,既可擺設又可隨身攜帶。自投產至1990年底,累計產量突破300萬臺,為國內同類產品中產量最高、經銷歷史最長的產品。1977年,上海華豐無線電廠生產長風牌CF—2型12管臺式晶體管收音機,該產品曾多次在全國收音機質量評比中獲獎。1978年7月,上海無線電三廠推出春雷牌3T9型交流十二管兩波段大臺式收音機,在全國第七、八屆全國收音機質量評比中均獲一等獎。該晶體管臺式收音機不僅在外形款式、音質上可與電子管收音機相媲美,且具有使用壽命長、耗能量低等優點,從而改變了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晶體管收音機音響效果差的偏見。1980年前后,隨著收錄機的興起,上海地區收音機需求量逐年下降,晶體管收音機銷量,1980年為102.56萬臺,1985年為57.3萬臺,到1989年只有32.41萬臺。電子管收音機也趨于淘汰。收音機款式從大臺式轉向袖珍式、組合式發展。特別是在突破了調頻、立體聲、集成化等關鍵技術后,加快了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1979年10月,上海電視十二廠試制成功上海牌7900型八管三波段超外差式鐘控收音機,采用液晶顯示,走時準確,收音機末級采用OTL電路輸出,該機具有收聽中短波調幅廣播、定唱、定鬧、定時關閉、標準時間、秒表、重復時間和計數器等多種功能。適應了各種消費層次的需要。1982年,上海群益無線電廠生產蝴蝶牌200—A型調頻調幅三波段便攜式集成電路收音機,成為上海地區較早實現收音機生產集成化工廠之一。1983年7月,上海華豐無線電廠運用價值工程設計生產的長風牌CF—3530型六管一波段收音機,是一臺采用硅鍺管混合線路和音頻輸出OTL電路的袖珍機。該機成本利潤率達13.3%,為同類產品中經濟效益較高的產品。同年9月,上海無線電三十五廠,試制成功世界牌XS402—B型單波段袖珍式集成電路收音機,為上海地區第一臺袖珍式集成電路收音機。1984年5月,上海科學儀器廠研制成功S—201型袖珍式調頻調幅立體聲收音機,填補了國內袖珍式立體聲收音機的空白。1985年,上海群益無線電廠推出蝴蝶牌115型袖珍式調頻調幅立體聲超薄型收音機,全機采用4塊集成電路,性能穩定可靠,是國內最薄型的袖珍式立體聲收音機之一。80年代中期,上海無線電三十五廠先后生產了單價僅14元的世界牌單波段袖珍式收音機,價格20元的單波段便攜式收音機。這些收音機或以名牌優質、或以款式新穎和價格低廉之優勢,在市場總需求量下降的趨勢下仍然供不應求。90年代初,上海廣播電視(集團)公司收音機聯合設計小組,研制了太陽能收音機,對提高收音機發展水平作新的探索。
- 上一篇:山東豪克國際橡膠工業有限公司
- 下一篇:如何在股票市場中準確判斷龍頭?
- 無機化工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