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澆混凝土樓板一般每天澆水養護多少次?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2-18分類:無機化工瀏覽:254
不得少于7天。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1. 簡介:
混凝土,簡稱為“砼(tóng)”: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
2. 特點:
混凝土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的特點,因而使其用量越來越大。同時混凝土還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范圍寬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其使用范圍十分廣泛,不僅在各種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業,機械工業,海洋的開發,地熱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混凝土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建筑材料。隨著混凝土組成材料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材料復合技術認識不斷提高。對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不僅僅局限于抗壓強度,而是在立足強度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混凝土的耐久性、變形性能等綜合指標的平衡和協調。混凝土各項性能指標的要求比以前更明確、細化和具體。同時,建筑設備水平的提升,新型施工工藝的不斷涌現和推廣,使混凝土技術適應了不同的設計、施工和使用要求,發展很快。
混凝土并不是一種孤立存在的單一材料。它離不開混凝土用原材料的發展,離不開混凝土的工程應用對象的發展變化。應該從土木工程大學科的角度來認真對待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也是這樣,首先要分析工程項目的結構、構件特點、設計要求,預估可能出現的不利情況和風險,立足當地原材料.然后采用科學、合理、可行的技術線路、技術手段。配制出滿足設計要求、施工工藝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優質混凝土。
3. 現在發展:
20世紀初,有人發表了水灰比等學說,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強度的理論基礎。以后,相繼出現了輕集料混凝土、加氣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種混凝土外加劑也開始使用。60年代以來,廣泛應用減水劑,并出現了高效減水劑和相應的流態混凝土;高分子材料進入混凝土材料領域,出現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種纖維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纖維混凝土。現代測試技術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混凝土材料科學的研究。
4. 膠凝材料:
1)無機膠凝材料混凝土,無機膠凝材料混凝土包括石灰硅質膠凝材料混醛土(如硅酸鹽混凝土)、硅酸鹽水泥系混凝土(如硅酸鹽水泥、普通水泥,礦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火山灰質水泥、早強水泥混凝土等).鈣鋁水泥系混凝土(如高鋁水泥、純鋁酸鹽水泥、噴射水泥,超速硬水泥混凝土等)、石膏混凝土、鎂質水泥混凝土、硫磺混凝土、水玻璃氟硅酸鈉混凝土、金屬混凝土(用金屬代替水泥作膠結材料>等。
2)有機膠凝材料混凝土。有機臃齪材料混凝土主要有瀝青混凝土和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樹脂混凝土、聚合物浸漬混凝土等。此外,無機與有機復合的膠體材料混凝土,還可以分聚合物水泥混凝上和聚合物輯靛混凝土。
5. 主要原料:
水泥、石灰、石膏等無機膠凝材料與水拌和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可塑性;進而通過化學和物理化學作用凝結硬化而產生強度。一般說來,飲用水都可滿足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要求。水中過量的酸、堿、鹽和有機物都會對混凝土產生有害的影響。集料不僅有填充作用,而且對混凝土的容重、強度和變形等性質有重要影響。
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質,可加入外加劑。由于摻用外加劑有明顯的技術經濟效果,它日益成為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組分。為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或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節約水泥,在混凝土攪拌時也可摻入磨細的礦物材料──摻合料。它分為活性和非活性兩類。摻合料的性質和數量,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變形、水化熱、抗滲性和顏色等。
6. 養護方法:
養護的目的在于創造適當的溫濕度條件,保證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3]。不同的養護方法對混凝土性能有不同影響。常用的養護方法有自然養護、蒸汽養護、干濕熱養護、蒸壓養護、電熱養護、紅外線養護和太陽能養護等。養護經歷的時間稱養護周期。為了便于比較,規定測定混凝土性能的試件必須在標準條件下進行養護。中國采用的標準養護條件是:Ⅰ級水平控制溫度為20±2°C,Ⅱ級水平控制溫度為20±5°C,標準養護時間為28天;濕度不低于95%。
混凝土的養護包括自然養護和蒸汽養護。混凝土養護期間,應重點加強混凝土的濕度和溫度控制,盡量減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時間,及時對混凝土暴露面進行緊密覆蓋(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進行覆蓋),防止表面水分蒸發。暴露面保護層混凝土初凝前,應卷起覆蓋物,用抹子搓壓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蓋,此時應注意覆蓋物不要直接接觸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終凝為止。混凝土的蒸汽養護可分靜停、升溫、恒溫、降溫四個階段。
混凝土的蒸汽養護應分別符合下列規定:
(1)靜停期間應保持環境溫度不低于5℃,灌筑結束4~6h且混凝土終凝后方可升溫。(2)升溫速度不宜大于10℃/h。
(3)恒溫期間混凝土內部溫度不宜超過60℃,最大不得超過65℃,恒溫養護時間應根據構件脫模強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況以及環境條件等通過試驗確定。
(4)降溫速度不宜大于10℃/h。
- 無機化工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