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外國是如何處理一次性飯盒的問題的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3-07-28分類:石油化工瀏覽:109
日本環保深入人心
來到日本旅游的人常常可以看到青山綠草的景區里樹立著“請游客把垃圾隨身帶走”的標牌。在北海道的國立濕地保護區,我們發現濕地里鋪設了幾公里長的木板小道,游客們都自覺步行在這些小道上,沒有一個人踐踏濕地。
學會倒垃圾
在日本居住,一定要學會一件事:倒垃圾。在我生活的社區,周一和周四是倒“可燃垃圾”的日子,周二倒“不可燃垃圾”,周五倒舊報紙、瓶瓶罐罐等“可回收垃圾”。在樓下信箱處,貼著一張垃圾分類說明。附近的小超市都設有回收專桶,除了飲料瓶之外,喝完的牛奶紙盒包裝也在專門的回收之列。
日本在進入最發達國家行列的同時,擁有了工業大國中最高的人均壽命和森林覆蓋率,以及最發達的環保產業。而循環經濟的理念不僅被寫進日本的法律條文里,也深深地扎根在普通人心中。
曾是公害國
到過日本的人可能很難想像,如此干凈的國家從前可是著名的公害大國。二戰后,日本集中力量發展重化學工業。由于缺乏有效的環境管理,伴隨經濟起飛,日本的環境變得烏煙瘴氣,瀨戶內海也成為了著名的“死海”。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于環境污染造成居民患病的情況在日本比比皆是:在熊本縣,由于當地的氮肥廠直接排放含汞廢水,污染了水俁海灣而使當地漁民患上了水俁病;在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廠排放廢氣,導致周圍許多居民患哮喘病死亡;在富山,由于當地的鉛鋅礦在采礦和冶煉中排放含鎘廢水,許多居民患上了骨痛病。
開始的時候,地方政府和肇事廠家為了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千方百計地隱瞞實情。這招致了人們的強烈抗議。于是,在各方的推動下,除了頒布一系列環境保護法令以外,日本政府還力圖用文化理念去促進國人自覺的環保意識。
企業也環保
環保理念也深深植根于日本大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在參觀豐田汽車公司廠房時,我們發現,工廠污水處理池的最終排放環節竟然被當作一個養魚池,里面養了很多漂亮的鯉魚。
同時,日本企業也開發出很多環保產品。日本企業已經掌握了從回收塑料瓶中提取樹脂的技術,使作為飲用容器的塑料瓶得以再利用。
目前,為了解決鋼材供應日趨緊張的問題,日本企業開始計劃用木材來建高粗造高層大廈。木質大廈能夠減少環境負擔:加工、組裝乃至將來的拆遷都比使用混凝土簡單,且整個過程沒有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拆除后的木材還可以再利用。
希望日本所積累的經驗和教訓能讓正在發展中的告腔我國少走彎路,實現環境與經濟的“雙贏”。
環保的日本
10月4日至12日,我們廣東省大學生代表團對日本進行了為期九天的訪問。在日本,我們游覽了大阪、京都、神戶、橫濱、東京等地的名勝,還參觀了神戶市環境未來館、人類與未來防災中心等地方。通過幾天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及親身體會讓我對日本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其中印象最深的莫過于日本城市街道的整潔。同樣是人口密集的現代化大都市,我們廣州在高層建筑、立體交通等城市硬件基礎設施上或許并不遜色于東京、橫濱,但城市的衛生狀況卻差得很遠。在廣州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看到被人們隨手丟棄的紙巾、飲料瓶等垃圾,建筑物的外墻也多斑駁不堪,而在日本的街道處處都非常整潔,不見一點垃圾,房屋也是整齊而干凈,就連公共廁所也一塵不染沒有一點異味。更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日本的大街上幾乎看不到垃圾箱,更不用說大型垃圾站了。別說是在銀座、新宿等繁華街頭,即便是在居民住宅區,?艘?獻遠?芻躉?曰嶸柚靡恍┕┒???掀俊⒐薜淖ㄓ美??渫餑愣頰也壞嚼??洹>菟等氈救送ǔJ前牙??旁謁芰洗?寫?丶搖1熱紓琱omestay的那天,接待我的涼子小姐到神戶來接我去姬路。由于感冒,一路上我用了好幾張紙巾。當我問她這些紙巾要扔去哪里,她很為難的告訴我垃圾箱很難找,還是先拿在手上等到了家再扔。雖然一路上帶著垃圾多少會讓我這個初來乍到的外國人覺得不方便,但是客觀地講這種做法確實保證了城市整體的衛生整潔。如果我們國家能推出類似這樣的“把垃圾帶回家”的政策,我一定積極響應,努力推動。
參觀了神戶市環境未來館之后我對日本的垃圾處理問題有了更詳細的了解。日本早在十多年前就把垃圾分為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兩類進行回收,現在對垃圾的分類則更為細致。就兵庫縣來講,他們要求居民把生活垃圾劃分成6類,甚至于連飲料瓶都要分成玻璃瓶、塑料瓶、鋁罐等單獨處理。并還要求居民在丟棄這些瓶瓶罐罐之前要將其沖洗干凈。不同的垃圾要在每周不同的日子分開扔,且各種垃圾必須在當天早上8點戚友鎮之前扔在指定的垃圾收集處,如果錯過了時間就只有等下次收同類垃圾時再扔。據環境未來館的工作人員介紹,像神戶市這樣把垃圾分為6類在全日本來說其實根本算不上什么。日本南部的上勝町鎮幾年以前就已經對垃圾進行了34種分類,這個數字現在更上升到了44種之多。
另外日本對于如何扔垃圾還有許多具體的規定。比如,生活垃圾要用專門的垃圾袋裝好并封口,這種垃圾袋對環境無污染,一般的商店都有出售。危險品如刀、碎玻璃等要用報紙包好,并貼上寫有很醒目的“危險”字樣的標簽。大型包裝用紙箱等則要展平,并用繩子系好。如果家中有什么大型物品要扔,比如家具、大型電器等,還要購買專門的大型垃圾處理券貼在上面,否則會被拒收。
如此復雜的垃圾分類方法聽起來也讓人頭痛,所以日本的兒童從小就要學習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比如我們參觀的神戶市環境未來館(Kobe City Resource Recycle Center)就是免費向人們開放的,很多小學生、中學生會在修學旅行的時候到這里參觀。里面的講解人員都是一些做義工的退休的老人家,他們會非常熱情地、不厭其煩地告訴你分類處理垃圾的重要性,并教你如何區分不同的垃圾。確實,要在日本生活就必須學會處理垃圾。對于不按規定處理垃圾的人,一般政府就會派人上門拜訪、說服。
日本是一個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丟棄的社會,為此日本政府及各界處處注意加強人們的環保意識。政府的宣傳從以前的1R(recycle)轉變為3R(reduce、reuse、recycle),也就是說首先要減少垃圾數量,其次是提倡重復使用和修理后使用,延長物品的使用壽命,最后才是資源的循環再生利用。在日常生活方面,比如,各種商品的包裝上都印有保護環境的宣傳語。在啤酒罐上,除了印有提醒未成年人不得飲酒的字外,最明顯的標志就是“這是鋁制品,請您配合回收”。就連人們平時使用的名片上,都堂而皇之地印上了“這是用再生紙印制”的字樣。
回頭來看我們中國,據說目前我國現存的生活垃圾超過60億噸,工業垃圾66億噸,而且每年正以1.3億噸的速度遞增。人均垃圾產量每天達到0.7公斤-1.2公斤。我們國家的垃圾處理問題嚴峻而迫切,在這個問題上日本人的做法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地方。
日本的環保農業
環保農業是由集約農業發展而來的,由于經濟方面的問題,日本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正相繼出臺了一些具體政策來促進環保農業的發展,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國民的環保意識,以期盡早實現農業的持續發展。
日本的水稻研究居世界先進水平,水稻生產也有其自身的特色。隨著人口的增長對產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土壤養分趨于不足,需要把人畜糞尿、植物殘體等用作堆廄肥施入水田,這樣一來,容易造成河流、湖泊、封閉性海域的富營養化,飲用水也可能受到污染。因此,有關專家從水出發構想了環保農業的具體姿態。
水的凈化。沿水流的凈化及廢水的重復利用:一方面,活化水田凈化機能,利用還原土實現硝酸還原;另一方面,利用水渠河岸的植物除去營養物質。
水的循環利用凈化:地下水通過管道灌溉旱田,其營養物質就被土壤及作物吸收而凈化,這種情況某些程度上需要有灌溉用蓄水池,和為抑制藻類的發生而配備的適宜的裝置。
建立地域水循環體系:將地域內地下水和地表水結合起來考慮,建立一個適當的地域水循環體系,以除去地域整體的富營養物質。為使地域外的負荷達到最小,而在地域內設計一個以農業為中心的地域環保計劃,發展環保型農業。
有機廢棄物的地域內循環處理。在地域環保型農業中,地域內產生的有機廢棄物要在地域內循環處理,或利用耕地的還原作用使地域環境得以凈化。
有機廢棄物主要有如下幾種類型:畜產廢棄物,以生產自給飼料,首要的是將畜產廢棄物施入耕地以維持其肥力,如價格適宜,也可考慮將這種處理推向市場。特別要注意的是飼料中的重金屬添加及抗生粉的使用要適度。
污泥,生活廢水、屎尿、村落排水中的污泥根據性狀和條件盡可能地進行適宜的耕地還原處理,但要符合一定的質地基準,與重金屬等有關的肥料取締法、土壤環境基準等對污泥的處理也有所限制。目前耕地還原量只占污泥量的三分之一,預計以后隨著生活物質的改善、住宅建設和水道設計的發展,污泥利用率會大大提高。
食品產業,工、礦業副產物和廢棄物,食品產業副產物一般都做有機質肥料利用,預計隨著環保農業的強化,耕地還原量也會越來越高。工、礦業副產廢棄物如硫銨、氯銨、硅酸石灰等通過在農業上直接施用或經土壤循環而得以處理。
作物生產過程。建立地域內物質循環處理體系的基礎是地域內作物的生產過程。這種基礎決定了環境容量,成為地域環境計劃的根本所在。日本把有機、輪作、施有肥農業視為環保農業的核心,有機物是維持地力之本,輪作可以避免連作障礙,施肥可以調節作物的生長狀況。
農藥對使用者的危害及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日本地下水屢次查出超標有害物質。因此,日本限制在飲用水源附近空中撒播農藥,從而避免引起天敵的減少,提倡進行病蟲害的綜合防治,降低環境負荷。日本專家認為,由于不施用土壤消毒劑而使得輪作等措施對產量的增加不明顯,也應算作環保農業。
日本的環保農業計劃把“有機農業”作為其中一方面加以促進。典型的有機農業是無農藥、無化肥的作物栽培。環保農業吸收了有機農業的成果的同時,擬探索一條把糧食供給和環保分離開來的途徑。
日本人環保意識強
凡是到過日本的人,無論是常住,還是短期訪問或旅游,幾乎都對日本良好的環保狀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山清水秀天藍,能綠的地方都變綠了,甚至許多樓房屋頂也栽上了花草。據日本官方公布的統計數字,日本的綠化覆蓋率高達66%以上。由于綠色擁抱著日本,即使刮大風,也無塵土飛揚,多年來,日本從沒有發生過沙暴、塵暴。
據報道,日本重視環境保護也走過不短的彎路。二次大戰后日本百業待興,為了改變極為嚴重的困難局面,在恢復經濟的過程中,日本政府幾乎沒有考慮過如何保護環境的問題,在六七十年代經濟高速增長時期,曾頻頻發生破壞環境的事件,空氣污濁,環境臟亂,人們的健康也受到了威脅。日本政府總結經驗教訓,一直把環保問題列入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
改變觀念加強環保意識是解決環保問題的關鍵,為此,日本政府首先從孩子抓起。從小學到高中,環保都是學生的必修課。孩子們不僅在學校學習環保知識,學校還組織學生們走出校門,如組織學生作垃圾問題的社會調查,或組織他們參觀垃圾處理場和污水處理廠等,以增加孩子們的環保知識和意識。就是組織學生外出旅游,有的學校也不忘記在學生之間展開一項競賽,看在旅游景點里哪個班級離開時比初到時更干凈。另外,學校還定期與家長溝通,要求學生家長配合學校做好對學生的環保教育。不少學校定期搞一些如廢品回收等與環保有關的活動,讓學生和家長將家里的廢舊報紙、塑料罐頭盒等廢棄物帶到學校,由學校和家長聯席會把舊物資送到回收站,所得款項再給學生購買一些學習用品。經過常年不懈的努力,重視環保成了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
為了妥善并及時處理垃圾,日本政府還采取了一些具體措施。以東京為例,市政府將垃圾分為“可燃物”、“不可燃物”以及玻璃瓶和鐵鋁罐等類,并統一發放回收桶,要求居民按不同類別將垃圾放入不同的垃圾箱內。盡管分類放垃圾比較麻煩,由于人們環保意識比較強,大家還都是很認真地去做。另外,日本有關部門將垃圾回收箱放到了一切可以放的地方,如商店、公園、停車場、街頭、廣場等,垃圾回收箱在日本幾乎是隨處可見,并有專人負責。
日本吸煙的人不少,有報道說煙民人數占日本總人口的38.9%,但在地鐵、電梯、賓館走廊、商場等公共場所是不允許抽煙的,人們也都自覺遵守規定。有的煙民煙癮很大,為了解決煙灰問題,他們外出都隨身帶著塑料或金屬做的煙灰盒,絕不隨地丟棄煙蒂。為減少汽車尾氣,日本政府鼓勵市民以自行車代步,并規定自行車可走人行道,以避免發生交通事故。
工業廢料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為此,日本有關部門采用了新的監視系統,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跟蹤運送廢料的卡車的路徑,卡車上裝有傳感器,對有懷疑的工地不間斷地攝取衛星照片來核查土地形狀的變化,從而查出那些違法傾倒工業廢料的場所。
由于環保問題日益得到重視,日本企業的環保觀念也在發生變化。許多企業開始從過去被迫遵守環境法規到現在自覺地加強環境保護。人們逐漸認識到,環境保護問題不僅影響全局,也決定企業的生死存亡。1999年以來,日本的“環境會計”制度在企業中迅速普及,實現“零排放”的企業在逐漸增多。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日本相繼制定了《容器包裝循環法》、《家庭電器循環法》、《再生資源利用促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逐步完善了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制。目前,日本政府擬訂的《循環型社會基本法》(草案)正在起步,這一法案的實施將使日本從現代經濟社會轉向“循環型經濟社會”。現代經濟社會最大特征是“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和大量廢棄”,經濟開發與環境破壞同步進行;而“循環型經濟社會”特征是“最優生產、最優消費和最少廢棄”的可持續發展。“循環型經濟社會”的確立將導致產業結構的重大變革和科學技術發展方向的轉變,并給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創造新的市場。日本通產省估計,到2010年,與環境有關的市場規模將從現在的15萬億日元增加到37萬億日元,就業人數會從現在的64萬人增加到140萬人。日本經濟計劃廳預測,到2020年,環境產業將是日本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之一。重視環保已經成為日本舉國上下共同關心的大問題。
今天在世界6000億美元的環保產業市場中,日本占了3800多億美元。這自然得益于它的垃垃分類處理的現代化技術。舞洲工場雖然是一個垃圾收集廠和大型垃圾處理廠,但工廠大樓的二層和三層都對外開放,市民和顫粗游客可以自由進入參觀,以至于成了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走在工廠參觀走廊里,就仿佛進入森林一樣。不僅介紹書是為兒童設計的,并不高的周圍屏幕也是為方便兒童觀看設計的。用垃圾發電的整個過程,可讓孩子親身體驗,感覺好像進入一個兒童科技館。孩子們有了這樣的體驗,便會慶洞肢對垃圾處理產生認識,將來自己在家里倒垃圾時,也會督促自己的父母做好垃圾分類。譽世足見日本人環保教育從娃娃抓起的良苦用心。日本國民可以把一次性飯盒洗干凈再送回處理廠,用他們的話說,“我為了給我自己的孩子留下很美好的自然,但是我做不了很多大事,就從這樣的小事做起。”也正是這種形象化、日常化的環保教育,使每一個國民心中深深植根了環境文化。
當然,公民生活方式的文明需要文明的生產方式作依托。超市設置回收箱,飯盒生產廠回收飯盒,垃圾處理廠幾乎變成了科普館,以至于國家、地方政府以及企業形成了一個良好互動。而這種互動可能經過了地方與企業、企業之間、企業與公民之間、公民與社會之間利益的博弈,從對立、博弈、妥協到和解、協調或許也經歷了較長時間,但最終使制度文明、技術文明和生活文明,融匯升華成了環保文明。在這個磨合過程中,三個文明缺一不可。如果說,制度文明是基礎,技術文明就是雙翼,生活文明就是面向大海,春暖花開。
白色污染的調查研究
班級:高二(7)班 組長:巢益群
組員:朱文燕、張玲、吳一娟、林麗、周秀珠
指導老師:嚴建新
前言
當你繁忙的學習、工作后,是否仿弊拿想到,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地方,放松心情,享受大自然呢?
然而,呈現在你眼前的又是什么?渾濁的空氣,滿地狼籍的垃圾,隨風亂舞的垃圾袋,散發著腥臭味的泥土……作為一名追求幸福,希望享受生命的世界公民,你是否為這樣的地球而感到不安,甚至為此擔心,因為地球只有一個。它是全世界六十億人民,唯一賴以生存的環境。為此,我組成員從白色污染的研究開始 ——
提綱:
1.白色污染的概況
2.構成污染的物質
3.白色污染事例
4.解決白色污染的措施
白色污染事例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應用與發展,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合成材料廢棄物的急劇增加,卻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
在我國農村,廣泛應用的地膜覆蓋技術對提高作物產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舊地膜回收措施,造成舊地膜在土壤中的殘留量逐年增加,這些塑料薄膜,大部分以高壓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為材料,需要200~400年才能分解掉。這些材料物品是一種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材料,埋在土里經久不爛,長此下去會破壞土壤肥效,污染地下水等。據統計,每畝土地殘留的塑料薄膜和其他廢棄物達4千克,會使玉米減產11%~23%,小麥減產 10%~16%,大豆減產6%~10%,蔬菜減產60%左右。近年來,殘留在農田里的廢棄物以達幾十萬噸。當然,還有一些工業生產上所用的工業塑料。它是以天然或合成樹脂為主要成分,添加上若干助劑,在一定溫度并受到一定外力作用下,可塑制成形。而當這些條件消失后,仍能保持人們所需的幾何形狀的高分子材料。如果這些工程塑料一經廢棄,便成了“白色污染”。此外,還有一些生活塑料,例如塑料飯盒、食物袋……
白色污染的概況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工農業都以較快的速度發展著。社會的政治、經濟,也進步極快,但隨之帶來的社會問題也日漸嚴重。除了一些人類社會活動的一些狀況,眾所周知的當然還有環境問題。
盡管任何國家都有環境保護法,但環境問題還是日益突出。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各種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嚴重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卜吵,我們有必要研究一下這些污染問題。首先,從白色污染的調查研究開始—
白色污染主要是由于一些塑料制品、橡膠、涂料、纖維、黏合劑等。
幾十年來,合成樹脂和塑料工業以年均超過15%的速度增長著。1993年時,世界塑料制品產量已經和鋼的體積產量相當了。預計到21世紀初,世界塑料制品產品以重量計算也將超過鋼產量。在我國,1992年時,合成樹脂產量已居世界第13位,塑料產量已居世界第6位。
在我國,據輕工業部門統計,1995年全國共消耗快餐盒16億只,人均1只以上。一些大城市遠遠超過這個數據。其中,上海的塑料飯盒的消耗量高達 50萬只,全年近1.9億只。人均已達10只以上。上海現在每天處理的垃圾中,廢塑料達350噸,其中快餐盒的日消耗量就占200噸。我國的白色污染如此嚴重,其最大的受害者就是鐵路部門。在長達5萬多千米的鐵路線上,一年要消耗近4億只塑料飯盒被拋棄在萬里鐵路線旁。鐵路部門每年為消除它們,都要花費上億元資金。
當然,在外國白色污染也較為嚴重。例如,德國每年生產120萬噸塑料包裝材料,而目前的再循環能力每年只有數萬噸,其余只備搭能上放任自流。這就是人類為了追求方便,而不知不覺已帶來了如此嚴重的污染。
近年來,無論是交通沿線的白色污染廢棄物,江河湖海表面漂浮的塑料垃圾,田間的白色地膜,還是人們生活中的包裝材料、廚房等用品。以至兒童玩具,工業器材等,都與塑料相連,幾乎人跡所到之處,就有塑料制品及塑料垃圾。
在白色污染如此嚴重的情況下,我們非常有必要研究一下白色污染的來源物質及危害,并采取一些措施來解決白色污染問題及更好地防治污染。
塑 料
—構成白色污染的物質
人們天天和塑料打交道,究竟什么是塑料呢?塑料主要成分是合成樹脂。它的組成中除了合成樹脂之外,還有根據需要加入的具有某些特定用途的添加劑。如能提高塑料的增塑劑,防止塑料的老化劑等。
有些合成樹脂具有熱塑性,用制成的塑料就是熱塑性塑料,這種塑料可以反復加工,多次使用;相反地,像體型的酚栓樹脂,具有熱固性,用它制成的塑料就是熱固性塑料,這種塑料一旦加固成型,就不會受熱熔化。
這些塑料都是具有耐水,耐化學腐蝕,抗霉的特點,因而具有許多用途。當然,也正是因為如此,從而使得污染產生,致使發展。
塑料大都由于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幾種類別。
乙烯
許多塑料是由乙烯制成的。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乙烯。
在通常狀況下,乙烯是一種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它難溶于水,在標準狀況下,密度為1.25克/升,比空氣的密度略小。
工業上所用的乙烯主要從石油煉制廠和石油廠生產的氣體中分離出來的。在實驗中,通常是通過加熱酒精和濃硫酸的混合物,使酒精分解制得乙烯。
由于乙烯含碳質量分數比較高,燃燒時由于碳沒有得到充分燃燒,所以有黑煙產生。
聚乙烯
在適宜的溫度、壓強和有催化劑的條件下,乙烯的碳碳雙鍵中的一個鍵可以斷裂,分子間通過碳原子的相互結合形成很大的碳鏈,生成聚乙烯。
聚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塑料,由于它性質堅韌,低溫時仍能保持柔軟性,化學性質穩定,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聚氯乙烯
是一種合成樹脂,用于制備塑料和合成纖維。聚氯乙烯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和絕緣性,還有耐化學腐蝕、耐水、耐油等特點。聚氯乙烯可制成硬度塑料和軟度塑料。其使用過程中,若不注意環境的影響,很容易發生老化現象,時間久后,變硬、發脆、開裂、長霉等并釋放出對人體有害的。
解決白色圍繞的措施
白色污染日益嚴重,面對如此形式,解決它是很迫切的。目前,解決的快速方法還未得出。但還是有一些可以實施的措施。下面就介紹幾種:
我國用稻草和麥干等為原料制成草纖維薄膜達到了化學標準。把其埋入土壤8個月可以解成無“遺毒”且能“造福”的肥料。又美國一杜邦化學公司研制乳酸聚合物作原料的新型塑料,由再生資源如干酪乳清和玉米制得,用完后,在空氣,水和細菌的作用下,半年可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利用這些高新科技的材料來代替現用的“白色污染”物,以達到使用率,-從而減少白色污染。
其次,“綠色塑料”——可降解性塑料,一般可分為化學降解與光降解,生物降解和光與生物雙作用。光與(化學)可降解塑料的制作。是在塑料制品表面噴灑一種特制的配方溶液,使它與塑料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從而使塑料逐漸溶解成為可被水沖洗的無害物質,如此一來,就可以大大降低“白色污染”問題。
我國科學家使用纖維素及稻草和麥干,研制出了生物降解聚乙烯地膜。日本工業技術研究院也利用農作物下腳如豆干等制成了可降解農用地膜,不僅粘拉的強度高達40千克每平方厘米,且成本也較為便宜。如此好的發現,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來,那該是多么可喜的成果,不僅解決問題,也不用限度使用等。一舉兩得,多好!
以上說明了白色污染是可以解決的,不過因技術,資金等問題,解決有一定的難度,但通過科學家的努力加上國家經濟的發達,一定有能力把白色污染問題解決。
現在作為公民的我們不僅應從自身做起,不亂扔白色污染物品,而且應該大力宣傳,讓你周圍的人也懂得保護環境,不僅我們公民應努力,而且我國領導也應如此。為此我國1995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及北京1999年5月施行的《北京市限制銷售,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管理辦法》對防治白色污染作了具體的規定。“消除白色污染,倡導綠色消費”,成為1999年“地球日”環境宣傳活動的主題。啟動菜籃子計劃,發放環保購物袋等已成為我國許多城市共同的行動。可見,我國已重視起“白色污染問題,并嘗試去解決。這些條文的頒布,為解決問題提供了條件。
作為祖國的一員,應大力配合國家把問題解決,“治理白色污染”是每個公民的責任,減少“白色污染”,建立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威脅子孫后代和不污染環境的綠色文明,施行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讓我們建設一個美好的綠色家園而共同努力吧!
過 程
江蘇省奔牛高級中學研究性學習小組學生活動情況記錄表
課題題目 白色污染調查研究
活動時間 01年9月—12月 共4次 活動地點 圖書館、教室
參加成員 組長 巢益群 組員 張玲,朱文燕,林麗,吳一娟,周秀珠
活動內容:
(第1次)
1, 目的(想解決什么問題)最近白色污染的狀況
2,形式(小組討論,訪問專家,查閱資料,調查,實地測量等)小組討論,查閱資料
3,過程
A,教室討論,分配本日每人任務:二人網絡查尋,其余4人查閱資料,記錄并整理
B,各行其是
C,展示個人研究成果:首先從全世界來講污染狀況,再從外國的白色污染及減少污染的方案到我國的情況。得到主要污染物為塑料飯盒,塑料薄膜及包裝材料等。這些污染物極難分解。一些高壓聚乙烯等需200—400年才能分解。
記錄者 巢益群
第2次
1, 目的(想解決什么問題)
白色污染的原因
2,形式(小組討論,訪問專家,查閱資料,調查,實地測量等)小組討論,查閱資料
3,過程
A,分配本日每人任務
B,查閱資料后,小組討論
C,白色污染隨著社會的進步,必然有利有弊。雖然便捷,但是引起的污染卻是社會的幾百年乃至幾萬年難解決的問題。當然,有了發明出新產品---白色污染后,社會、自然問題便出現了。
記錄者 巢益群
第3次
目的(想解決什么問題)
在農業上,白色污染所帶來的嚴重問題。
2,形式(小組討論,訪問專家,查閱資料,調查,實地測量等)小組討論,查閱資料
3,過程:
在我國,農業上塑料制品廣泛。在農村廣泛采用的地膜的麥田,由于每畝殘留地膜碎片6、9公斤,使小麥減產9/100,若繼續使用5年地膜,小麥不久不增產,反而會減產1/4。這些散碎在土地里的地膜難于清除和收集,白色革命成了令世人頭痛的白色災害。
記錄者 巢益群
(第4次)
目的(想解決什么問題) 構成污染的物質。2.形成(小組討論、訪問專家、查閱資料、調查、實地測量等) 小組討論,查閱資料。3.過程:構成污染的物質是塑料。
乙烯 塑料中包括 聚乙烯、聚氯乙烯
研究這些物質的化學性質(包括優、缺點),生成方式,及使用方式和范圍。
記錄者:巢益群
- 石油化工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