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化的戰略發展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5-17分類:石油化工瀏覽:99
首先,這是振興美國經濟和提高其在全球競爭力的主要政策手段,以鞏固在未來以低碳化為核心的綠色經濟中的主導地位。世界經濟歷經工業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以低碳為主的經濟結構將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和新產業崛起。除了能源產業的清潔綠色化外,整個制造業特別是資源加工業如冶金、有色金屬、化工、建材等將全面推廣循環經濟的生產模式。生產工藝突出節能減排、資源的綜合高效循環利用,使污水、廢氣、固體廢料、粉塵基本實現零排放,成為無污染的綠色工廠。機械加工制造業在向自動化、信息化不斷升級的基礎上,將向節能節材、綠色制造如綠色家電、綠色照明、綠色日用品等方向升級。綠色正成為市場準入的標準和競爭取勝的必備條件。在新興產業方面,環保產業將得到快速發展;信息、生物和現代醫藥、現代服務業、文化及創意產業、旅游產業等低能耗、低排放產業,作為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以更快的速度發展,并作為經濟的主體帶動經濟結構的輕型化、知識化。奧巴馬認為,為應對金融危機而實施的經濟刺激計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案并不矛盾,甚至可以實現畢其功于一役。清潔能源的開發能夠創造出數百萬個就業機會,成為美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和發動機。其次,奧巴馬政府推行碳關稅法案,是出于能源安全的考慮。長期來,美國都是世界上第一大能源消費國和進口國。2007年美國的能源結構中,化石燃料高達84.9%。其中:石油占39.2%,天然氣占23.3%,煤炭占22.4%。而委內瑞拉、伊朗、俄羅斯、中東、海灣、巴西等石油大國近年來又是美國的對手。過高的油價、對石油進口的過度依賴,已經嚴重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全球戰略。奧巴馬曾把石油暴政比作是法西斯主義。他在就職演說中指出,我們利用能源的方式助長了我們的敵對勢力,同時也威脅著我們的星球。而美國計劃減少美國50%的石油消費量,轉用太陽能、氫能、天然氣、乙醇汽油等新能源以擺脫對石油的過分依賴,這將是削弱石油出口國的關鍵法寶。有學者甚至認為,這是比布什直接攻打兩伊更偉大的計劃,它將使從西亞到俄羅斯和南美的石油國家利益聯合體遭遇釜底抽薪式的打擊,被迫放棄高油價的利益,自動轉換到比美國低得多的全球經濟的等級結構之中,從而完成世界力量重組。最后,是形成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形成制衡,爭奪世界新話語權,確保美國領袖地位的需要。美國的減排法案中規定對未達到美國碳排放標準的外國產品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即碳關稅,堂而皇之地將別國財富納入自己國庫的同時,還要讓其背負污染環境的惡名。當低碳化成為具有政治正確性的議題時,所有國家只能要么反對,要么支持。而支持者占據道義制高點;反對者則成為眾矢之的,國際形象受損,貿易面臨各種形式的制裁。美國在減排議題上日益主動的態度將給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大的壓力。同時,由于80%的全球氣候變化是由工業化國家上百年過度排放造成的,但他們目前基本度過了高消耗資源、高污染排放階段,進入了后工業化社會。而包括中、俄、印等新興工業化國家正處在以重化工為主的工業化初中期階段。西方國家往往以減排、生態保護為借口限制別國發展,通過技術壁壘推行貿易保護主義,限制本國進口發展中國家產品。這樣,美國借氣候變化來拯救人類共同家園這一道德高地,使其成為全球致力于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領袖,并掌握新的國際規則制定權。這就意味著,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問題將上升為外交的焦點問題,低碳、減排、綠色、環保將成就世界新的話語權。全球范圍內,一場低碳化運動方興未艾。2020年左右,低碳經濟將會形成大氣候,這已成業界的共識。中國加速推進低碳經濟,已是不可避免的選擇,中國企業如何躋身這“第四次浪潮”而不錯失良機,更是不容回避的課題。
- 上一篇:PVC和高分子有什么區別
- 下一篇:揚州化工產業園區的石化物流樞紐區
- 石油化工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