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五大新興產業是什么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4-28分類:石油化工瀏覽:347
石油化工業上世紀80年代中期,晉江地區石化行業主要產品為化肥,生產企業有泉州合成氨廠,永春、南安、安溪化肥廠。此外,還有南安化工廠、惠安山腰化工廠等幾家國有化工企業。1985年,全區石化工業產值1.13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4.7%。地改市后,1990年福建煉油廠全面施工,1993年加工原油250萬噸的福建煉油廠建成投產。1997年經過技術改造,煉油能力擴大到400萬噸/年。1998年年產7萬噸聚丙烯裝置投產,生產能力進一步擴大。2005年9月,福建煉化一體化工程正式動工,標志著泉州市大型石化基地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該項目由中石化、埃克森、沙特阿美三方合資,總占地面積6555畝,總投資266.92億元。項目計劃2006年完工,2007年全部建成。項目投產后,年銷售收入可達212.81 億元,年利潤25.12億元。該項目的建成將使泉州市泉港區成為世界煉油化工一體化的石化基地,對泉州石化工業的建設將產生巨大的影響。伴隨著福建煉油廠的發展壯大,泉州市石化工業得到全面發展。從1985~2005年,全市石化企業由200多家發展到2000多家,產值由1.13億元增加到40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4.7%提升到13.43%。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2002年13家,2003年18家,2004年25家。石化生產企業分布在泉港區、晉江市、惠安縣、南安市等地。其中泉港區已投資30多個石化項目,初步形成以福建煉化公司為龍頭,以湄州灣氯堿工業、海洋聚苯樹脂、華星石化等規模企業為支撐,產業鏈配套的石化集群。石化產業鏈不斷延伸,產品品種迅速增加。電子信息業泉州市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萌芽于上世紀70年代末,在改革開放后特別是地改市后得到迅速發展。1978年成立泉州市電子工業局時,只有3家國有企業,年產值合計不到150萬元,只能生產普通測量儀器和普通元器件。“九五”以來,泉州市電子信息產業每年均以25%以上的速度發展。進入“十五”,每年均以40%以上的速度發展,高于其他行業的發展速度。2005年,全市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企業有300多家,估計產值近100億元,歸口行業管理的重點企業58家,產值超過51億元,位居全省同行業第四位。安海已成為全國三大玩具生產、出口基地之一。福建石獅通達集團被省信息產業廳評為“全省信息產業制造業十強企業”,排在全國元件百強企業第36位。泉州江南高新電子信息產業園區、泉州霞美光伏電子信息產業園區均被福建省信息產業廳列為福建省電子信息產業以重點發展的“3618工程”電子信息產業園區,并列入全省信息產業“十一五”發展規劃。泉州微波通信產業被科技部列為“國家火炬計劃(泉州)微波通信特色產業基地”。至2005年,已形成以數字衛星電視接收設備、軍工元件、溫補器件、微波通訊設備、通信終端機、鐵路通訊設備、移動通信系統、數字音響產品、LED與光伏電子應用產品、智能監控系統、數字電教設備、機頂盒、高頻頭、電源類產品和電子玩具等為主的門類齊全、品種繁多的電子產品開發和生產能力。其中,衛星電視接收機年產達356.85萬臺,無繩電話、對講機年產達100萬臺,電阻器年產35億只,移動通信直放站年產達4200臺,均占全省的95%以上;隨身聽年產達388.36萬臺,微波電機年產達100萬只,占全省的90%以上;電源類產品、電子玩具年產值均為全省第一。“十五”期間以來,數字衛星電視接收設備、智能化安防監控系統、微波通訊設備、電子玩具和電源類產品等五大類電子產品的特色產業集群正在形成和發展;數字化3C產品溫補晶振芯片、高新產品半導體復合材料(氮化鋁)、射頻芯片二次集成電路等3個項目已進入研發試制階段,研發試制成功后將填補國內空白,產業化后將成為泉州市的經濟新增長點,可創產值數十億。軟件業正在迅速發展,多數軟件企業已具有一定的開發基礎和開發能力,各種管理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聲訊系統、智能化綜合布成系統、智能IC卡系列和一卡通等軟件的開發應用日趨成熟,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實施項目不斷增多。福建南威軟件工程有限公司被省信息產業廳評為“全省軟件十強企業”和“全省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十強企業”。船舶修造業1985年前,晉江地區造船行業僅有泉州造船廠、惠安崇武造船廠、晉江造船廠等小型國有造船企業,造船業年產值112萬元。90年代后,國有船廠經改制,至2005年僅存惠安崇武造船廠,但泉州市晉江深滬、石獅祥芝、惠安崇武等地沿海的民營修造船企業發展較迅速,具有一定的規模。2004年12月,省重點項目泉州船廠修船項目在惠安斗尾動工。項目計劃投資8億元,建設30萬噸級和17萬噸級船塢各1座,900米碼頭及配套廠房2.8萬多平方米,建設期3年。項目建成投產后,可修理以大型油輪為代表的船型,兼容修理海上石油平臺等,形成年修7萬至30萬噸船舶約98艘的能力,預計年修船產值超過7億元。目前項目已進入施工設計階段。該項目建設將填補我國在福建沿海、臺灣海峽沒有大型船塢和大型船舶修理能力的空白。2005年10月,泉州船廠造船項目由泉州港務集團和歐洲Aker集團、新加坡泰山集團簽約合資建設,計劃2006年夏季開工建設。該項目已列入國家“十一五”船舶工業發展規劃。大型船舶修造廠在泉州市落戶建設,將對泉州市修造船業和船舶配套業發展起到強大的帶動作用。至2005年末,泉州市的修造船廠主要有10家,10000噸級、3000噸級船塢各1座;8000噸級、5000噸級、300噸級的船臺各1座;1500噸級船排2座,1000噸級船排1座。已造船的最大噸位為8000噸,年造船能力3.5萬噸,產量2.5萬載重噸,年修理中小型船舶150艘。2005年泉州市修造船業總產值約3億元。汽車及配件業1985年,晉江地區汽車及配件業年產值為1149萬元,生產企業主要有泉州車輛廠、拖拉機配件廠和一些小型汽車螺栓生產企業。建市后,汽配產業異軍突起,汽車輪胎螺釘、螺母等緊固件和轉向節肖、活塞肖等零配件大量生產,產銷量在全國汽配行業中名列前茅。除汽車發動機、前后橋和輪胎外,泉州市汽配企業基本上可加工生產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其他零配件產品。泉州市生產的汽車底盤緊固件配件在全國市場占有量達85%,占汽車制造主機廠配套份額的10%。進入21世紀,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借助一汽、北方奔馳專用車合作項目落戶泉州的有利時機,加快汽車及配件產業發展步伐。為整合泉州市汽車配件生產資源,2003年底,市政府決定開發建設汽車零配件產業工業基地。2004年初,汽車基地正式啟動運作,基地選址南安霞美鎮,總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全部建成可容納汽車與工程機械配件工業企業250家,年實現工業產值270億元,創稅8億元。2005年全市汽車配件企業實現產值約40億元,出口產值約10億元。到2005年底,泉州市還沒有汽車整車制造企業,但全市規模以上汽配企業已達48家,資產總額約3億元,涌現出一批實力雄厚、美譽度高的汽車配件生產企業。鯉城區是中國汽車工程機械配件產業基地。2005年底,泉州市與一汽集團解放公司、客車公司簽訂經濟技術全面合作協議,啟動一汽“新華旭”專用車、客車制造項目,將主要生產半掛車、自卸車、廂式車、工程車系列、一汽中巴客車等產品,預計年底整車制造項目將開始投產。目前,由泉州遠東公司與北方奔馳公司合作的遠東北方奔馳專用汽車項目即將投產,將開始試產修井車、探井車、生活車、機械修理車等油田專用車。2006年4月市政府與重慶力帆集團簽定經濟技術全面合作意向書,將在汽車基地內建設重慶力帆工業園區,以客車生產為啟動項目,積極推進摩托車、轎車等生產性項目。生物制藥業地改市前,泉州市制藥行業主要有泉州制藥廠、泉州第二制藥廠、永春制藥廠等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1223萬元。“九五”期間,泉州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較快,年均增長22%,已有生產企業28家,2000年產值2.5億元,比1995年增長169%。“十五”期間,泉州市生物制藥產業穩步發展,初具規模。永春縣是福建省著名中藥出口基地縣,野生中草藥材資源十分豐富,達1000余種。至2005年末主要有永春制藥廠、德盛植保公司、永春老醋有限公司(生物發酵)等企業,年產值2億多元。有13家藥品生產企業共56條生產線通過 GMP認證。在建和籌建的項目有海裕生物公司的青蒿素和茄尼醇、海匯化工公司的牛磺酸、永春紅曲酒產業化、海寧公司雙黃連第二代水針劑和第四代頭孢粉針劑等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將新增產值30億元,為泉州市生物制藥產業的快速發展奠定基礎。
泉州市石油化工、電子信息、汽車、生物制藥、造船等五大新興產業
- 上一篇:下游產業具體有哪些?
- 下一篇:石油下游產業 下游產業 什么是下游產業?
- 石油化工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