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四大石化產業城分別在哪些國家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4-22分類:石油化工瀏覽:799
你好:美國休斯頓石化城、新加坡石化城、荷蘭鹿特丹石化城、中國惠州石化城。其中惠州(大亞灣)石化城號稱第四大石化城。希望能幫到您,滿意請采納,謝謝。
世界石油工業的發展?
一、世界石油儲量、產量和消費量
(一)世界石油儲量及分布
2013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末世界剩余的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6689×108bbl,按2012年世界石油開采量,可供開采52.9年。
從表1-1可以看出,世界石油資源的分布極不均勻,主要集中在中東、北美及中南美,這些地區的合計儲量占世界儲量的81.3%;而亞太地區與非洲最缺石油,分別占2.5%和7.8%。世界上前10大儲油國依次為:委內瑞拉、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俄羅斯、利比亞、尼日利亞,占世界石油儲量的84.85%。前五大儲油國都在中東地區,占世界儲量的53.5%,其中委內瑞拉的儲量世界第一,占17.8%。
表1-1 世界石油探明儲量及地區分布 單位:108bbl
(二)石油產量
近10年世界石油產量總體上不斷增長,從2002年日產7494.8×104bbl到2012年的8615.2×104bbl,平均每年增長1.3%,其中2007年與2009年略有下降,2009年以后又呈上升趨勢,2012年石油產量增速迅猛,同比增長了2.2%。
從地區分布看,世界主要產油地區集中在中東、歐洲及歐亞大陸和北美,2012年合計日產量為6103.8×104bbl,占世界日產量的70.85%。產量增長較快的依次是北美與非洲,分別為8.9%和7.7%。中東地區2012年的產量為2827×104bbl,比上年略增0.9%。亞太地區2012年產量為831.3×104bbl,比上年略增0.7%。2012年呈負增長的地區是中南美和歐洲及歐亞大陸,產量分別下降了1.2%和1.4%。
從國家看,2012年10大產油國依次是:沙特阿拉伯、俄羅斯、美國、中國、加拿大、伊朗、阿聯酋、科威特、伊拉克、墨西哥,總日產量5518.7×104bbl,占世界日產量的64.1%。其中沙特阿拉伯日產量為1153×104bbl,占世界日產量的13.3%;俄羅斯日產量為1064.3×104bbl,占12.8%;美國日產量為890.5×104bbl,占9.6%。
(三)石油消費量
2002年至2007年,世界石油消費量呈明顯的上升趨勢。2008年與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石油消費量有所下降,隨后又呈上升趨勢。2012年世界石油消費量為8977.4×104bbl,同比增長0.9%;日消費量超過2000×104bbl的地區是亞太地區與北美,分別達2978.1×104bbl和2304×104bbl。同2011年相比,北美地區石油日消費量降低了1.8%。
從國家看,2012年世界10大石油消費國依次為:美國、中國、日本、印度、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巴西、韓國、加拿大、德國,總共日消費石油5328.4×104bbl,占世界日消費量的59.3%。其中,美國日消費量1855.5×104bbl,占19.8%,同比降低2.3%;中國日消費量突破1000×104bbl,達1022.1×104bbl,占11.7%,同比增長5.0%;日本日消費471.4×104bbl,占5.3%,同比增長6.3%。
二、石油對世界經濟和國際社會安全的影響
石油對世界經濟和國際社會安全的影響,主要源自石油這一重要能源所具有的三個天然屬性。一是高度依賴性。石油是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無法替代的重要能源和化工原料,國民經濟對石油具有很強的依賴性。石油占美國整個能源需求的37%,占整個運輸部門能源需求的73%。中國運輸部門消費中,石油和天然氣占69%。二是稀缺性。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能源,由于技術發展的限制,石油儲量探明有限,伴隨經濟增長,石油消耗增大,世界石油的地質蘊藏總量不斷減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三是分布的不均衡性。石油資源分布的不均衡導致石油供需矛盾更為尖銳,現在,產油的國家和地區已有150多個,發現的油氣田已有四萬多個,但世界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中東、北美、中南美、西歐、非洲、東南亞和中國。其中,中東和北非是石油儲量最多的地區,占探明儲量的68%和待探明儲量的30%。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是沙特阿拉伯的加沃爾油田,可采石油儲量達104×108t。中東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聯酋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產地和輸出地區,而這些地區大多政治、民族和宗教矛盾錯綜復雜。
石油的這些重要屬性,使石油成為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政治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1973年10月6日,爆發了第四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在戰爭爆發幾天后取得了優勢,從地面、空中和海上向埃及和敘利亞發起進攻。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歐佩克)立即做出反應,大幅度提高油價,糾正長期以來被人為壓低的油價。1974年1月1日將石油標價從每桶3美元提高到11.65美元,標志著“廉價石油時代”結束(西方稱“第一次石油危機”)。中東石油是對世界經濟影響最為敏感的神經,石油提價使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大發展開始消退,接著經歷了1974年至1975年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最嚴重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導致美國、日本、英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平均負增長率為1.23%。1979年初,由于伊朗政局的變化,石油出口停止。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導致石油供應量突然減少,油價從1978年底的平均每桶12.86美元暴漲到現貨市場的每桶40~41美元(西方稱“第二次石油危機”)。1980年至1982年的經濟危機,使美國、英國的GDP負增長率分別為0.2%和2.4%。兩次“石油危機”使美國經濟損失達4萬億美元。
1980年后,世界經濟不景氣,石油進口國開展節油運動,提高能源利用率,發展替代能源,減少石油消費;另一方面,中東以外地區大力發展石油工業,造成石油供過于求,油價疲軟,一度降至每桶10美元以下。經石油輸出國組織多方努力,1987年油價又逐步回升到每桶16~18美元的水平。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危機爆發后,石油價格大起大落。1990年8月1日,中東原油價格每桶為18.10美元;10月9日,每桶油價上漲到35.40美元;10月11日,國際油價飆升到了每桶41.07美元的歷史高位;1991年1月17日,海灣戰爭爆發,每桶油價又下降到14.90美元,低于海灣危機前的水平。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連續轟炸伊拉克及其在科威特的軍事目標,直至伊拉克宣布無條件投降,至此海灣戰爭結束。這是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局部戰爭,主要目的就是爭奪海灣地區的石油控制權。正如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所說:“美國進行海灣戰爭,既不是為了民主,也不是為了自由,而是為了石油。”
到1994年,世界石油市場供大于求的形勢仍未扭轉,油價仍在每桶16~18美元左右徘徊。2002年,國際油價每桶僅20美元。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報告,2004年、2005年、2006年世界每天對原油的需求分別為8220×104bbl、8330×104bbl和8470×104bbl。2006年比2005年每天需求增加140×104bbl,即使所有石油供應國都開足馬力全力生產,全球石油供應仍然有1500×104bbl左右的缺口。由于原油需求快速增長,同時受美國“新經濟”泡沫和傳統資本市場泡沫相繼破裂、房地產市場泡沫瀕臨崩潰,國際資本的運作主要集中在能源領域,以及主要產油國政治局勢不穩定(如伊朗核問題)的影響,2005年8月30日,國際油價每桶高達69.81美元,9月2日達到67.72美元。2006年7月14日,國際原油價格突破每桶75美元(達到76.8美元),創造歷史新高。和發達國家相比,這次油價上漲將使更多依賴進口石油的發展中國家的生產成本上升,通貨膨脹壓力增大,經濟增長速度放緩。
2007年歐洲各國的原油庫存普遍下滑,國際石油供應的緊張局勢沒有緩解的趨勢,原油價格突破90美元的歷史高位,達每桶91.86美元。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機爆發和逐步蔓延的影響,全球經濟急劇下滑,石油需求嚴重萎縮,國際石油價格自2008年7月中旬達到歷史高點(每桶147.27美元)后持續快速回落,并一直延續到2009年初。2009年全年,盡管全球石油需求始終呈負增長,但隨著歐佩克成員國嚴格執行減產協議,效果逐步顯現,市場信心開始回暖,加之美元貶值和國際投機資本重倉介入,國際石油價格從2月初的每桶34美元上升至超過80美元,并維持在70~80美元區間震蕩。
2010年年初,庫存過剩和需求疲弱的供需基本面使得油價短暫跌破每桶70美元;年末,歐美寒冷天氣和樂觀的經濟數據將布倫特油價推至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達每桶94.75美元。2011年,WTI油價(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價格)總體先升后降,在利比亞動亂導致石油供應中斷,以及歐債危機惡化等一系列利空經濟事件和日本地震后續影響的作用下,國際油價震蕩下滑,WTI油價由年內最高點的每桶113.7美元降至75.3美元,降幅為33.4%。
2012年國際油價總體經歷了前高后低、大起大落的態勢。受伊朗和敘利亞局勢動蕩的影響,國際石油價格呈現大幅上揚態勢,歐佩克原油參考價格在3月份曾超過每桶124美元,倫敦布倫特和紐約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也出現了新高。
- 石油化工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