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硫化處理,是怎樣的工藝?
作者:訪客發布時間:2021-09-10分類:石油化工瀏覽:353
(一)熱出理表面處理方法 一、退火: 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保溫一定的時間,然后慢慢冷卻 目的: 1.消除在前一工序(鍛造、冷壓等)中產生的內應力 2.降低硬度,改善加工性能, 3.增加塑性和韌性 4.使材料的成分或組織均勻,為以后的熱處理做準備 二、正火 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保溫一定時間,再在空氣中冷卻 目的: 1.細化晶粒 2.與退火后相比,強度略有增高,并能改善低碳鋼的能力 適用范圍:用于各種鋼與鑄件 三、淬火 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保溫一定的時間,再在冷卻劑(水、油或鹽水)中急速的冷卻 目的: 1.提高硬度及強度 2.提高耐磨性 適用范圍:淬火后鋼件必須回火 四、回火 經淬火后在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下的某一溫度,在該溫度停留一定時間,然后在水、油或空氣中冷卻 目的: 1.消除淬火時產生的內應力 2.增加韌性,降低硬度 適用范圍: 高碳鋼制的工具、量具、刃具,用低溫回火;彈簧中用中溫(350~500)0C回火 五、調質 淬火后再進行高溫回火稱為“調質” 目的: 1.可以完全消除內應力,并獲得較高的綜合力學性能 適用范圍: 用于重要的軸、齒輪以及絲桿等零件 六、表面淬火 用火焰或感應加熱,將零件表面迅速加熱至相變溫度以上,急速冷卻 目的: 1.使零件表面獲得高硬度,而心部保持一定韌性,使零件既耐磨又能承受沖擊 適用范圍: 用于重要的齒輪以及曲軸、活塞銷等 七、滲碳淬火 在滲碳劑中加熱到900~950oC,停留一定時間,將碳滲入鋼表面,深度約0.5~2mm,再淬火后回火 目的: 1.增加零件表面硬度及耐磨性,提高材料的疲勞強度 適用范圍: 適用于含碳量0.08%~0.25%的低碳鋼及低碳合金鋼 八、碳氮共滲 使工作表面同時同時滲入碳和氮元素 目的: 1.增加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和耐腐蝕性 適用范圍: 適用于碳素鋼及合金結構鋼 九、氮化 使工作表面滲入氮元素 目的: 1.增加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和耐腐蝕性 適用范圍: 適用于含:鉻、鉬、錳等的合金鋼,例如要求耐磨的主軸、量規、樣板等 十、穩定化 1、自然穩定化處理:在空氣中存放到半年到一年以上 2、人工穩定化處理:加熱到500~600oC,在這個溫度保持10~20h或者更長時間 目的: 1.使鑄件消除內應力,穩定工件的形狀和尺寸 適用范圍: 適用于含:用于機床床身等大型鑄件 十一、冷處理 1、將淬火鋼繼續冷卻至室溫以下的處理方法 目的: 1.進一步提高硬度、耐磨性,并使其尺寸趨于穩定 適用范圍: 適用于含:用于軸承的鋼球、量規等 十二、硬度HB、HR、CHV 材料抵抗硬的物體壓入零件表面的能力稱為“硬度|”。
根據測量方法不同,可分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維氏硬度 目的: 1.硬度測定是為了檢驗材料經熱處理后的力學性能-——硬度 適用范圍: 用于經退火、正火、調質的零件及鑄件的硬度檢查 用于經淬火、回火及表面化學處理的零件的硬度檢查 特別適用于薄層硬化零件的硬度檢查 (二)表面處理工藝 1.機械拋光機械拋光是在專用的拋光機上進行拋光,靠極細的拋光粉和磨面間產生的相對磨削和滾壓作用來消除磨痕的,分為粗拋光和細拋光。
2.化學拋光利用金屬材料在電解液中的選擇性自溶解作用,以降低其表面粗糙度的過程 是靠化學試劑對樣品表面凹凸不平區域的選擇性溶解作用消除磨痕、浸蝕整平的一種方法。
3.磷化涂裝磷化工藝過程是一種化學與電化學反應形成磷酸鹽化學轉化膜的過程,所形成的磷酸鹽轉化膜稱之為磷化膜。
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給基體金屬提供保護,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屬被腐蝕;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層的附著力與防腐蝕能力;在金屬冷加工工藝中起減摩潤滑使用。
涂料對被涂物件表面的裝飾、保護以及功能性作用是以其在物件表面所形成的涂膜來體現的。
使涂料在被涂物件表面形成所需要的涂膜的過程,通稱涂料施工,也稱涂裝。
4.噴漆噴塑噴粉就是噴塑,是指:通過靜電發生器,把塑粉附著到工件表面,然后高溫固化共同點防腐,不同點,防腐材質不同防腐效果用途不同 5.電鍍電泳電鍍就是利用電解原理在某些金屬表面上鍍上一薄層其它金屬或合金的過程。
電泳:溶液中帶電粒子(離子)在電場中移動的現象 6.氧化發黑氧化是一種化學反應,凡是和氧化合的都叫氧化,但發黑是專指,鐵在堿性溶液里面進行氧化,在鐵的表面生成黑色的氧化膜。
7.陽極氧化金屬或合金的電化學氧化。
將金屬或合金的制件作為陽極,采用電解的方法使其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
- 石油化工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