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3-05-30分類:塑料制品瀏覽:78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管理和處理,對環境造成的“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兩種負面效應。
“視覺污染”是指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市容、景觀的破壞,如散落在自然環境、鐵道兩旁、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潛在危害”是指塑料廢棄物進入自然環境后難以降解而帶來的長期的深層次環境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體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其填埋會占用大量土地,鄭轎且長時間難以降解。
目前我國開始從行政和技術兩個方面采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
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強管理。例如,社會上較為關注的鐵路兩側的”白色污染“問題,通過加強管逗已取得顯著改觀。鐵路部門從1994年下半年開始,在沿線分區劃段包干。部分旅客列車采用袋裝垃圾,禁止旅客向窗外拋棄廢物。乘務員也不象以前那樣,將車箱垃圾直接掃出窗外,而是將垃圾袋卸在車站,由車站集中處理。目前,采用袋裝垃圾的列車越來越多,隨意向車外扔垃圾的現象越來越少。已有2.9萬公里的線路兩側基本消除了“白色污染”。實踐證明,加強管理是防治“白色污染”的有效手段。
第二,禁止使用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杭州是我國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杭州市于1995年9月15日由市容環衛局、工商局、衛生局聯合發布了《關于禁止使用泡沫塑制快餐盒的通告》,將此通告在《杭州日報》上連續刊登三天。管理部門在執行過程中發現,一些個體流動商販仍在出售泡沫塑料餐具。最近,杭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杭州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條例》第35條規定:禁止銷售、使用泡沫塑料制作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違者可處500~5000元罰款。該《條例》將于1997年9月15日起實施。武漢、哈爾濱、福州、廣州、廈門、寧波、汕頭等城市也頒布了有關政策、法規,禁止本地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在一定范圍,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但從實踐的結果來看,單靠禁止是很難徹底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的,上述頒布禁令的城市都要求用紙制品或可降解塑料制品代替原來的難降解的泡沫塑料制品。但是替代品在價格和品質上均無法與普通塑料制品競爭。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僅靠行政命令,不考慮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操作起來是很困難的。
第三,強制回收利用。清潔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可以重復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煉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體廢物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通用原則。回收利用不僅可以避免“視覺污染”,而且可以解決“潛在危害”,緩解資源壓力,減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負荷,節約土地,并可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這是一個標本兼治的好辦法。但回收利用應該薯培在廢舊塑料包裝物進入垃圾之前。從垃圾場里重新分揀廢舊塑料包裝物,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廢塑料的利用價值也很低。因分揀出來的廢塑料制品太臟,也難以按材質分類,質量無法保障。北京市環保局在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了“回收利用為主,替代為輔,區別對待,綜合防治”的技術路線。1997年6月1日,北京市環保局與市工商局聯合發出了《關于對廢棄的一次性塑制餐盒必須回收利用的通告》,要求在北京市生產、經銷一次性塑質餐具(包括托盤、碗、杯等)的單位或個人必須負責回收利用廢棄餐具,也可以委托其他單位回收利用。《通知》還規定1998年的回收率必須達到30%,1999年達到50%,數叢唯2000年達到60%。《通告》發布后,生產、經銷單位和個人立即到當地環保部門申報登記,提出自己的回收利用計劃和具體保證措施。這是北京市解決“白色污染”的一個突破口。在取得實效后,將逐步增加強制回收利用的廢塑料制品的種類和比例,最終消除“白色污染”。天津市環保局完成了《天津市防治“白色污染”工程可行性調研報告》,提出了一整套防治方案,確定通過回收再利用達到節約資源、消除污染的目的。目前正在制定“回收利用計劃書”、“試點工作運行圖”、“試點工作進度大綱”,并在籌備成立“天津市‘白色污染’防治產業協會”。
在技術方面,一是采取以紙代塑。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纖維素,廢棄后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決前面所說的“潛在危害”,但也會帶來新的環境問題:首先造紙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國的森林資源并不富裕;其次造紙過程中會帶來水污染。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紙制品尚不能與塑料制品抗衡。目前,我國也有以甘蔗桿、稻草為原料生產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但尚處于試驗階段。
二是采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裝制品的生產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纖維素、光敏劑、生物降解劑等),使塑料包裝物的穩定性下降,較容易在自然環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區已有19家研制或生產可降解塑料的單位。試驗表明,大多數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環境中暴露3個月后開始變薄、失重、強度下降,逐漸裂成碎片。如果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則降解效果不明顯。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個不足:一是多消耗糧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視覺污染”;三是由于技術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不能徹底解決對環境的“潛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于含有特殊的添加劑而難以回收利用。解決白色圍繞的措施
白色污染日益嚴重,面對如此形式,解決它是很迫切的。目前,解決的快速方法還未得出。但還是有一些可以實施的措施。下面就介紹幾種:
我國用稻草和麥干等為原料制成草纖維薄膜達到了化學標準。把其埋入土壤8個月可以解成無“遺毒”且能“造福”的肥料。又美國一杜邦化學公司研制乳酸聚合物作原料的新型塑料,由再生資源如干酪乳清和玉米制得,用完后,在空氣,水和細菌的作用下,半年可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利用這些高新科技的材料來代替現用的“白色污染”物,以達到使用率,-從而減少白色污染。
其次,“綠色塑料”――可降解性塑料,一般可分為化學降解與光降解,生物降解和光與生物雙作用。光與(化學)可降解塑料的制作。是在塑料制品表面噴灑一種特制的配方溶液,使它與塑料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從而使塑料逐漸溶解成為可被水沖洗的無害物質,如此一來,就可以大大降低“白色污染”問題。
我國科學家使用纖維素及稻草和麥干,研制出了生物降解聚乙烯地膜。日本工業技術研究院也利用農作物下腳如豆干等制成了可降解農用地膜,不僅粘拉的強度高達40千克每平方厘米,且成本也較為便宜。如此好的發現,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來,那該是多么可喜的成果,不僅解決問題,也不用限度使用等。一舉兩得,多好!
以上說明了白色污染是可以解決的,不過因技術,資金等問題,解決有一定的難度,但通過科學家的努力加上國家經濟的發達,一定有能力把白色污染問題解決。
現在作為公民的我們不僅應從自身做起,不亂扔白色污染物品,而且應該大力宣傳,讓你周圍的人也懂得保護環境,不僅我們公民應努力,而且我國領導也應如此。為此我國1995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及北京1999年5月施行的《北京市限制銷售,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管理辦法》對防治白色污染作了具體的規定。“消除白色污染,倡導綠色消費”,成為1999年“地球日”環境宣傳活動的主題。啟動菜籃子計劃,發放環保購物袋等已成為我國許多城市共同的行動。可見,我國已重視起“白色污染問題,并嘗試去解決。這些條文的頒布,為解決問題提供了條件。
作為祖國的一員,應大力配合國家把問題解決,“治理白色污染”是每個公民的責任,減少“白色污染”,建立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威脅子孫后代和不污染環境的綠色文明,施行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白色污染”,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是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塑料制品由于隨意亂丟亂扔,難于降解處理,所型橋轎以造成了城市環境嚴重污染。白色污染是全球城市都有的環境污染,在各種公共場所到處都能看見大量廢棄的塑料制品,他們從自然界而來,由人類制造,最終歸結于大自然時卻不易被自然所消納,從而影響了大自然的生態環境。
白色污染的危害
視覺危害:
視覺危害是指散落在環境中的廢塑料制品對市容、景觀的破壞。在大城市、旅游區、水體中、鐵道旁散落的廢塑料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嚴重破壞了市容、景觀,尤其是鐵路行業,由于管理不善,旅客隨意將用過 的餐盒拋之窗外,甚至列車服務員亦將垃圾棄于車外,造成交通干線兩旁的綠色植物白色化,沿途的樹木枝條飄掛成串。
潛在危害:
1.對人體的危害: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可能致癌、并有抑制免疫、生殖毒性和內分泌毒 。發泡塑料制卜肆品的制作原料是聚苯乙烯,所用的發泡劑是氟里昂。除污染問題外,它里面還含有“二惡英”及其它一些有毒物質。當溫度超過65℃以上時,一些毒素和“二惡英”就會析出并滲入食品中,會對人的肝臟、腎臟、生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吃掉用發泡餐盒裝過的熱食物就等于吃掉了“二惡英”等毒素。
2.對土壤的危害:不可降解塑料制品進入土壤里,會影響土壤內的物、熱的傳遞和微生物生長,改變土壤的特質。作為生活垃圾進入垃圾場填埋或散落在田野進入土壤后,廢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其中包括使用后遺留在土壤中的地膜。農田使用的塑料薄膜老化后, 會破碎遺留在田間,不分解腐爛。破壞土地結構, 阻礙植物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長, 影響農作物收成。據調查,每畝地若含殘膜3.9公斤,就可使玉米減產11%~23%,小麥減產9%~16%, 而且這種污染很難消除。
3.對動物的危害:廢棄在地面和水上的廢塑料袋,容易被魚、馬、牛、羊等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塑料袋在動物腸胃里消化不了,導致動物腸胃肌體損傷和死亡,在動物園、牧區、農村和海洋,這種現象屢見不鮮。北京動物園的羚羊.長頸鹿有的誤食塑料袋致病,“國寶”大熊貓因誤食塑料袋致死的事也有發生。
4.對海洋的危害:廢棄塑料對海洋的污染已成為國際性問題,向海洋傾倒的塑料垃圾不僅危急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還因纏繞在海輪的螺旋槳上,而釀成海難事故。
由以上內容可以看出,白色污染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直接或間接地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所以說解決白色污染以成為當前的一大難題。
白色污染對策
我國防治“白色污染”應遵循“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原則。
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決“視覺污染”問題,使市容、景觀有明顯改善。這主要是靠宣傳教育消賣,引導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要依法強化管理,促使企業和個入對自己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妥善收集、處理。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決廢舊塑料包裝物對生態環境長期的、深層次的危害。這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有利于回收利用的法規和經濟政策,對廢舊塑料包裝物實施全面回收利用;防治“白色污染”,還應加強研究開發符合實際的替代(綠色)包裝用品。現就加速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進程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加強宣傳教育
防治“白色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行業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和全體公民的積極參與。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白色污染”危害的認識,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教育人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自身嚴格遵守環保法規的同時,積極制止身邊的不良行為。
制定頒布國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關法規
明確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回收利用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義務和法律責任。應對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消費等各個環節,分別制定具體的控制措施和引導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鼓勵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利用率。
廢舊塑料的回收利用
廢舊塑料通常以填埋或焚燒的方式處理。焚燒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造成二次污染。填埋會占用較大空間;塑料自然降解需要百年以上;析出添加劑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等。因此,廢塑料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是回收利用,但廢塑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率低。究其原因,有管理、政策、回收環節方面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回收利用技術還不夠完善。
廢舊塑料回收利用技術多種多樣,有可回收多種塑料的技術,也有專門回收單一樹脂的技術。近年來塑料回收利用技術取得了許多可喜的進展。
總結白胡啟色污染有以下幾點
:
第一、侵占土地過多。塑料類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也很長,一般可達200――400年,有的可達500年。
第二、污染空氣。塑料、紙屑和粉塵隨風飛揚。
第三、污染水體。河、海水面上漂著的塑料瓶和飯盒,水面上方樹枝上掛著的塑料袋、面包紙等,不僅造成環境污染,而且如果動物誤食了白色垃圾會傷及健康,甚至會因其在消化道中無法消化而活活餓死。
第四、火災隱患。白色垃圾幾乎都是可燃物,在天然褲跡如堆放過程中會產生甲烷等可燃氣,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州春火災事故不斷發生,時常造成重大損失。
第五、白色垃圾可能成為有害生物的巢穴,它們能為老鼠、鳥類及蚊蠅提供食物、棲息和繁殖的場所,而其中的殘留物也常常是傳染疾病的根源。
第六、廢舊塑料包裝物進入環境后,由于其很難降解,造成長期的、深層次的生態環境問題。首先,廢舊塑料包裝物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將導致農作物減產;其次若牲畜吃了塑料膜,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第七、因為體積大,所以填埋之處會滋生細菌,污染地下水。
- 上一篇:廢塑料回收加工廠需要做環評嗎
- 下一篇:為什么加氣站要選擇液氮低溫服
- 塑料制品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