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電橡膠有哪些用途呢?
作者:訪客發布時間:2021-07-09分類:塑料制品瀏覽:422
導電橡膠是將玻璃鍍銀、鋁鍍銀、銀等導電顆粒均勻分布在硅橡膠中,通過壓力使導電顆粒接觸,達到良好的導電性能。在軍事和商業上都有應用。其主要作用是密封和電磁屏蔽。產品可以模壓或擠出成形,有片裝或其他的沖切形狀可供選擇。屏蔽性能高達120 dB (10 GHz)。分為CONSIL-NC(石墨鍍鎳填硅橡膠)CONSIL-V (銀填充硅橡膠擠出襯墊) CONSIL-A (鋁鍍銀填硅橡膠) CONSIL-N (鎳鍍銀填硅橡膠) CONSIL-C(銅鍍銀填硅橡膠) SC-CONSIL(石墨填硅橡膠CONSIL-R (純銀填硅橡膠) CONSIL-II(銀填硅橡膠模制襯墊)等
二戰時期,德國戰備物資從哪里來的?是如何準備的?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要解決戰備物資,就是解決錢從哪里來,戰備物資的原料從哪來,武器裝備誰來生產的問題。這三大問題解決了,戰備物資的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長袖善舞1929年-1933年,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都處于經濟大蕭條時期,德國也不例外。德國的經濟危機來得比美國還要早一些,在1923年到1924年,德國的通貨膨脹就開始,德國經濟在病榻上躺了快10年。
1933年,希特勒和羅斯福同時上臺,為了拯救經濟,他和羅斯福用的方法幾乎是差不多,尤其是前半段,都是搞以工代賑,通過建設國家基礎設施刺激經濟的的恢復,德國4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就是在這個時期建立起來的。希特勒于羅斯福的差別在于,他比較簡單粗暴。
首先希特勒動用國家的暴力機構穩定住德國的經濟秩序。摁住那些投機倒把的奸商,管制物價;然后把社會上閑散的勞動力強制塞回工廠,在初期錢是沒有的,只管飯,活著比什么都重要,不管工人愿不愿意,都得待在工廠干活,而不是等市場經濟恢復繁榮之后再自動調節工作崗位的供求關系。
由于納粹是個極權的國家,成效就比羅斯福快得多。到了1933年年底的時候,占德國人口三分之一的近700萬失業人口解決了就業的問題;到了1939年二戰爆發前期,德國已經出現了過分就業,滿街已經找不到失業人口了,而英法的失業人口還在街上舉著牌子找工作。
至于德國經濟的啟動資金,就不得不說希特勒確實善于發掘人才,一上任馬上任命沙赫特為德國的央行行長和經濟部的部長。他有兩種絕活,一種是賴賬,賴的是協約國的戰爭賠款;另一種則是借錢,借的是美國人的錢。
美國和德國在意識形態上有沖突,沙赫特到達美國后,很快就被美國的記者在德國迫害猶太人的問題上刁難和諷刺。沙赫特的說辭就是德國人窮志短,難免有破產的德國人痛惡有錢的猶太人,倉廩足而后知榮辱,主要德國擺脫了經濟危機,這種現象就會得到遏制。憑借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德國確實從美國借到了錢。
美國當時也處于經濟危機,但是經濟危機要想釜底抽薪地解決,恰好不是擔心沒錢,而是擔心資本沒有辦法擴張,沒有投資機會。這時候德國人來伸手借錢,主要是制造實業,價格還低廉,美國的華爾街可不管什么政治正確,他們算的是經濟賬,資本爭先恐后地投資德國。
沙赫特還高明的一點是,他從美國借到的錢并不是全部都運回德國,而是有很大部分用來購買德國的軍事裝備,甚至是軍工技術,然后運回到德國。不僅解決美國人的就業問題,讓美國人無話可說,還用從美國帶來的軍工技術和裝備,大量興辦軍火工廠,也解決了德國的就業問題和軍隊的軍需物資。當時美國的大資本家和納粹打得熱乎,據說希特勒還給美國的亨利·福特發過勛章。
如果從國際金融的角度上說,德國運用了美國人的錢,開啟了戰爭的機器。
戰略原料的獲得大約有20種基本原料是戰爭所必需的:用在一般性生產的煤,用作動力來源的石油,用來生產炸藥的棉花,羊毛,鐵,運輸方面所需要的橡膠,一般軍需品和一切電力裝備所必需的銅,用于煉鋼和彈藥方面的鎳,用在彈藥方面的鉛,制造炸藥的甘油,制造無煙火藥的纖維質醋酸鹽,制造水雷的水銀,制造飛機的鉛,制造化學儀器的鉑,用在煉鋼和一般冶金工業上的銻和猛等,用在彈藥和機械上的石棉,用作絕緣物的云母,用來生產炸藥的硝酸和硫磺等。
德國國內不生產棉花,橡膠,錫,鉑,鐵礬土,水銀和云母,只能依賴進口,德國在二戰爆發前只能從美國進口棉花,從東南亞進口橡膠。在占領了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其在鐵礦石方面已獲得相當的改善,又因為干涉西班牙內政,乘機運用有利條件獲取新的鐵礦供應來源和水銀。此外,德國利用一種木質的替代品來充當羊毛的軍用功能。另外在二戰爆發后,不惜成本利用人工產品滿足其橡膠需要量的1/5。
德國是個多煤少油的國家,除了利用煤為原料來提煉人工石油外,德國從其本國的油井中大約只能獲得50萬噸的石油,而從委內瑞拉。墨西哥。荷屬東印度,美國,蘇聯,和羅馬尼亞每年進口近500萬噸石油。在二戰爆發后前四個石油進口過都斷貨,納粹搶占羅馬尼亞油田后,增大其產量,每年能提供700萬噸石油,暫時緩解了燃油之急。
武器裝備的生產德國在爆發二戰前夕,坐擁當時歐洲大陸的克虜伯和斯柯達兩大頂尖兵工廠,專門為其生產武器裝備。
克虜伯兵工廠以生產巨炮和坦克等重型裝備為主,攻破薩瓦斯托波爾要塞的古斯塔夫巨炮就是出自克虜伯之手。代表二戰坦克領先水平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令當時的盟軍聞風喪膽,在諾曼底登陸戰中,美國的謝爾曼坦克根本干不動虎式坦克,成為了德軍口中的“美國烤肉機”,4輛虎式坦克就讓盟軍暫停了攻勢。
希特勒上臺后,就對克虜伯進行了拉攏。雖然選舉前克虜伯極力反對希特勒,但是在得到了希特勒的軍事訂單的承諾后,就成為了希特勒左膀右臂。希特勒還允諾幫助克虜伯鎮壓工人運動,讓其能夠保證正常生產。二戰時期,克虜伯兵工廠最多擁有20多萬名員工,也成為盟軍轟炸的重點對象。
斯柯達兵工廠先后屬于奧匈帝國和捷克斯洛伐克,英法的禍水東引政策,使得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在《慕尼黑協議》后被出賣。隨著德國占領捷克斯洛伐克,斯柯達兵工廠也再度易主成為納粹德國的軍火庫。斯柯達兵工廠以生產高射炮和槍械建長,著名的ZB26機槍就是它生產的。二戰時期,斯柯達兵工廠最多擁有10萬名工人,是僅次于克虜伯的第二大兵工廠。
德國軍隊進入捷克后,把捷克的35個裝備精良的師給繳械了,順便接受了其他軍火工業和所儲存的一切軍事裝備。就重型火炮的數量,就增長了一倍。勝利的天平開始向納粹德國傾斜。
總而言之,德國利用英法美蘇的各自小算盤,在他們的眼皮底下完成了戰前的準備。利用美國資本家的貪婪,蘇聯的為虎作倀,英法綏靖政策的軟弱,一步一步地打破了《凡爾賽條約》形成的一戰戰后秩序。
- 上一篇:建筑膠黏劑分類方法有哪幾種?
- 下一篇:什么是聚合物鋰電池
- 塑料制品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