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條件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9-08分類:塑料制品瀏覽:125
增加植物體內有機物的含量
1、增加有機物的合成量
a.適當增加光照強度,延長光照時間;
b.適當提高CO2濃度;
c.適當提高溫度;
d.適當增加植物體的含水量(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體內各種化學反應的介質;水影響氣孔的開關,間接影響CO2進入植物體)
e.適當增加礦質元素的含量。
2、降低有機物的消耗量
a.適當降低溫度;b.降低O2濃度;c.提高CO2濃度;d. 降低自由水的含量等。
在講這一段時,學生有幾個疑問 :
提高CO2濃度的作用既增加有機物的合成量,又降低有機物的消耗量,如何操作?
降低自由水的含量,可以降低有機物的消耗,如何操作?
二、溫室栽培,如何提高產量?
1、光照的調控:冬天或陰雨天,可采取人工光照;夏天遮擋;
2、CO2的調控:燃燒法,可提高光合作用強度,抑制呼吸作用。
3、濕度的調控:濕度過大時(影響植物對水分的吸收或散失;使引起植物疾病的微生物滋生)。可采取通風或提高溫度的辦法來降低濕度。如果濕度過高,可采取噴霧噴水的方法。
4、溫度的調控:塑料薄膜上鋪蓋草簾。根據氣溫的不同,或蓋或卷。
5、水、肥。施用有機肥,微生物的分解,增加環境中CO2濃度,同時梳松土壤。
提醒:溫室栽培應防止“白色污染”。采取的辦法是使用可降解塑料薄膜。
三、大田作用,如何提高產量?
1、光照的調控:
a、合理密植:如果植株過密,造成作物減產的原因是:一是葉片接受的光照不足;二是通風通氣差,CO2供應不足;
b、輪作、套作、間作:輪作是指在一塊田地依次輪種幾種作物,如小麥與山芋輪作;套作是指某一種作物生長的后期,在行間播種另一種作物,以充分利用地力和生長期,如棉花與小麥。間作是指同一生長期內,同一塊耕地上間隔地種植兩種及兩種以上作物,如棉花和香瓜。
2、CO2的調控:合理施肥如施農家肥;
3、溫度的調控:適時播種;
4、水的調控:合理灌溉。
四、農田松土的利弊:
利:增加土壤的透氣性,促進土壤中微生物對枯枝落葉、動物遺體、糞便的分解,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弊:1、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可能成為沙塵暴的一種誘發因素;
2、促進了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增加了CO2的排放,使溫室效應和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嚴重;
3、增加農業生產成本。
提倡免耕法:
是指農業生產中平時不用或盡量少用松土措施,收獲時只收割麥穗或稻穗等部位,而將經過處理后的農作物秸桿和殘茬保留在農田地表,任其腐爛,以便盡量恢復土壤的自然狀態并保護土壤,避免水分蒸發。對農業害蟲和農田雜草,通過使用農藥和除草劑來解決。
免耕法有利于水土保持,能減少沙塵暴的發生,并能提高土壤肥力
可回收物投放的垃圾桶是什么顏色
可回收垃圾應當投放到綠色垃圾桶里。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
人們面對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和環境狀況惡化的局面,如何通過垃圾分類管理,最大限度地實現垃圾資源利用,減少垃圾處置的數量,改善生存環境狀態,是當前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迫切問題。
在進行垃圾分類的過程中,三種垃圾桶分別代表:
綠色垃圾桶:可回收垃圾:塑料、玻璃、鋁制品;?
紅色垃圾桶:可回收垃圾:食物、紙張、紙盒;?
黑色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
擴展資料:
具體的垃圾分類辨析
可收回垃圾:紙類、玻璃、金屬、塑料、橡膠、竹木制品、紡織品等;?
不可回收垃圾:殘羹剩飯、菜葉、果皮等廚房垃圾和灰土、雜草、枯枝等;?
有害垃圾:日光燈管、電池、噴霧罐、油漆罐、廢潤滑劑罐、涂改液瓶、過期化妝品、一次性注射器等。?
垃圾分類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垃圾分類后被送到工廠而不是填埋場,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燒所產生的污染,還可以變廢為寶。這場人與垃圾的戰役中,人們把垃圾從敵人變成了朋友。
因此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的效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垃圾分類
- 塑料制品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