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新型建筑材料?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8-22分類:塑料制品瀏覽:105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建筑行業也得到了迅猛發展。居民樓和高層建筑的大量興建,使人們對木材的需求量不斷增大,但傳統建筑材料對森林的過度開采,導致了生態環境的急速惡化,大氣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頻發,嚴重影響威脅到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傳統建筑企業面臨轉型升級,大力推廣綠色建筑,發展對節能建材和綠色建材已經到了最重要的時刻。
中鐵綠建控股有限公司緊跟國家政策步伐,把“節能環保”這一理念貫穿建筑模板產品研發始末,不斷創新產品工藝,生產出“節材代木”的新型環保模板—中鐵綠建超強復合模板,把企業責任與對自然、生命的憧憬融為一體,助推綠色建筑發展!
中鐵綠建超強復合模板,采用廢舊模板作為主要原材料,實現100%的循環利用,有效減少建筑垃圾的二次污染,節省新的木材砍伐。其創新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無需使用鍋爐,無煙,無任何有毒有害氣體排放,符合國家倡導的綠色建筑需求,是最新一代的高分子碳纖維技術。整體板芯采用豎向結構,強度高,使用壽命長,使用成本僅為傳統木模板的1/3-1/4。施工輕便,省工、省時,強度高,耐沖擊、耐磨損,使用壽命長,周轉使用次數可達30-50次。
中鐵綠建超強復合模板,符合國家倡導綠色建筑,發展循環經濟理念,是高分子碳纖維及建筑新材料應用典范,其整體性能優于傳統木模板、竹膠模板、鋁膜板,能為模板用戶帶來更大的價值。
秉承著“”的企業發展指導思想,中鐵綠建以優質的模板鑄造優質的建筑品質,為促進中國模板技術的進步而不懈努力,謹記在企業發展中對自然、對生命絕對尊重的環保理念,助推綠色建筑發展!
延伸閱讀:中鐵綠建控股有限公司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大型國有企業中鐵建業集團控股,研發與生產新型綠色環保再循環超強復合建筑模板的單位。公司自2009年起便開始致力于廢舊建筑模板再循環利用與生產技術的研發與創新。目前,公司不僅擁有“豎向木芯塑料鋼化加強模板”等四個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更擁有一支集學術研究、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等高精尖人才為一體的專業化研究生產與運管團隊。如今,中鐵綠建控股有限公司在八年的建筑模板行業發展的歷程中,已率先進入到建筑模板生產的8.3時代
限塑令升級后,奶茶怎么喝?
作者 | 妮蔻 報道 | 消費界
自2021年1月1日限塑令升級以來,有人歡喜有人憂。
餐飲行業各大商家迫于無奈使用紙質吸管等替代餐具,消費者吐槽不斷。
限塑令對于可降解塑料行業卻是重大利好,相關公司股票紛紛上漲。
對于消費者而言,理智上是支持“限塑令”,但紙吸管影響用餐體驗是不爭的事實。
從廣大消費者反饋來看,紙吸管等替代產品存在相當多問題,比如說易軟化、口感不好等等。
限塑令升級對于奶茶愛好者來說,是極大的考驗,以后奶茶怎么喝?
“限塑令”升級
早在2007年12月31日國務院就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
此通知規定2008年6月1號開始,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而且,通知還明確表示,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限塑令目的很明確,就是 遏制“白色污染” ,
過去十年,限塑令起了很大作用,根據數據顯示,超市、商場的塑料袋使用量較少三分之二,累計減少塑料袋140萬噸左右,意味著節約840噸石油。
但隨著快遞、外賣等行業的崛起,加上消費水平提高,消費者漸漸接受有償使用塑料袋,導致近年來限塑令效果甚微。
2017年我國快遞包裝塑料袋約80億個,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每日產生超70億個塑料袋。
至此,2021年1月1日起,上海“限塑令”升級,規定到2020年底,重點城市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以及餐飲打包外賣等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那么“限塑令”升級對消費行業都產生了哪些影響?
限塑令,有人歡喜有人憂
麥當勞“身先士卒”,率先改用紙吸管。
早在2018年9月,麥當勞就在英國和愛爾蘭的1361家門店推廣新型環保紙吸管。
麥當勞預計這種紙吸管在英國和愛爾蘭的初步推廣將在年底全面完成。
但由于紙吸管的使用感不理想,到2019年上半年消費者仍不買賬,甚至有些消費者抵制起麥當勞。
一些消費者在推特、ins等社交平臺吐槽,覺得麥當勞的紙吸管實際上就一張紙,喝幾口飲料,吸管就黏在一起,沒辦法喝了!
消費者對紙吸管怨聲載道,要求撤銷環保紙質吸管,但政府駁回了他們的情愿。
麥當勞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用戶反饋,消費者是希望有更好的新型吸管代替塑料吸管,但不能損害他們的用餐體驗。
對此,麥當勞也在不斷嘗試新的解決方案,尋找一種既能讓客戶滿意又能滿足麥當勞業務規模需求的方案。
比如說,把紙吸管加厚、把杯蓋改造成直接飲用型,不提供吸管等等
相較麥當勞,面對史上最嚴“限塑令” 大多數奶茶店更加人性化,準備了兩種吸管。
比如說最近幾年爆火的喜茶,外賣提供可降解塑料吸管和紙吸管兩種吸管供客戶自主選擇;實體店則只有紙吸管。
對此,喜茶的工作人員稱“紙吸管比較環保,我們推薦使用紙吸管。不過如果顧客不喜歡這個口感,我們也會提供可降解的塑料吸管。”
老牌奶茶coco同樣也使用兩種吸管,擺放在coco店內吧臺最顯眼處。
而85 在去年12月25日也開始提供有償可降解塑料袋。
對于無固體加料的飲品,85 不提供吸管;而對于有珍珠等固體加料的飲品,提供紙吸管。
85 的顧店長表示,店員在提供紙質吸管時,會提醒顧客盡快飲用。以此應對消費者反應的“紙質吸管容易軟化融化,影響飲用”等問題。
總的來說,各家餐飲店的解決方案千篇一律,要么是可降解塑料袋/吸管。要么是紙質吸管。
然而,對于各餐飲品牌來說,換新餐具的成本并不低。
以12*230規格的吸管為例,普通一次性塑料吸管的價格在0.035元/支左右。
不加厚、不加logo的四層紙質吸管需0.1元/支左右,成本增加3倍。
而可降解改性料吸管則需0.15元/支左右。相當于4倍成本升級。
為了同時滿足消費者口感和環保問題,各商家也是操碎了心。
可降解塑料板塊開啟上漲模式
今年伊始,最強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料袋市場卻成了香餑餑,開啟了瘋狂漲價模式。
主要原因在于以我國現有的可降解市場產能,是滿足不了這么大的需求的,導致供不應求。
如今,已有多家頭部企業發布擴產計劃,預計后續供貨緊張的局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根據中信證券預測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將達到213萬噸,遠期替代規模500萬噸,市場空間巨大。
若限塑令在2025年完成,可降解塑料市場2018年-2025年期間,年復合增長率可達67%。
這股可降解塑料熱也體現在股市上。
證券市場可降解塑料板塊內,個股數量有40只左右。剔除由于上季度業績不佳的股票以外,還剩下20只股。
其中,有多只股在新限塑令正式實施以來,股價上漲幅度超10%,比如說是金發 科技 、長鴻高科、恒力石化和中糧 科技 。
金發 科技 ,截止1月25日,2021年股票累計上漲53.56%,創 歷史 新高。
金發 科技 ,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主營高性能改性塑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 科技 上市公司,是國內可降解塑料龍頭。
目前金發 科技 PBAT聚酯合(屬于熱塑性生物降解塑料)成及配套的改性專用料年產能達8萬噸,從2020年底開始已接近滿產滿銷。
相關負責人表示,限塑令發布以來,訂單量上升明顯,部分負責國內市場的業務經理出差頻率較以往增加不少。
長虹高科 ,年初至今,上漲23.08%。
長虹高科PBAT規劃產量60萬噸,憑借規模及浙江區域優勢,有望占據巨大的市場份額。
長虹高科副總經理倪曉亮說“該項目一期首批10萬噸產能,最快有望在2021年6月建成投產。如果一期投產,這將是浙江首個規模最大的PBAT產能項目。”
可降解塑料板塊
紙吸管市場可否持續發熱?
自最新限塑令以來, 紙制品替代方案占主流,后續隨著可降解塑料價格下調,紙制品份額將下降。
代替一次性塑料的材料包括了可降解塑料、紙質品、布制品等,其中以可降解塑料和紙制品為主。
眾多商家表示,質地平滑、耐磨防水的白卡紙被認為是紙制品替代方案中的最佳選擇。
現有的產能條件下,國內可降解塑料無法滿足下游劇增的需求,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相對于紙制品價格明顯高昂。
例如,紙吸管市場價約3萬元/噸,而PLA吸管市場價約5萬元/噸。
所以說,紙制材料成為了目前塑料的主要替代方案。
年初,一家東莞吸管廠商表示,普通紙吸管的訂單早已排滿,需要排隊一周左右;PLA可降解吸管供應相對充足,不過也要等2個工作日左右。
該公司人員說,從去年12月底,紙漿等原材料就開始漲價,按照這個趨勢,紙吸管以后價格還會漲。
根據wind數據顯示,針葉獎、闊葉獎等造紙材料就開始漲價了,同比上漲825元/噸和600元/噸,漲幅為13.9%和17.1%。
還有部分廠家日產紙吸管數量可達30萬根,月產達1千萬根左右。
限塑只會越來越嚴,紙吸管還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紙吸管和PLA吸管等可降解塑料吸管已成“風口”,一些傳統塑料制品公司也開始轉型。
比如說新三板公司吉邦士,成立于2005年的一家材料公司。
吉邦士的創始人蘇志彬表示,他們尋求轉型已經很久了。
早在2017年開始,吉邦士就在研發一種新的可降解材料,主要材料是植物纖維。
蘇志彬說,如果這種植物纖維材料實現量產,也是有一定競爭力。
現在市面上塑料吸管大概0.3元,紙吸管0.8元,PLA可降解材料吸管大約0.1元,而植物纖維型吸管售價在0.7元左右。
紙質材料也存在局限性,以紙吸管為例,制作工藝較為復雜,單就卷管環節,每根紙吸管都需要三層紙。
此外,根據客戶的需求,廠家還要對材料尺寸大小多次調整。
蘇志彬說,市場上不少紙質吸管和水杯的原材料除了紙漿外,還摻雜一些膠水等化學物質,因此也算不上完全環保,同時存在回收利用的難度。
限塑令下,在餐飲業“減塑”的態勢下看似美好,但實際上,受制于消費者、材料的可替代性、商家的盈利等情況,整個行業要實現蓬勃發展還需要不少時間。
相反,未來隨著國內PBAT、PLA新增產能持續投產,PBAT、PLA供應緊張的局面將逐漸得到緩解,可降解塑料在環保替代方案中的份額將持續提升。
PTA產能情況
剝奪快樂的紙吸管真的環保嗎?
“以前看諜戰片,地下工作者被捕前,總會把一團寫著機密的紙塞嘴里,還有咽下去。自從嘗了紙吸管的味道,終于知道他們太難了!”
“柔弱的紙吸管,都戳不開奶茶蓋。”
“喝星冰樂配紙吸管,體驗極差,什么都吃不到,光吃了一口紙。”
“紙吸管成功的戒了我的奶茶癮。”
以上來自知乎、微博上被紙吸管剝奪快樂的消費者們。
有網友就問了:能不能把塑料吸管換回來?
遺憾的說想換回塑料吸管是不可能的,塑料吸管的時代正在離我們遠去。
畢竟,使用紙吸管的初衷是為了環保。
近年來塑料污染已非常嚴重了。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塑料制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3萬噸,大約460億根。
人均使用超30根,業內專家表示,雖然塑料吸管使用僅幾分鐘,但降解時間可能長達500年。
這就意味著,我們這輩人使用的塑料,要影響到后面幾代人,這樣想想你還敢繼續使用塑料吸管嗎?
各大飲品店換上紙吸管是大勢所趨,但紙吸管真比塑料吸管真的更安全環保嗎?
我們來聽聽專家們怎么說。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劉建國教授表示:
紙來源樹木,樹木的生長需要土地、水份、化肥,而且還需要砍伐等加工步驟,整個制造過程都帶有污染物的排放。
紙吸管表面也有一層塑料的膜,它其實是塑料和紙的一個混合材質,更加地難處理,最后沒有辦法得到回收,只能進入到焚燒設施當中去處理。
整體看來,并不一定說紙吸管就比塑料吸管在環保有優勢。
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陳紅接受采訪時表示,紙吸管在遇到燙的水,紙吸管中的膠水也可能產生一些有害物質。
因此,紙吸管和塑料吸管是否安全,還是要看生產過程的規范性。
如果一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質塑料的塑料吸管、工藝未達標的紙吸管都是有害的,所以說無法一概而論紙吸管更加安全環保。
專家們表示,減少塑料污染,不能把注意力放在紙吸管等替代品上,而是應該同步推廣循環使用的概念,摒棄一次性消費的文化。
- 上一篇:防火料pvc材料漲價燈飾材料
- 下一篇:我國稀土實際產量怎樣?
- 塑料制品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