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分別指什么?例如?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6-06分類:塑料制品瀏覽:68
聚乙烯可用一般熱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見塑料加工)加工。用途十分廣泛,主要用來制造薄膜、容器、管道、單絲、電線電纜、日用品等,并可作為電視、雷達等的高頻絕緣材料。隨著石油化工的發展,聚乙烯生產得到迅速發展,產量約占塑料總產量的1/4。 結構式 CH2=CH2+CH2=CH2+······→—CH2—CH2—CH2—CH2······ 聚氯乙烯 PVC
本色為微黃色半透明狀,有光澤。透明度勝于聚乙烯、聚丙烯,差于聚苯乙烯,隨助劑用量不同,分為軟、硬聚氯乙烯,軟制品柔而韌,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處會出現白化現象。常見制品:板材、管材、鞋底、玩具、門窗、電線外皮、文具等。是一種使用一個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個氫原子的高分子材料。 結構簡式 這種材料的結構如下: [ ―CH2 ―- CHCl― ]n
TEDI-50
中文名:聚氨基甲酸酯;聚氨酯
英文名:polyurethane
用途:根據所用原料的不同,可有不同性質的產品,一般為聚酯型和聚醚型兩類。可用于制造塑料、橡膠、纖維、硬質和軟質泡沫塑料、膠粘劑和涂料等。
制備來源:由二元或多元異氰酸酯與二元或多元羥基化合物作用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聚氨基甲酸酯,是分子結構中含有—NHCOO—單元的高分子化合物,該單元由異氰酸基和羥基反應而成,反應式如下:
—N=C=O + HOˉ → —NH-COOˉ
聚氨酯的發現:20世紀30年代,德國Otto Bayer 首先合成了PU。在1950年前后,PU作為紡織整理劑在歐洲出現,但大多為溶劑型產品用于干式涂層整理。20世紀60年代,由于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和政府環保法規的出臺,水系PU涂層應運而生。70年代以后,水系PU涂層迅速發展,PU涂層織物已廣泛應用。80年代以來,PU的研究和應用技術出現了突破性進展。與國外相比,國內關于PU紡織品整理劑的研究較晚。
研發歷史
聚氨酯(簡稱PU)是由多異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或/及小分子多元醇、多元胺或水等擴鏈劑或交聯劑等原料制成的聚合物。通過改變原料種類及組成,可以大幅度地改變產品形態及其性能,得到從柔軟到堅硬的最終產品。聚氨酯制品形態有軟質、半硬質及硬質泡沫塑料、彈性體、油漆涂料、膠粘劑、密封膠、合成革涂層樹脂、彈性纖維等,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冰箱制造、交通運輸、土木建筑、鞋類、合成革、織物、機電、石油化工、礦山機械、航空、醫療、農業等許多領域。
1937年德國Otto Bayer教授首先發現多異氰酸酯與多元醇化臺物進行加聚反應可制得聚氨酯,并以此為基礎進入工業化應用,英美等國1945~1947年從德國獲得聚氨酯樹脂的制造技術于1950年相繼開始工業化。日本1955年從德國Bayer公司及美國DuPont公司引進聚氨酯工業化生產技術。20世紀50年代末我國聚氨酯工業開始起步,近lO多年發展較快。
生產規模
經過60多年的發展,聚氨酯已成為一種重要的合成樹脂品種。世界聚氨酯消耗量1999年估計達7.7Mt,2000年聚氨酯總產量達到8.5Mt。近年來亞太地區成為世界聚氨酯工業發展最快的地區,而中國又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國家。據估計,1998年聚氨酯制品總產量約為770kt(扣除溶劑后約為555kt),2000年約為920kt,預計到2005年聚氨酯材料需求量將達1.4~1.5Mt
生產技術
20世紀40年代,德國Bayer實驗室用二異氰酸酯及多元醇為原料,制得了硬質泡沫塑料等聚氨酯樣品。美國于1946年起開展了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產品用于飛機夾心板材部件。1952年,Bayer公司報道了聚酯型軟質聚氯酯泡沫塑料中試研究成果;1952~1954年,又開發連續方法生產聚酯型軟質聚氨酯泡沫塑料技術,并開發了相應的生產設備;1961年,采用蒸氣壓較低的多異氰酸酯PAPI制備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提高了硬質制品的性能和減少了施工時的毒性,并應用于現場噴涂工藝,使硬質泡沫塑料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由于價格較低的聚醚多元醇在60年代的大量生產,以及一步法和連續法軟泡生產工藝及設備的開發,聚氨酯軟泡獲得應用。60年代中期,冷熟化半硬泡和自結皮模塑泡沫被開發,70年代在高活性聚醚多元醇的基礎上開發了冷熟化高回彈泡沫。70年代開發了聚氨酯軟泡的Maxfoam平頂發泡工藝、垂直發泡工藝,使塊狀聚氨酯軟泡的工藝趨于成熟。后來,隨著各種新型聚醚多元醇及勻泡劑的開發,還開發了各種模塑聚氨酯泡沫塑料。
家紡專家fenpig回答。中國最專業的家紡直銷網站 www.fenpig.com。
- 上一篇:青島西海岸新區未來的主中心是哪里?
- 下一篇:hdpe是什么材料?
- 塑料制品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