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6月,全國消費品零售總額19.5萬億,同比增長8.4%!你覺得如何?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5-13分類:塑料制品瀏覽:95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6月,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萬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同比回落1個百分點,較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6月份消費增速出現明顯回升,同比增長9.8%,較5月份加快1.2個百分點,為近15個月以來最高增速。
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繼續鞏固,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1%。這說明了五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居民總收入的提高為全國消費品總額提供了支持,二是國內儲蓄與消費結構持續發生變化,三是減稅降費為消費增長提供了動力,四是就業情況相對平穩,五是消費型經濟因素增強。未來國內應該進一步重視居民收入的平衡問題,縮小剪刀差,避免消費遞減,將更有利于消費的增長。
從上半年的消費情況來看,溫和通脹上升鼓勵了消費增長。商務部監測的全國食用農產品價格累計同比上漲5.2%,6月份同比上漲11.1%。這導致今年上半年基本生活支出明顯增加,上半年限額以上單位日用品、中西藥品、糧油食品和飲料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4.1%、10.9%、10.4%和9.9%,增速較上年同期分別加快1.5、1.6、0.6和0.3個百分點。
藥品與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明顯增加了居民的消費支出,而今年豬肉與水果等價格上漲明顯,帶動通脹上行,6月CPI為2.7%,雖然與上月持平,但是通脹壓力明顯增加,這對下半年經濟增長與消費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GDP=M2增率-CPI。人民銀行7月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92.14萬億元,同比增8.5%。GDP=8.5%-2.7%=5.8%,如果從實際GDP增長情況來看,實際上當前所謂的溫和通脹并沒有對經濟增長形成利多,國內應堅持中速增長與低通脹原則,不然下半年通脹會進一步沖擊經濟增長率,將會擠壓消費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2019年7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09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
但是二季度中5、6兩個月CPI都為2.7%,M2增長皆為8.5%,但是二季度GDP增速卻為6.2%,這里存在比較明顯的矛盾問題。而目前M2增速顯然下調空間有限,如果通脹向3%目標挺近,這對國內實際經濟增長率顯然會帶來巨大壓力,所以3%的通脹目標需要加以考慮。
服務消費占居民最終消費支出比重為49.4%,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也進一步反映了服務業升級帶來了消費的增長。上半年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9.4%。居民教育文化娛樂和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同比分別增長10.9%和9.5%。春節、清明、五一和端午假日期間全國旅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8.2%、13.7%、16.1%和8.6%。
服務消費支出比重的提高也進一步說明國內在物質消費提高的基礎上對精神消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使教育文化娛樂與旅游等增長非常明顯,這就要求國內應加大教育文化娛樂的質量并大力提高國內旅游業的素質,同時降低旅游景區的高門票,進一步促進國內旅游業留住國內游客,進一步促進消費升級。
上半年網絡零售增長較快。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1.6%,占社零總額比重達19.6%,比上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拉動社零增長3.8個百分點。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完成快遞業務量277.6億件,同比增長25.7%。據商務部大數據監測,“6.18”購物節期間(6月1日-18日),全國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27.5%。
雖然上半年網絡零售增長明顯,并帶動了物流與快遞等業務的發展,但是也必須看到網購對二三四線城市門面店等的沖擊,這是一升一降與一增一減的經濟調整過程,實體店的大面積倒閉對地方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也是新銷售模式下應該思考的問題,而從消費效應來講,未來網絡消費雖然是大趨勢,但是消費遞減效應會逐漸顯現,這是國家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綜合來看,上半年的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情況良好,受節日、通脹與網購零售模式等影響明顯,但是從通脹等角度來看,下半年的消費增長壓力會比較大。
在側供給改革啟動供給端的同時,國內消費端增長相對穩定,這對未來經濟增長至關重要,也利于國內產業結構調整與應對外圍經濟風險。消費端與供給端的雙端升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總體來說對下半年國內經濟的穩定還是有信心的。
- 塑料制品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