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近百噸大米在云南被銷毀,請問這些大米到底是怎么來的?你怎么看?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4-25分類:塑料制品瀏覽:107
我怎么看?我還能怎么看,我只能和每一位關注和關心鎘超標大米問題的普通公眾一樣,為這一問題大米事件曝光和查處的延遲感到遺憾!
據媒體報道,鎮雄縣相關部門向媒體反饋的被銷毀的問題大米總量為99.425噸,涉及案件15起,其中有13起是重金屬(主要是鎘)超標案,查處時間為2019年4月到2019年7月,沒收大米77.35噸,涉及企業7家,按照大米包裝上的標注,涉事企業均屬于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
4月24日,湖南省益陽市委宣傳部曾經向媒體表示,針對“云南昭通市鎮雄縣銷毀一批來自湖南益陽的重金屬超標大米”的報道,益陽市當地有關部門通過調查核實相關情況,已經決定對7家涉事企業予以立案調查。
此次事件的起始和暴發前后經歷將近1年的時間,從云南鎮雄到湖南益陽,如今才因為鎮雄“銷毀”問題大米的扎眼舉動,被公眾知曉,并引發熱議。也才讓湖南益陽“立案調查”。其中經歷的時間是不是過長了些,又為什么過長,民眾心里是存有疑問的,也是需要兩地有關部門不能不給與回應和說明的問題。
云南省鎮雄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之前的日常檢查中,發現一批不合格米線,經追溯發現鎘超標大米來自湖南益陽。而從媒體的報道上看,益陽出現鎘超標大米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13年,廣東發現鎘超標大米有媒體報道就與益陽有關。2015年5月,廣東佛山查處一起鎘超標大米案件,生產廠家為益陽的一家米業公司。2017年5——7月,益陽某企業因為將鎘嚴重超標的稻谷加工成大米,并將1440.25噸問題大米銷售到廣西、貴州、云南的昭通市、湖南益陽的桃江縣和湘潭市的湘鄉市等地的口糧市場,最后就有16人被判處了刑罰。
有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大米中鎘的存在,不可能是“添加”而成,而是大米種植區域鎘污染嚴重所致。鎘屬于1類致癌物,通過土壤、水源、空氣流動進入生態系統循環,通過廢水、廢氣等排入環境,由灌溉和種植途徑進入食品中。人食用鎘含量超標的大米蓄積中毒后,全身各部位會發生神經痛、骨痛等“痛痛病”,后期骨骼軟化萎縮,四肢彎曲,脊柱變形,松軟的骨質讓被害患者甚至在咳嗽時都可能發生骨折。按照2017年國家發布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規定,稻谷、糙米、大米中鎘的含量是不能超過每公斤0.2毫克的。
益陽的問題大米流通到了云南鎮雄的口糧市場,被鎮雄有關方面查獲并追溯到了益陽的源頭,益陽有關方面如今也已經決定對7家涉事企業立案調查,這是好事。舉一反三,盡快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弄個清楚,依法依規嚴肅處理,該查封的查封,該罰沒的罰沒,該判刑的判刑,盡快給公眾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讓消費者對食用大米的安全性放心,才是最重要的。
- 塑料制品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