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色玻璃常用著色方法有哪些?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4-19分類:塑料制品瀏覽:215
琥珀色玻璃的俗稱茶色玻璃。吸收紫外線能力很強,色澤似琥珀棕色的顏色玻璃。常用著色方法有:①硫碳著色,在還原條件下熔制,生成硫化物(S2-)和三價鐵離子(Fe3+)共存使玻璃著色,色澤鮮艷,透明度高;②鐵錳著色,在氧化條件下熔制,色澤暗淡不鮮艷,透明度較差;③砸硫著色,比硫碳著色略紅,在中性和弱還原性氣氛中熔制。用于制作濾光玻璃、瓶罐和器皿等日用玻璃,在建筑上主要用作窗、門玻璃,玻璃幕墻,屏風,照明燈具及其他工藝美術裝飾玻璃制品等。
干法著色是什么樣的常用方法呢?
干法著色(dry coloring)制造著色塑料的常用方法,用無色 的顆料塑料與選取的染料或色料經輥筒式混合機加工制備。
著色真菌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治療
在農村勞動中如遇皮膚損傷,對傷口應該認真處理。。
在抗真菌治療的同時,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并盡可能停用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還可應用一些免疫增強劑輔助治療,如胸腺素5mg肌內注射,每2天1次。
??亦可用轉移因子、粒細胞單核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皮膚病變可采取局部治療加藥物治療。系統性感染須全身治療。
1。藥物治療皮膚型與皮下組織型暗色絲孢霉病首選伊曲康唑口服100~400mg/d,療程1~48個月。約半數病人有效。其他藥物無效者,也可試用該藥。
??
氟康唑對鏈格孢霉感染有效,首次劑量為400mg,靜脈滴注,以后減至100~200mg/d,一般用藥1個月后癥狀改善,3個月顯著改善。
嚴重的系統感染需用兩性霉素B或與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聯合治療,但僅對部分病人有效,且顱內感染無效。
??兩性霉素B的用法為,成人初始劑量1~5mg/d,靜脈滴注,以后每天增加2。5~5mg,直至0。7mg/(kg·d)。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可口服或靜脈滴注,常用劑量為每天50~150mg/kg,分3~4次給予,靜脈滴注應每次在45min內滴完。
??
曾有人試用兩性霉素B與酮康唑聯合治療,亦僅對部分病人有效。兩性霉素B用法同上,酮康唑為每天400mg口服。
2。手術治療孤立的局限性皮損宜早期手術切除。部分病變廣泛的皮膚和皮下組織型暗色絲孢霉病,可在全身用藥1個月后進行大面積手術切除,術后做自體或異體植皮。
??孤立的肺部病灶也可考慮手術切除,但這種機會相當少。因為肺部暗色絲孢霉病常伴有其他臟器的病變或有較嚴重的基礎疾病,這些病人往往不宜手術治療。
3。外用療法
(一)早期病變的皮損可考慮手術切除。
(二)電凝固、激光、高頻電刀等僅適面積較小的損害。
??
(三)局部溫熱療法:鑒于著色協菌在38℃以上即停止生長,故患處局部可使用蠟療,燈泡局烤等使病變地方濕度達到50~60℃,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本療法最適宜在適宜在農村開展。
(四)二性霉素乙10~50mg,進行局部注射(每5mg本品加入2%奴夫卡因1ml)。
??
??每周一次,堅持3個月,可能奏效。此療法也可用廬山霉素代替。
(五)局部外用噻苯噠唑二甲基亞硯溶液或10%5-氟胞嘧啶軟膏均可望見效。
(二)預后
血源性播散而引起肺部感染,多預后不良。
- 上一篇:化學工程與工藝就業方向及前景
- 下一篇:著色真菌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塑料制品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