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機產品頂針印怎么解決?求大師講解?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4-04分類:塑料制品瀏覽:78
1、產品頂凸造成的頂針印
產品頂凸屬于產品硬頂傷,是產品抱緊力比較大,在頂出時產品表明被頂塑性變形,在產品表面形成頂出凸包,輕微頂凸有時候不太明顯,容易和熱應力印混淆,在此提醒注意判斷。造成產品硬頂凸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產品頂針周邊抱緊力大,頂出力使得產品頂出變形。
解決方案就是減少抱緊力。可以通過增加頂出機構,拋光模具,加大拔模角等常規方法就可以解決。
(2)產品頂出力不平衡,在產品頂出時由于設計頂出機構不合理,造成產品頂出時局部受力過大,造成產品頂凸,此種頂凸看產品上的頂針痕跡就很容易判斷出來。
解決就是要考慮整個產品的抱緊力,來判斷在哪些區域需要增加頂出機構,或者加大出模角度和模具拋光等處理。
(3)產品冷卻不充分,因為產品注塑周期就是金錢,哪怕縮短一兩秒效益都很客觀,所以縮短了冷卻時間造成產品沒有充分冷卻就頂出,產品也會被硬頂凸。
解決辦法就是要找出利益平衡點,是增加冷卻時間還是增加頂出機構,需要取舍,我建議設計充分的頂出機構和冷卻水路,縮短成型周期是正確的思路。
(4)設計頂針時盡量不要排在產品過薄區域,要排在產品容易受力的區域,如:肋的下方、BOSS下方、側壁的下方等。
二.熱應力造成的頂針印
頂針熱應力痕原因就是在注塑時模仁表面和頂針表面都是熱的,在產品冷卻時模仁表面的溫度被冷卻水路帶走了,頂針上的熱量沒有被有效帶走,就造成頂針表面溫度與模仁表面有明顯的溫度差,所以反應到產品上就是頂針接觸的區域就是熱應力痕。
在產品壁厚在1.5以下的產品會很明顯,主要改善措施有以下幾方面:
(1)在設計薄壁外觀產品模具時頂針不要設計過大,一般頂針直徑不要大于產品壁厚的3倍,如壁厚為1.5的盡量不要超過直徑5MM頂針,注意是外觀件才有此規則;
(2)在設計薄壁外觀產品模具時頂針頂面處理成粗紋,增大散熱面積,也可以減輕頂針外觀熱應力痕;
(3)在設計薄壁外觀產品模具時頂針與模仁頂針孔配合接觸面要足夠長,一般配合長度是直徑的4~5倍左右,即頂針避空不要太多了。頂針熱量可以通過接觸模仁散熱,減輕熱應力;
(4)在頂針周邊要設計水路冷卻,便于帶走頂針熱量,在頂針對側的母模面要設計水路冷卻,也是減少頂針熱應力的有效方法。
擴展資料:
注塑機維修注意事項:
1、非專業維修人員或未經專業維修人員允許,不可自行拆模維修。
2、生產過程出現小的故障,調機人員根據情況解決,例如:
進膠口粘模:應用銅針在進料嘴處敲出,不可用鋼針等硬物敲打模具。
型腔輕微模痕:可根據型腔的光潔度選擇拋光材料,有紋面不可使用砂紙等拋光材料,一般用銅刷蘸鉆石膏或金剛砂漿刷洗,由專業維修人員完成。
產品粘模:一般用熱的塑料包覆產品及頂出部位,待冷卻后頂出。如用火燒注意不要損傷模具表面。
3、專業人員維修模具時,不可隨意更改結構,需要更改結構須經質量工程部門同意后方可進行。
4、保證維修質量,選擇合適的設備、材料、工具及其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最快速度完成。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注塑機
- 塑料制品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