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AC化學名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3-05-15分類:膠粘劑瀏覽:931
一、DCAC化學名
DCAC是二氯乙酰氯。Dichloroacetyl chloride的首字母。D是di,代表二。
三氯乙慧姿裂酰氯的縮寫是TCAC。前閉冊敗T是tri,代表三。
二、三氯乙酰氯的用途
為優良的?;瘎┖陀袡C合成中間體,廣泛應用于農藥、醫藥、有機中間體和精細化工產品的合成。農藥方面,三氯乙酰氯是合成3,孫歲5,6-三氯吡啶醇鈉(毒死蜱的關鍵中間體)的主要原料,也是合成高效低毒除草劑驃馬解毒劑和森林除草劑carIon的主要原料;醫藥領域主要用于合成殺菌劑和多環抗菌素;精細化工領域,以三氯乙酰氯和聯孫搭苯酚為原料制得的多環芳香醚則凱拿,是聚酰胺(尼龍)和聚酯兩大領域的高檔助劑 。
三、三氯乙酰氯怎么淬滅
三氯乙酰氯是一種劇毒、易燃、易爆的化學品,使用時需要特別小心,并且需要在安全通風設備的環境下進行。如果出現泄漏或者意外情況,需要立即停止使用并立即采取相應的救援措施,比如:
1.確保自身安全,穿戴防護裝備,戴著呼吸器等必要的保護設備。
2.將泄漏處隔離,切斷氣源和火源,避免火花、電弧等引起火災。
3.采用盛氣容器等方式將泄漏的三氯乙酰氯取出,儲存到專用的易燃易爆品儲存設備中。
4.用堿性物質如氫氧化鈉、蘇打等純拆卜來中和泄漏物質,并清洗泄漏區域以避免其繼續腐蝕周圍環境。
5.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遵循安全規范,關閉使用后要做做穗好防護設備的清洗、保養工作。
請不要采用自行淬滅等方式。若不知道如何應對危機,請及時聯系消防隊、專業的危御亮化品處理公司或者當地的安全管理部門。
四、三氯乙烯是什么東西
三氯乙烯,乙烯分子中3個氫原子被氯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難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三氯乙烯為可燃液體,遇到明火、高熱能夠引發火災爆炸的危險。三氯乙烯曾用作鎮痛藥和金屬脫脂劑,可用作萃取劑、殺菌劑和制冷劑,以及衣服干洗劑。長期接觸可引起三叉神經麻痹等病癥。
作用與用途:優良的溶劑,用作金屬表面處理劑清正,電鍍、上漆前的清潔劑,金屬脫脂劑和脂肪、油、石蠟的萃取劑。用于有機合成、農藥的生產。三氯乙烯用于生產四氯乙烯可作為驅腸蟲藥;用于生產六氯乙烷,作為獸用驅蟲藥,來用防治反芻獸類肝蛭病及胃蛭病、睪吸蟲病和線蟲病。
性質與穩定性:
化學性質:不含穩定劑的三氯乙烯逐漸在空氣中被氧化,生成光氣,一氧化碳和。也有姿正仔可能生成少量二聚物(六氯丁烯)。反應按游離基跡汪歷程進行,光照和加熱明顯地促進反應進行。有水分存在時,二氯乙酰氯分解成二氯代乙酸和。
分解生成的酸性物質腐蝕金屬。因此,通常工業所用的三氯乙烯需加入微量的穩定劑如酚類(對苯二酚)、胺類或醇類等。添加穩定劑的三氯乙烯在空氣、水分和光存在下,即使加熱至130℃與一般工業用金屬材料也不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三氯乙烯
五、三氯乙稀是什么東西
三氯乙烯; Trichloroethylene; Ethinyl trichloride; Tri; TCE; CAS:79-01-6
理化性質
無色液體,氣味似氯仿。分子式C2-H-Cl3。分子量131.39。相對密度1.4649(20/4℃)。熔點-73℃。沸點86.7℃。閃點32.22℃(閉杯)。自燃點420℃。蒸氣密度4.53。蒸氣壓13.33kPa(100mmHg32℃)。蒸氣與空氣形成混合物可燃限8.0%~10.5% 。幾乎不溶返老于水; 與乙醇、乙醚及氯仿混溶; 溶于多種固定油和揮發性油。潮濕時遇光生成鹽酸。高濃度蒸氣在高溫下會燃燒。加熱分解,放出有毒氯化物。加熱至250~600℃,與鐵、銅、鋅、鋁接觸生成光氣。能與鋇、四氧化二氮、鋰、鎂、液態氧、臭氧、氫氧化鉀、硝酸春轎鉀、鈉、氫氧化鈉、鈦發生劇烈反應。
接觸機會
工業上使用三氯乙烯的行業很多,如:金屬表面的去油污、干洗衣物、植物和礦物油的提取、制備藥物、有機合成以及溶解油脂、橡膠、樹脂和生物堿、蠟等。
侵入途徑
Tri主要經呼吸道侵入機體,也可經消化道和皮膚吸收。
毒理學簡介
人經口LDLo: 7 mg/kg; 吸入TCLo: 6900 mg/m3/10M,160 ppm/83M。人(男性)經口TDLo: 2143 mg/kg; 吸入TCLo: 110 ppm/8H; 吸入TCLo: 2900 ppm。
大鼠經口LD50: 5650 mg/kg; 吸入LCLo: 4800 ppm/4H。小鼠經口LD50: 2402 mg/kg; 吸入LC50: 8450 ppm/4H。兔經皮LD50: >20 mg/kg。
Tri的吸收和排出,隨其脂溶度、水溶度、空氣中濃度和機體通氣量等因素而定。通常約有50~60%的Tri儲留在體內,四天后血中僅存微量,約10~20%未經代謝的Tri經肺排出,隨尿排出的兩種主要代謝物三氯乙醇(TCE)及三氯乙酸(TCA)約占Tri吸收量的80~90%。TCE大部分在24小時內排出。TCA排出較慢,一次接觸后,大部分2~3天后排除; 每日接觸則持續上升,可達第一天的7~12倍,至周末達最高濃度。
Tri屬蓄積性麻醉劑,其麻醉作用僅次于氯仿,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強烈的抑制作用,亦可累及周圍神經系統和心、肝、腎等實質臟器,能提高交感神經反應性,并使其扒世肆遞質生成增加,從而使心臟對刺激的敏感性增高。給予腎上腺素可引起心室顫動。一般講,Tri對心、肝、腎的損害較少見。
主要毒性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重者可致昏迷及死亡。液態Tri對皮膚有刺激作用。Tri蒸氣對呼吸道及眼睛有刺激性。
臨床表現
職業性急性Tri中毒是工作中接觸高濃度Tri蒸氣或液體所引起的以神經系統改變為主的全身性疾病,除神經系統受損外,心、肝、腎等臟器亦可累及。
急性Tri中毒,多由事故引起,發病迅速。中樞神經系統一般先興奮、后抑制,但主要還是抑制作用。在極高濃度下(53.8g/m3),患者常迅速昏迷而不出現前驅癥狀。26.9g/m3下可發生昏睡、惡心、嘔吐、麻醉。如繼續停留可致死亡。
急性三氯乙烯中毒以頭暈、頭痛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為起點,為了便于掌握,分為輕、重兩級。
患者出現頭暈、頭痛等癥狀,并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診斷為輕度中毒。
a.有欣快感、易激動、步態不穩; 嗜睡、朦朧狀態或短暫的淺昏迷;
b.嘔吐。
上述臨床表現加重,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可診斷為重度中毒:
a.昏迷;
b.以三叉神經為主的顱神經損害;
c.明顯的心、肝、腎單一的或多臟器的損害。
根據短期大量接觸Tri的職業史和以神經系統損害為主的臨床表現,結合現場衛生學調查,參考尿三氯乙酸含量測定,綜合分析,排除其它有關疾病后,可診斷為急性Tri中毒。
Tri中毒應與其它原因引起的意識障礙、三叉神經分布區感覺障礙、周圍神經病及心、肝、腎疾病相鑒別。
處理
應立即離開現場。
臥床休息,急救措施和對癥治療原則與內科相同。有昏迷、心跳及呼吸停止者應迅速進行腦、心、肺復蘇; 有中樞及周圍神經損害者,其治療與神經科同??蛇m當使用糖皮質激素。
注意保護肝、腎功能。忌用腎上腺素。
標準
車間空氣衛生標準:中國MAC 30 mg/m3; 美國ACGIH TLV-TWA 269 mg/m3 (50 ppm),STEL 537 mg/m3 (100 ppm)
三氯乙烯為無色、透明、易流動、不燃燒、易揮發,具有芳香味的液體,對神經有麻醉作用。純三氯乙烯分解緩慢。當有紫外線照射三氯乙烯與氧氣混合物時,加速三氯乙烯分解。分子式:C2HCl3。三氯乙烯是一種無色、稍甜味的揮發性液體,是溶解能力極強的溶劑,通常條件下不燃,因其沸點適中,蒸汽壓力高,穩定性強,適合于氣洗操作,在工業上用于金屬清洗(脫脂徹底)和纖維脫除油脂。利用其溶解力強的特性,常用于清除難于清除的污垢,如半硬化的清漆、涂層剖光劑、較厚的助焊劑。也用于萃取劑、溶劑和低溫導熱油介質。作為原料中間體可用于生產四掘慎氯乙烯、氯乙酸、二氯乙酰氯、八氯二丙醚,HCFC----123、HCFC---124、HFC---125、HFC---134a等。
三氯乙烯主要用作金屬脫脂和羊毛及織物的干洗劑。樹脂、瀝青、煤焦油、醋酸纖維素、硝化纖維素、橡膠和涂料等的溶劑。在醫藥上用作麻醉劑,農藥上是合成一氯醋酸的原料。三氯乙烯是一種無色、稍甜味的揮發性液體,是溶解能力極強的溶劑,通常條件下不燃,因其沸點適中,蒸汽壓力高,穩定性強,適合于氣洗操作,在工業上用于金屬清洗(脫脂徹底)和纖維脫除油脂。利用其溶解力強的特性,常用于清除難于清除的污垢,如半硬化的清漆、涂層剖光劑、較厚的助焊劑。也用于萃取劑、溶劑和低溫導熱油介質。作為原料中間體可用于生產四氯乙烯、氯乙酸、二氯乙酰氯、八氯二丙醚,HCFC----123、HCFC---124、HFC---125、HFC---134a等
香蕉水又名天那水,主要成分是二甲苯,揮發性極強易燃易爆有毒,是危險品,主要是因為有較濃的香蕉氣味,所以叫香蕉水。
將乙酸乙酯、乙酸了酯、苯、甲苯、丙酮、乙醇、丁醇按一定重量百分組成配制成混合溶劑,稱之為香蕉水。純香蕉水是無色透明易揮發的液體,有較濃的香蕉氣味,微溶于水,能溶于各種有機溶劑,易燃,主要用作噴漆數運的溶劑和稀釋劑。
一、配制方法
按重量比,取乙酸正丁酯15%,乙酸乙酯15%,正丁醇10~15%,乙醇10%,丙酮5~10%,苯20%,二甲苯20%,然后將其充分混勻即可制得香蕉判畢敬水。
二、注意事項
1.香蕉水中各種原料的配比可作適當調整。此外,所用原料也可替換,如乙酸乙酯少就可以用雜酯代替;有時可根據香蕉水的用途不同而選用不同原料。
2.酮類的加入可增加漆膜的光亮度,苯類一般不宜超過40%。
3.在配制香蕉水時,各種原料的含水量要盡量降低到最少程度。
苯不要用,沸點太低,揮發速度太快,容易白化,尤其是濕度較大時,最重要的是危害性和危險性大。
香蕉水,一般稱為稀釋劑,上世紀20年代進口的硝基漆的稀釋劑因有香蕉味的乙酸正丁酯和乙酸乙酯,俗稱香蕉水;現在各種漆類的稀釋劑的配方不一樣,一般的硝基漆的稀釋劑的配方參考為乙酸正丁酯20%,乙酸乙酯20%,正丁醇10~15%,乙醇5%,丙酮5~10%,甲苯40%,高級品中另加乙二醇乙醚醋酸酯5-10%,甲基異丁酮10%。苯不要用,沸點太低,揮發速度太快,容易白化,尤其是濕度較大時,最重要的是危害性和危險性大。
1、毒性及主要臨床表現:三氯乙烯屬于蓄積性麻醉劑,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膚吸收。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強烈抑制作用,并有一定的后作用。其麻醉作用稍次于氯仿。
2、大賀急性中毒 輕者呈頭痛、頭暈、耳鳴、酩酊感,步態不穩,疲乏,易激動,癔病樣表現,嗜睡或失眠,肢本發麻,震顫,肌肉和關節疼痛等。重者譫妄、抽搐、神志不清、昏迷、呼吸麻痹或循環衰竭。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及三叉神經麻痹,呈嗅運仿陵覺旁戚、味覺障礙,面部、舌前部感覺喪失。
3、慢性中毒 呈疲乏無力、工作能力減退,頭痛、發作性頭暈、睡眠障礙,胃腸功能紊亂,心悸,胸部壓迫感,心律不齊,周圍神經炎,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和肝臟損害等。三叉神經麻痹的特點和急性中毒后所見相同。
4、皮膚接觸能引起皮炎、濕疹及造成皮膚干裂和繼發性感染。
5、生殖、發育毒性:Петров-Маслаков報告(1973),接觸三氯乙烯的女工,先兆流產、自然流產及早產的發病率均較對照組為高。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發病率亦高于對照組,但妊娠惡阻的發病率低于對照組,作者認為這可能與三氯乙烯對神經系統的麻醉作用有關。
三氯乙烯,乙烯分子中3個氫原子被氯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難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三氯乙烯為可燃液體,遇到明火、高熱能夠引發火災爆炸的危險。三氯乙烯曾用作鎮痛藥和金屬脫脂劑,可用作萃取劑、殺菌劑和制冷劑,以及衣服干洗劑。長期接觸可引起三叉神經麻痹等病癥。
物理性質
外觀與性狀:無色透明液體,有似氯仿的氣味。
熔點(℃):-87.1
相對密度(水=1):1.46
沸點(℃):87.1[1]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4.53
分子式:C2HCl3
分子量:131.39
飽和蒸氣壓(kPa):13.33(32℃)
燃燒熱(kJ/mol):961.4
臨界溫度(℃):271
臨界壓力(MPa):5.02
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2.4
爆炸上限%(V/V):90.0
引燃溫度(℃):420
爆炸下限%(V/V):12.5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可混溶于多數有機溶劑。[2]
化學性質
在120℃以下對一般金屬無腐蝕作用。[3] 與90%的硫酸反應生成一氯代乙酸;與氯加成生成五氯乙烷。[4] 加熱或高溫時與氧反應生成劇毒的光氣。[3]
作用與用途編輯
優良的溶劑,用作金屬表面處理劑,電鍍、上漆前的清潔劑,金屬脫脂劑和脂肪、油、石蠟的萃取劑。用于有機合成、農藥的生產。三氯乙烯用于生產四氯乙烯可作為驅腸蟲藥;用于生產六氯乙烷,作為獸用驅蟲藥,來用防治反芻獸類肝蛭病及胃蛭病、睪吸蟲病和線蟲病。[5]
性質與穩定性編輯
1.化學性質:不含穩定劑的三氯乙烯逐漸在空氣中被氧化,生成光氣,一氧化碳和。也有可能生成少量二聚物(六氯丁烯)。反應按游離基歷程進行,光照和加熱明顯地促進反應進行。有水分存在時,二氯乙酰氯分解成二氯代乙酸和。分解生成的酸性物質腐蝕金屬。因此,通常工業所用的三氯乙烯需加入微量的穩定劑如酚類(對苯二酚)、饑兄胺類或醇類等。添加穩定劑的三氯乙烯在空氣、水分和光存在下,即使加熱至130℃與一般工業用金屬材料也不作用。
2.三氯乙烯蒸氣加熱至700℃以上,分解生成二氯乙烯、四氯乙烯、四氯化碳、氯仿以及氯甲烷的混合物。三氯乙烯蒸氣與空氣一起受強烈時,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光氣等。在有銅鹽存在時,三氯乙烯在加壓下加熱175℃,與堿金粗肢基屬或堿土金屬的氫氧化物水溶液或懸濁液反應,生成羥基乙酸鹽。冷時與鹽酸及硝酸不反應,加熱時與濃硝酸激烈反應而完全分解,控制反應條件可得到三氯硝基甲烷和一氯二硝基甲烷。在三氯化鋁催化作用下,30~50℃與反應,生成1,1,1,2-四氯乙烷。在苛性堿存在下易發生脫反應生成二氯乙炔,二氯乙炔在空氣中自燃并爆炸分解。碳酸鈉及液態氨在通常條件下與三氯乙烯不反應。金屬鋁,特別是粉末狀的金屬鋁,能促使不含穩定劑的三氯乙烯發生分解,生成的同時,發生強烈的爆炸分解或炭化。反應先生成三氯化鋁,三氯化鋁作為Friedel Crafts催化劑促使三氯乙烯發生縮合反應,生成五氯丁二烯,進一步縮合成樹脂、焦油。在三氯化鋁存在下,三氯乙烯與氯仿反應,生成1,1,1,2,3,3-六氯丙烷。與四氯化碳反應生成1,1,1,2,3,3,3-七氯丙烷。在過氧化物,例如過氧化苯甲酰存在下,加壓加熱至150~200℃,得到三氯乙烯的二聚物和三聚物。在三氯化鐵催化下,易氯化生成五氯乙烷和六氯乙烷。
3.穩定性:穩定
4.禁配物:強氧化劑、強還原劑、強堿、鋁、鎂
5.避免接觸的條件:光照、紫外線
6.聚合危害:聚合
7.分解產物:[6]
使用注意事項編輯
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該品主要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亦可引起肝、腎、心臟、三叉神經損害。
急性中毒:短時內接觸(吸入、經皮或口服)大量該品可引起急性中毒。吸入極高濃度可迅速昏迷。吸入高濃度后可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癥狀。接觸數小時后出現頭痛、頭暈、酩酊感、嗜睡等,重者發生譫妄、抽搐、昏迷、呼吸麻痹、循環衰竭。可出現以三叉神經損害為主的顱神經損害,心臟損害主要為心律失常??捎懈文I損害。口服消化道癥巖謹狀明顯,肝腎損害突出。
慢性中毒:尚有爭議。出現頭痛、頭暈、乏力、睡眠障礙、胃腸功能紊亂、周圍神經炎、心肌損害、三叉神經麻痹和肝損害??芍缕つw損害。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嚴重危害,對水體和大氣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該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2]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就醫。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2]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強氧化劑接觸可發生化學反應。受紫外光照射或在燃燒或加熱時分解產生有毒的光氣和腐蝕性的鹽酸煙霧。
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光氣。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須佩戴氧氣呼吸器。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
滅火劑:霧狀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2]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2]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防化學品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還原劑、堿類、金屬粉末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超過25℃,相對濕度不超過75%。包裝要求密封,不可與空氣接觸。應與氧化劑、還原劑、堿類、金屬粉末、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不宜大量儲存或久存。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2]
毒理學資料
毒性:有蓄積作用。
急性毒性:LD502402mg/kg(小鼠經口);LC5045292mg/m3,4小時(小鼠吸入);137752mg/m3,1小時(大鼠吸入);人吸入6.89g/m3×6分鐘,粘膜刺激;人吸入5.38g/m3×120分鐘,視力減退;人吸入400ppm嗅到有氣味,輕微眼刺激;人吸入2000ppm,極強烈的氣味,不能耐受。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0.54g/m3,5小時/天,5天/周,3個月,神經傳導速度減慢。
致突變性:DNA抑制:人淋巴細胞5mg/L。姊妹染色單體交換:人淋巴細胞178mg/L。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濃度(TCL0):1800ppm(24小時)(孕1~20天),引起肌肉骨骼發育異常。小鼠吸入最低中毒濃度(TCL0):100ppm/7小時(5天,雄性),精子生成異常。
致癌性:IARC致癌性評論:動物陽性,人類不明確。
- 上一篇:家裝防水材料有哪些家裝防水注意事項
- 下一篇:為什么果干里面都有焦亞硫酸鈉?
- 膠粘劑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