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淀粉酶的性質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3-05-09分類:聚合物瀏覽:141
β-淀粉酶;β-amylase
性質:能將直鏈淀粉分解成麥芽糖的淀粉酶。廣布于植物界如未發芽的大麥、小麥、燕麥、大豆、甘薯等中。可耐酸。將麥芽汁調節pH值為3.6,在0℃下可使α-淀粉酶失去活力,而余下β-淀粉酶。β-淀粉酶的唯一產物是麥芽糖,不是葡萄糖。
β-淀粉酶水解淀粉產生麥芽糖。長期以來,β-淀粉酶主要來源于大麥等糧食作物,應用受到限制微生物產的β-淀粉酶可全部或部分代替植物來源的β-淀粉酶,用來生產高麥芽糖漿、高純度麥芽糖,醫用針劑麥芽糖,麥芽糖醇,麥芽糊精,啤酒等。此項技術共包括以下三項成果。 1、高產β-淀粉酶菌種及食品級β-淀粉酶制劑生產新工藝菌種為臘狀芽孢桿菌,經物理、化學方法處理,得誘變株M-153,產β-淀粉酶活力提高了近300倍,產酶活力(45℃測定)高達2萬單位/毫升左右。 2、用微生物β-淀粉酶生產高麥芽糖漿新工藝含麥芽糖55%-60%的試產品曾用于生產糖果、果脯、餅干、面包等代替飴糖和蔗糖,應用效果良好,提高了各類食品的質量,改善了風味。 3、用微生物β-淀粉酶代替部分大麥芽生產啤酒新工藝 生產啤酒常規原料配比為70%大麥芽,30%大米為輔料。新工藝將大麥芽與大米的比例由7:3改為5:5,補加微生物β-淀粉酶,在北京啤酒廠的20-100噸發酵罐的生產線上試生產成功。
試驗用耐高溫淀粉酶在那能買到?
一般在各地化工市場都能買到,或到印染廠問問碰碰運氣,這是印染廠的常用褪漿原料
生產α-真菌淀粉酶的菌株有哪些啊?
一般利用曲霉屬微生物,但是這些微生物的產量也不高,中國目前還不能自主生產真菌α—淀粉酶。高產的的菌株都是經誘變來得,例如
真菌α—淀粉酶生產菌株誘變選育路線圖譜
出發菌株~米曲霉2197產酶148u/g
↓紫外線
突變株~米曲霉ZLA16產酶324u/g
↓硫酸二乙酯
突變株~米曲霉ZLB35產酶416u/g
↓鈷60γ—射線
突變株~米曲霉ZLC06產酶685u/g
↓微波
突變株~米曲霉ZLD14產酶788u/g
↓亞硝酸
突變株~米曲霉ZLE09產酶801u/g
↓離子束
突變株~米曲霉ZLF13產酶946u/g
真菌α—淀粉酶提取工藝流程圖
水
麩曲(粗酶)—→浸提—→壓濾—→濾渣—→飼料
↓
超濾濃縮←—稀酶液
↓
乙醇沉析
↓
過濾—→酶泥(餅)
↓
低溫烘干
↓
標準化—→成品
酒曲制作甜酒所利用的生物學原理主要是什么
米酒味甜醇香,風味獨特,很受男女老幼的喜愛。它的制作非常簡單,很容易掌握。
將篩選干凈的糯米,用水洗凈,放入鍋中用猛火蒸1小時左右,待熟透后取出。然后把蒸好的米,倒入一盆溫開水中,進行搓洗(這樣避免糯米相互粘連)再撈起濾干。待溫度降至40℃左右,把一定量(一般甜酒曲每袋做米酒10斤)的甜酒曲研細,將80%的曲倒入米中,拌勻。裝入盆中或罐中,再將余下的20%的曲均勻地撒在上面。取35℃的溫開水,慢慢倒入盆中加蓋封好放在坑或鍋中,要求溫度保持30℃左右兩天即可。
五香醬油生產技術
一、原料配比 水100公斤,食鹽20公斤,飴糖4公斤,食用酒精1公斤,桂皮50公斤,丁香50克,八角50克,花椒50克,味精50克,按此比例可增減。
二、制作方法先把桂皮、丁香、八角、花椒用白布包扎,大鐵鍋內加水100公斤,把包扎好的香料放進鍋中(水的位置應在鍋邊處作一記號,在熬制中蒸發的水分要進行補充,保持原有水量),加水熬制1小時,然后將食鹽、飴糖放入鍋內再熬1小時。馬上把熬成的原油倒進事先準備好的缸里,同時把食用酒精和味精也放進缸里,缸一定要消毒處理,待冷卻之后,濾去雜質即成五香醬油。
用純根霉、酵母制作甜米酒
甜米酒亦即醪槽兒,它是用米飯和甜酒曲混合,保溫一定時間制成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甜酒曲中的根霉和酵母兩種微生物。根霉是藻菌綱、毛霉目、毛霉科的一屬,它能產生糖化酶,將淀粉水解為葡萄糖。根霉在糖化過程中還能產生少量的有機酸(如乳酸)。甜酒曲中少量的酵母菌,則利用根霉糖化淀粉所產生的糖酵解為酒精。所以,甜米酒既甜又微酸還醇香,口感舒適、營養豐富,深受人們喜愛。
人們通常采用市售酒曲制作甜米酒。由于市售酒曲質量不夠穩定,以致使甜米酒的風味變化較大,有時甚至制作失效,造成浪費。鑒于這種情況,我們在指尋學生進行課外活動時,根據甜米酒的制作原理,采用純根霉、酵母發酵米飯,從而獲得風味純正、穩定的甜米酒。通過該活動,既使學生知道甜米酒的制作原理和制作過程,獲得一些微生物學知識和操作技能,又為甜米酒的大規模生產以及深加工提供一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 菌種擴大培養我們使用的菌種是來自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的根霉3.866,酒酵母1308。
(1)根霉培養:取大米20g,水60ml,分裝幾支大試管中,置0.1MPa滅菌15min。冷卻后,在接種箱內接少量菌絲和孢子于米粒上,28~30℃培養30h左右,待其長出大量孢子時取出備用。
(2)酵母培養:取濃度為13°B×麥芽汁,按需量取6N硫酸調節PH值至4.1~4.5。取50ml裝入100ml三角瓶中,置0.1Mpa滅菌30min。冷卻后,在接種箱內將斜面酵母接1~2環于三角瓶中,28~30℃培養20~24h。
1.2 甜米酒的制作將大米2kg加水浸泡4~8h,待手捏米粒即碎散時,用紗布控干水分,放入帶屜的鍋中蒸30~40min,即成松散的米飯。一般食堂賣的撈后蒸的米飯也可以,但要分散成粒。待米飯冷卻后,分裝9個同樣大的飯盒內,每盒裝200g左右,隨意分成A、B、C三組,用3種不同的方式同時進行實驗:
(1)市售酒曲(對照):在A組的每個飯盒內,加入1g酒曲(若是塊狀則研成粉末)與米飯混勻,使其中的根霉孢子分散在全部米飯中。再用干凈的匙壓平表面,中間留一凹洞,蓋上蓋,放入27~30℃環境中。12h后,每隔5h開蓋觀察,看米飯是否結團變軟、變甜,凹洞中是否有水出現。如果米飯變軟,表示已糖化好;有水有酒香味,表示已有酒精,即可停止保溫。這時最好再蒸一次,殺死其中的微生物和停止酶活動,以便放置取食。
(2)先用根霉糖化,后用酵母發酵:取大試管中的純根霉菌種3g,加少量冷開水搗成根霉糟液,平均放入B組的3個飯盒內,與米飯混勻后,按(1)所述處理。當米飯結團變軟、變甜時,再向每個飯盒內加酵母液1ml,封蓋,待有酒味時,再行殺菌,放置取食。
(3)根霉與酵母混合:按(1)所述操作。所不同的是,在C組的每個飯盒內,同時加入1g純根霉菌種和1ml酵母液。
1.3 觀察記錄 在保溫12h后,每隔5h進行觀察記錄。記錄內容包括實驗方式、觀察時間、米飯變化情況、口味等。上述3種方式保溫時間均為30~35h。其中方式(1)米飯結團較差,較甜,微酸。酒味較濃,略帶澀味;(2)保溫30h左右,米飯變軟,凹洞有清水(純甜),加入酵母2h左右有酒味,結團好,氣泡少,甜、微酸、醇香、味道純正;(3)米飯結團好,較甜,微酸,酒味濃。
2.注意事項
(1)接觸米飯的用具要洗凈,用開水燙過。
(2)米飯要有較高的濕度,制作時可灑少量溫開水于米飯上。
(3)不同原料、不同菌種(包括市售酒曲)以及菌種的不同用量,對甜米酒有一定影響。如,糯米較大米所需菌種量略少,保溫時間略短,味道較好。根霉3.866能產生有機酸,生長最適溫度偏低。就菌種用量而言,根霉多糖化快,酵母多酒味重,保溫時間較短。
(4)保溫以27~30℃為佳,溫度低成熟時間長,溫度高時間短。保溫時間應控制在米飯變軟變甜少有酒味即止,時間太長產酸和乙醇過多,吃起來不甜,過酸,酒味過
- 上一篇:三氯化甲烷化學式?
- 下一篇:國內航班,隨身攜帶液體標準
- 聚合物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