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的生產過程以及成分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12-08分類:聚合物瀏覽:558
1、尿素是由碳、氮、氧和氫組成的有機化合物,又稱脲(與尿同音)。其化學公式為
CON2H4、(NH2)2CO
或
CN2H4O,國際非專利藥品名稱為
Carbamide。外觀是白色晶體或粉末。它是動物蛋白質代謝后的產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
2、尿素的生產過程:二氧化碳經凈化和壓縮后,與氨一起送入尿素合成塔,在適當的溫度和壓力下,合成尿素,的氮氫混合氣壓縮到高壓,并在高溫、有催化劑存在的情況下合成為氨。脫碳解吸出來的換、二次脫硫、脫碳、精脫硫、甲醇、烴化等工藝將氣體凈化,除去各種雜質后,將純凈原料煤利用蒸汽和空氣為氣化劑,在煤氣發生爐內產生半水煤氣。
尿素工業制法
生產方法:工業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為原料,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學反應如下。
尿素在酸、堿、酶作用下(酸、堿需加熱)能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
對熱不穩定,加熱至150~160℃將脫氨成縮二脲。若迅速加熱將脫氨而三聚成六元環化合物三聚氰酸。(機理:先脫氨生成異氰酸(HN=C=O),再三聚。)
與乙酰氯或乙酸酐作用可生成乙酰脲與二乙酰脲。
在乙醇鈉作用下與丙二酸二乙酯反應生成丙二酰脲(又稱巴比妥酸,因其有一定酸性)。
在氨水等堿性催化劑作用下能與甲醛反應,縮聚成脲醛樹脂。
與水合肼作用生成氨基脲。
2NH3+CO2→NH2COONH4→CO(NH2)2+H2O尿素易溶于水,在20℃時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應。尿素產品有兩種。結晶尿素呈白色針狀或棱柱狀晶形,吸濕性強。粒狀尿素為粒徑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觀光潔,吸濕性有明顯改善。20℃時臨界吸濕點為相對濕度80%,但30℃時,臨界吸濕點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濕氣候下敞開存放。目前在尿素生產中加入石蠟等疏水物質,其吸濕性大大下降。
- 上一篇:請問硫酸鉀復合肥種小麥好嗎?
- 下一篇:發生爐煤氣
- 聚合物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