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輕微缺鉀和嚴重缺鉀會產生什么后果?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9-10分類:聚合物瀏覽:237
正常人血鉀濃度是3.5-5.5mmol/L。身體的鉀,全部來源于我們的日常飲食,一個正常的個體,只要身體健康,胃腸道消化吸收能力良好, 很少會出現缺鉀的情況。
身體內的鉀,主要儲藏在細胞內,另外一部分在細胞外(血漿中)。正常情況下,細胞內的鉀濃度要大于細胞外的鉀濃度,這是維持身體正常電生理先決條件。
身體缺鉀,主要因為鉀攝入不足以及鉀丟失過多1、鉀攝入不足:如禁食、食欲差、偏食、消化不良等,導致鉀攝入不足,可見于癌癥晚期患者,腸梗阻患者,厭食癥患者,嚴重挑食的患者,腸道術后補液不足的患者等。
2、鉀丟失過多:如腹瀉、嘔吐、皮膚燒傷滲出、腎衰竭多尿期、口服利尿劑降血壓、堿中毒、放胸水/腹水、做血透、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大量運動后不及時補充鹽分等,都有可能引起鉀的丟失。
身體缺鉀的癥狀,取決于缺鉀的速度、程度,輕者可無癥狀,重者可致命1、輕微缺鉀:即3.0mmol/L<鉀<3.5mmol/L,病人可無表現,或出現很輕微的疲軟乏力感、倦怠感、精神不集中、心悸感等。
2、中度缺鉀:即2.5mmol/L<鉀<3.0mmol/L,病人可出現明顯的乏力感,全身疲軟無力,困倦,腹脹,惡心,反應遲鈍等,此時如果能及時補鉀,癥狀會很快消失;如果長時間缺鉀,則會引起肌肉萎縮、壞死、便秘等情況。
3、重度缺鉀:即血鉀<2.5mmol/L。患者會出現全身肌無力,肢體軟癱,甚至呼吸機麻痹、窒息,嚴重心律失常,腸道水腫脹氣等。
4、極重度缺鉀:患者隨時有生命危險,心跳呼吸停止。
為什么缺鉀首先會累及肌肉?使肌肉癱瘓?前面說了,身體內的鉀,主要儲藏在細胞內,另外一部分在細胞外(血漿中)。
大腦對身體的控制,是一個復雜的電生理過程。大腦發出指令,影響細胞內外離子改變,從而形成電位差,這種生理電可沿著神經傳導至各個功能細胞,引發功能細胞內外的鉀離子濃度,繼而調整細胞的功能,特別是骨骼肌細胞功能。
當鉀濃度缺乏時,這個過程會變得非常緩慢,大腦發出的指令,不能及時傳導至各個功能細胞處。這就是缺鉀時,想抬手卻抬不起的原因。
總之,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缺鉀,如自己不能分析原因,請及時咨詢專科醫生,以免耽誤病情。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在醫學上,輕微缺鉀稱為鉀缺乏癥,是體內總鉀量丟失所致,嚴重缺鉀即低鉀血癥,是指血清鉀低于3.5mmol/L的一種病理生理狀態。缺鉀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是鉀攝入不足,比如長期禁食、偏食、厭食,每日鉀攝入量低于3g,持續2周以上;第二是鉀排出過多,如長期大量嘔吐、腹瀉、胃腸膽道引流或造瘺等胃腸失鉀,腎臟疾病(如失鉀性腎病、急性腎衰竭多尿期等)、內分泌疾病(如醛固酮增多癥、庫欣綜合征等)、排鉀利尿劑(如呋塞米、氫氯噻嗪等)、某些抗生素(如青霉素、慶大霉素等)、補鈉過多、酸中毒或堿中毒等引起腎臟失鉀。
輕度缺鉀癥狀較輕或無癥狀,如乏力、軟弱、惡心、厭食、心悸等,嚴重缺鉀癥狀往往很重,甚至致命,首先是骨骼肌表現,如全身肌無力、肢體癱瘓、腱反射消失、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甚至窒息,可伴有疼痛、麻木等感覺障礙,病程較長者常出現肌肉纖維壞死、肌肉萎縮、神經退變。其次是消化系統表現,如腸蠕動減弱或消失、腸麻痹,甚至腸黏膜下水腫,以及中樞神經系統表現,如反應遲鈍、萎靡不振、嗜睡,甚至昏迷。最后是循環系統表現,如心動過速、心肌病、心肌壞死、纖維化,甚至心室撲動、心室顫動、心臟驟停或休克而猝死,以及泌尿系統表現,如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壞死,尿液濃縮功能下降,出現多飲、多尿、口渴,進而發展為失鉀性腎病,出現管行尿和蛋白尿。
輕度缺鉀可以通過飲食補鉀,各種綠葉蔬菜、番茄、黃瓜、南瓜、青豆、毛豆、香蕉、橙子、哈密瓜、土豆、紅薯含鉀量高,是補充鉀元素的良好來源。較嚴重的患者可以選擇口服補鉀,常見藥物包括氯化鉀、枸櫞酸鉀、門冬氨酸鉀鎂等,以氯化鉀為首選,為減少胃腸道反應,可以將氯化鉀溶液稀釋于果汁或牛奶中,餐后服用,或使用氯化鉀緩釋片或枸櫞酸鉀,嚴重缺鉀患者應及時就醫,靜脈補鉀。補鉀時應監測腎功能和尿量,保持尿量每日多于700ml或每小時多于30ml,以免誘發高血鉀。
總之,輕微缺鉀即鉀缺乏癥,一般癥狀較輕或無癥狀,可以通過飲食補鉀,高鉀飲食包括新鮮水果、蔬菜、豆類、薯類等。嚴重缺鉀即低鉀血癥,癥狀往往很重,累及骨骼肌、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等多個系統,甚至可致命,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補鉀或靜脈補鉀,氯化鉀是首選藥物,補鉀時應監測腎功能和尿量,以免引起高血鉀。
- 上一篇:無機鹽到底是什么東西?
- 下一篇:分析未知無機化合物成分需經過哪些步驟
- 聚合物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