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營養?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9-10分類:聚合物瀏覽:102
我是北京衛視《養生堂》特邀營養專家于仁文,專職營養工作20多年,每天都要無數次面對這兩個字,這是我的專業所在,也是精神所在。
營養這兩個字是名詞也是動詞,就這個詞而言,營:尋找、謀求的意思,例如古時所謂的營生,就是尋找謀生的手段;養:養分、養料,指的是食物中的養分或者可以養生的食物精華。
1??營養和營養素是不同的兩個詞
很多人認為營養通指的是食物中的某某物質,例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和水,其實營養和營養素并不是一個概念。
營養是一個比較復雜和廣義的詞,包含動詞和名詞,而營養素全都是名詞。
2??營養隨著健康狀況而變化
營養針對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選擇,比如瘦人也許需要更多的熱量、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而胖人也許更需要低熱量的食物,富含礦物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同樣,糖尿病人、高血壓或高血脂的人以及痛風或癌癥的人所需的營養也有差別,適合你的未必適合隔壁老王。
3??營養需求隨著經濟條件而變化
在經濟匱乏的年代里,食物不能滿足生理需要甚至生長發育需要,最容易出現的營養問題是蛋白質營養不良,所以我小時候雞蛋、肉都是高營養的食物;而40年之后,物質極大豐富,每天都可以吃的比過年還好,蛋白質已經嚴重超標了,大多數人此時最缺乏的卻是蔬菜、水果、菌藻類、薯類雜糧等低熱量、低蛋白、高纖維、高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了。
4??營養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
人從出生時的嗷嗷待哺和花甲之后的功能衰退,百八十年間所需要的營養是有差別的。比如嬰兒時雖然更需要蛋白質,但沒有哪個人呱呱落地時就開始吃肉的,只能靠吃奶長大,兩三歲了才開始吃肉,而長大后我們可以從無數的食物中獲取蛋白質和其他營養,所需營養的主要來源也不同,甚至營養素的攝入量也與年齡的變化有關。
5??營養隨著烹調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所有天然的食物都是有營養的,只是側重點和含量不同而已,但食物中的營養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除了會因儲存時間、溫度的變化而發生微妙的變化,更與烹飪加熱的溫度變化直接相關。比如,同樣一條魚生吃是營養損失最少的,雖然并不是很安全衛生;這條魚如果清蒸則是口感鮮嫩、營養損失較少的;
如果這條魚做成了松鼠魚,要有復雜的刀工、拍粉過油炸,復炸兩次后又澆了大量高糖、高脂肪的芡汁,那這條魚的熱量就會驟增、蛋白質有可能不容易消化,如果手法不對還會產生致癌的雜環胺、淀粉可能產生很多的丙烯酰胺、維生素D和Ω-3脂肪酸可能已經全部損失.......
想不到一個忽然看到的問題讓我寫了這么多,各位見笑了!如果您有更靠譜的答案,我們可以在評論區討論,謝謝!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我的悟空問答,您有營養或飲食的問題可以隨時提問!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在此感謝圖片作者!
本文作者:
于仁文 三甲醫院營養師
中國營養學會全國首批注冊營養師
“9.3”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老兵方隊專職營養師
《養生堂》《健康之路》等健康養生節目特邀專家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學會營養食品分會委員
吳階平醫學基金會腫瘤營養分會家庭膳食營養學組副主任委員
中國首屆孕期膳食營養與月子餐大賽一等獎和特等獎獲得者
哇,這么多大佬都有回答,好有壓力。我是日本營養體系出身的,所以對營養的認識和國內有所不同。我認識的營養沒有那么高深,就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什么的,但是日本的營養學比較重視人體的實際作用。
換句話說,就是不同的人對不同的營養素,在吸收,消化,代謝上是不同的。同樣是動物蛋白,有的人喝得牛奶,有的人喝不得牛奶。這個時候,對喝得牛奶的人是營養,對喝不得牛奶的人就不是營養了。
所以營養這兩個字,不同的人的說,含義不一樣的。“你之蜜糖,我之砒霜”就是這樣道理。
那么,在補充營養之前,要知道什么是對自己有好處,什么對自己有害處,就非常重要了。古往今來,因為大補把自己給補死了的大有人在。所以定期體檢,因地制宜,均衡飲食,才能真正的補充營養。謝謝啦
- 上一篇:硅膠膠水的優缺點有哪些
- 下一篇:無機化學中“鹽”的定義是什么??
- 聚合物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