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有什么營養成份?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8-07分類:聚合物瀏覽:105
一、黃豆的營養成分
每100g黃豆含蛋白質36.3g,脂肪13.4g,碳水化合物25g,鈣36.7mg,磷57.1mg,鐵11mg,胡蘿卜素0.4mg,硫胺素0.79mg,核黃素0.25mg,煙酸2.1mg。還含有卵磷脂,大豆皂醇A、B、C、D、E等各種物質。
二、黃豆的食用價值
1、大豆含豐富的蛋白質,500g的大豆含蛋白質相當于1000g瘦肉或1500g雞蛋或6000ml牛奶的蛋白質含量,同時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尤以賴氨酸含量最高,對人體組織細胞起到重要的營養作用,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所含脂肪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油酸、亞麻酸等),對心、腦血管有保護作用;黃豆中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 大豆中的卵磷脂還具有防止肝臟內積存過多脂肪的作用,從而有效地防治因肥胖而導致的脂肪肝;黃豆中含有多種礦物質,補充鈣質,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松,促進骨骼發育,對小兒、老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大豆中含有的可溶性纖維,既可通便,又可減少膽固醇;黃豆中的鐵不僅含量多,而且易被人體所吸收,對缺鐵性貧血有一定療效;大豆中含有一種抑胰酶的物質,對糖尿病有治療效果;大豆低聚糖能促進對人體有益的雙歧桿菌的增殖,抑制病原菌,防止便秘及腹瀉,有保護肝臟及抗癌作用;
2、大豆異黃酮能防治心血管病、預防骨質疏松、抗癌、抗氧化損傷,增強細胞免疫功能;大豆異黃酮是一種結構和雌激素相似,具有雌激素活性的植物性雌激素,能延遲女性細胞衰老使皮膚保持彈性、養顏、減少骨質流失、促成骨質生成、降血脂、減輕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等;
大豆所含的皂苷有明顯的降血脂作用,同時,可抑制體重增加,減少血清、肝中脂質含量和脂肪含量;大豆多肽是近年來被人們重視的大豆活性成分。具有生物活性強、吸收利用快、營養價值高的優點;具有抗癌、抗氧化、防治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調節和提高免疫功能等功效,是最適合超體力負荷人群的保健品。由于大豆多肽能夠迅速補充優質蛋白質,增加能量,快速恢復體能,促進健康,被稱為21世紀的維生素。
3、黃豆的中醫功效
黃豆性平,味甘,無毒;入脾、胃、大腸經;益氣養血,健脾寬中,潤燥行水,通便解毒。《食療本草》:益氣潤肌膚。《本草匯言》:煮汁飲,能潤脾燥,故消積痢。《日用本草》:寬中下氣,利大腸,消水脹,治腫毒。《本經逢原》:誤食毒物,黃大豆生搗研水灌吐,諸菌毒不得吐者,濃煎汁飲之,又試內癰及臭毒腹痛,并與生黃豆嚼,甜而不惡心者,為上部有癰膿及臭毒發瘀之真候。
三、吃黃豆有什么好處
黃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鈣質,加上飽和脂肪較肉類少,沒有膽固醇,適量食用對銀發族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幫助。國內也有學者建議盡量吃營養素完整的整顆黃豆。
臺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江文章指出,黃豆所含的卵磷脂可以降低體內低密度脂蛋白,也就是壞膽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豆類所含的異黃酮,對更年期女性來說,不僅能補充荷爾蒙,還對預防骨質疏松有益,因此適量食用對銀發族身體健康有一定的益處。
根據學者張惠真的研究指出,黃豆不但含有許多重要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油脂、醣類、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現代人的飲食中比較不夠的食物纖維質及卵磷脂。而且最近研究人員報告,黃豆還含有一些具有藥效的微量物,例如有減肥作用的皂素、含有降低血液膽固醇作用的植物固醇,及含有抗氧化而預防老化作用的維生素E,同時,黃豆的油脂中也含有對血小板凝聚力具有抑制作用,及對血管硬化有預防作用的亞麻酸(linolenicacid),這種脂肪酸亦被發現與免疫有重要關系。
資料顯示,中華民族是最早認識黃豆、利用黃豆的民族,根據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的記載,在西漢淮南王發明豆腐的制造,可知吃黃豆的歷史至少有二千多年。有人就把這種含蛋白質的食物稱為「窮人的肉類」,成為物美價廉的植物性蛋白質與油脂的來源。許多素食者不吃魚、肉,甚至奶、蛋也不吃,他們每天所需的蛋白質大部分都由黃豆及其制品獲取。因此黃豆亦常被稱為「由農地長出來的肉」。
研究指出,黃豆含有25%左右的醣類,但都不是淀粉的型態。而是多醣類的纖維質、半纖維素,以及寡醣類的五碳醣。這些醣類對糖尿病患者有提高葡萄糖耐受性的好處。科學家證實黃豆的纖維質有利於調節血糖,即使攝取量在25~30g,也不影響礦物質的吸收。估計每100g的黃豆大約含有5g的纖維質,如果每天吃一點熟黃豆(約二湯匙左右),不但不影響礦物質的吸收,而且可以獲得一些食物纖維質及多種良好的營食成分,對於預防糖尿病、肥胖癥都有好處。希望能采納
一般在黃豆中含有40%左右的蛋白質,其中八種必需氨基酸無一不備,質量與牛乳媲美。
黃豆蛋白質較難消化。妨礙它被人體利用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黃豆的細胞壁,它由纖維素組成。黃豆蛋白質被細胞緊緊裹住,使腸胃中的消化酶很難同它接觸;二是黃豆所含胰島白酶抑制素,它能抑制胃蛋白酶對蛋白質的分解作用,使黃豆蛋白質不能分解成人體可吸收的各種氨基酸。
將黃豆預先浸泡,使細胞壁軟化并磨細,可以破壞細胞壁;或將黃豆長時間加熱,也可以破壞胰蛋白酶抑制素。從黃豆的營養價值利用率來看,吃干炒黃豆不如吃煮黃豆,吃煮黃豆又不如吃豆漿、豆腐等豆制品。干炒黃豆因加熱時間短,而且不易嚼碎,細胞壁和胰蛋白酶抑制很少破壞,因而消化率達不到59%,煮黃豆則因煮得不爛,難以嚼得很細等緣故,消化率僅達65%;豆漿、豆腐等豆制品,由于經過磨細、過濾、加熱等加工過程,細胞壁和胰蛋白酶抑制素破壞的較徹底,因而豆漿的消比率可達85%左右,豆腐等豆制品則可達到92%~96%。
- 聚合物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