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縣的資源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7-07分類:聚合物瀏覽:88
民國期間,工業行業有煉鐵、鑄鍋、造紙、磚瓦、縫紉、紡織、陶瓷、竹木器具、榨油、制糖、糕餅等20余個,全為手工生產,質量低,品種少,不能滿足縣內人民生產及生活所需,大量的工業品靠進口解決。1949年,工業產值只有48萬元(折人民幣計,按1952年不變價),占工農業總產值6.1%。
解放后,50年代初期,縣除了1953年興建大米加工廠外,主要是幫助私人小手工業恢復和發展生產。1954年全縣手工業有19個行業,1494戶,從業人員3040人,其中含私人辦的黃幡、壇洞兩個鐵鍋廠、679個磚瓦窯和281個石灰窯。1956年產值共143.7萬多元(1952年不變價)。手工業合作化高潮中,1957年2月,全縣小手工業者組織了鐵鍋生產(105人)、印刷工藝合作社2個、車縫合作社(組)9個(380人)及鐵木具合作社12個(208人)。1958年“大躍進”中,掀起了第一個辦工業的高潮,當年興辦了縣副食品加工廠、縣磚廠、火力發電廠、縣農械廠、馬山錳礦及淥羅煤礦,各供銷社也辦起了副食品加工場,各公社也建立農具廠;印刷廠由集體轉為國營企業。在這年冬的“大辦鋼鐵”中,本縣及都安縣曾組織近10萬之眾于古零、合群、喬利、林圩、周鹿等地挖鐵礦,建高爐煉鐵,持續1個月,建成高爐1115座,挖得鐵礦石68434噸,煉出燒結鐵2232噸。可是砍去8萬多畝山林和拆毀近千間群眾磚瓦房,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得不償失。1959年又興辦水晶礦,當年底止,全縣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7.9萬元,工業產值達582萬元(1957年不變價),主要產品有鐵鍋、錳礦石、鐵木農具等。60年代初,國民經濟遇到了暫時困難,在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中,1961年、1962年相繼停了縣磚瓦廠和淥羅煤礦,工人全部下放回農村,1962年全縣工業產值只有173萬元(1957年不變價)。1963年,調整初見成效,生產略有回升,當年興建巴更、鰲魚山兩個小水電站。次年建成下灘水電站,各社隊興起了辦小水電高潮。1966年縣工業產值為273萬元(1957年不變價),比1962年增長67.8%。“文化大革命”的頭兩年,無政府主義盛行,工廠規章制度被破壞,加之兩派武斗,使工業產值急劇節下降。1969年,由于縣綜合加工廠、錳礦、火電廠、縣磷肥廠、炸藥廠的相繼興建與投產,職工增至296人,總投資累計269.7萬元,工業產值恢復到300萬元(1957年不變價),占工農業總產值14.6%,上交利稅25萬元。70年代初,貫徹上級大辦“五小工業”(小鋼鐵、小化肥、小農機、小電站、小煤炭),實現“新的全面大躍進”中,又掀起了第二次大辦工業的高潮,從1970年到1976年,先后興建3000千瓦火電廠,紅旗水電站、東風水電站、金釵煤礦、勉圩煤礦、冶煉廠、酒廠、糖廠、氮肥廠、水泥廠、碗廠等。至1979年底,全縣共有地方國營工業企業25家,職工1511人,同時還有麻袋廠、文具廠、建筑構件預制廠等集體企業,和白山鎮的被服廠、五金廠、木器廠3家手工業企業(其余圩鎮手工業社均劃歸公社企業辦公室管理)。1980年興建縣紅磚廠和錳礦兩家國營企業。1983年縣紅磚廠的財產及職工全部撥給大化電廠。1985年,國營工業企業有20家,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1914.9萬元,職工總數1607人。主要產品有:水泥3.50萬噸,混合糖0.358萬噸,錳礦石0.47萬砘,滑石粉0.23萬砘,碳銨0.76萬噸,鑄鐵管0.84萬米,小鋼磨1200臺,65度白酒587噸,沙紙195噸,名優產品有小鋼磨和沙紙,小鋼磨遠銷區內外,沙紙銷往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各國。全年工業產值1172萬元。
2006年,全縣全部工業總產值完成84001萬元,比上年增長20.1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6059萬元,增長21.64%;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27590萬元,增長17.27%,規模以上和規模以下工業實現了同步增長的態勢。 本縣水田分布于中部丘陵地區,旱地多分布于東西部石山地區。種植以糧食為主,經濟作物次之;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甘蔗、木薯、花生為主。解放前,耕地1/4左右為地主占有。政府不管農業,年種單造,品種劣,耕作粗放,產量很低。1949年,隆山、那馬兩縣糧食總產共3578萬公斤,畝產99公斤,人均產糧152.2公斤,農業總產值737萬元(按1952年不變價),占工農業總產值93.9%。解放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1952年進行土地改革,廣大農民分得了土地,1953年以后組織互助組,繼而組織生產合作社,以至建立人民公社,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農業生產走上集體化道路。多年來,黨和人民政府帶領人民群眾興修水利,由1949年原有保水田面積1.9萬畝,增至1985年的13.7萬多畝,生產由傳統的手工操作改變為半機械化,引進大量作物良種,改一年種單造為多造,建立和完善農業管理機構,農業科技人員由解放初期4人增至64人,改進耕作技術,提高了科學種田水平。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后的1982年,糧食產量最高年達12242.5萬公斤,畝產達171.3公斤,人均產糧262公斤,分別比1949年增2.42倍、75%和72.1%。1985年農業總產值7316萬元,其中種植業總產值3893萬元(均按1980年不變價),種植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53.2%,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5.9%。自1958年“大躍進”和建立人民公社后,社會上刮起了“浮夸風”、“一平二調”的“共產風”。“文化大革命”期間,又在農村中貫徹“大寨工分”、大打“批資批修總體戰”、“拴野馬副業”、“割資本主義尾巴”等一些“左”的農業政策,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長期以來,分配上吃“大鍋飯”,壓抑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片面貫徹“以糧為綱”,重糧輕經,生產單一,農業生產比例失調,發展速度緩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糾正了黨在農村中“左”的政策,生產力進一步得到解放。1981年后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土地承包到戶,實行生產責任制,打破分配上的“大鍋飯”,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扭轉了生產單一的局面,農業生產開始向商品化發展,農業生產發展速度加快。
馬山縣現有耕地面積23954公頃,其中水田10460公頃,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大豆、紅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甘蔗、花生、木薯、金銀花、苦丁茶、旱藕以及各種蔬菜、水果等,其中金銀花、早藕、苦丁茶在區內外享有盛名。東部石山地區盛產黑山羊、竹子、金銀花,產品遠銷區內外;西部丘陵地區生產水稻、甘蔗和水果,適宜發展速生豐產林。 民國《隆山縣志》記載:清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興隆、白山、古零三土司境內森林尚稱茂盛,光緒年間,商人開廠鑄鍋,采木燒炭,加之人口日繁,需用增多,“從前森林,一化而為童山矣。”光緒末年,始有人自動造林。民國20年(1931年)后,國民黨廣西省政府曾提倡造林,且規定建造縣、區、鄉、村四級公有林,森林有所恢復,但有些優良樹種已瀕臨絕滅,森林面積亦乏統計。解放后,人民政府提倡造林綠化,開展宣傳,建立林業專業機構,配備技術干部,每年撥出一定經費,發動和組織群眾開展造林護林。自1953年起堅持年年人工造林,1957年起先后建立永州、周鹿、縣林業科學研究所3個國營林場,1966年起各公社、大隊相繼創辦集體林場(1978年時最多達98個,經營面積14.7萬畝),1968年起5次組織飛機播種造林,1982年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和落實林業“三定”政策(穩定山界林權、劃定自留山、確定林業生產責任制),至1985年,33年間共造林197.55萬畝。但由于“重造輕管”及其他原因,造林的保存率很低,再加上1958年“大煉鋼鐵”和1981年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前后,發生的兩次大規模的亂砍濫伐,1985年統計,全縣實有森林面積僅26.7萬畝,比1974年下降31.6%,占全縣林業用地122萬畝的21.9%,森林覆蓋率為6.68%,綠化程度30%。森林面積的減少,給全縣的農業生產和人民的生活,均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另一方面,30多年來堅持不懈造林的結果,是成熟林日漸增加,自1958年至1985年向國家提供了木材2.07萬立方米,兩次亂砍濫伐之余,1985年立木蓄積量尚存71.7萬立方米,比1974年增加5.1倍。1985年全縣尚有國營林場3個,國、社聯營林場1個,鄉、村辦集體林場29個,待開發宜林荒山76.53萬畝。同年林業總產值384.萬元,占全縣大農業總產值5.25%。
- 聚合物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