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怎么施肥可以高產?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6-30分類:聚合物瀏覽:119
感謝邀請,大家好!我是甘肅大叔老宋,能有機會把自已在田間一線的務農經驗享給大家,我很高興。
小麥是我國主產糧食作物之一,種植面積廣,據最新資料統計每年種植面積已達2.44億公頃左右,小麥能否高產關糸到國家的糧食安全,老百性的溫飽;所以怎樣能提高小麥的單產量,顯得非常重要,小麥科學合理的施肥是提高小麥產量的關鍵借施,下面淺談一下小麥施肥的規律和應注意事項,僅供廣大糧農參考。
(一)施足底肥底肥能保證小麥苗期生長的養分供應,對小麥冬前有效分蕖,安全過冬打下良好的基礎,大家知道,小麥是胎里富,主根非常發達,據本人田間實踐,在深耕松軟的土壤里,主根可伸長到地下一米左右,這也是小麥能抗旱的原因所在,由于小麥主根吸收肥水能力強,所以在種植小麥時,要一次性施肥底肥,這點非常關鍵。
給小麥施底肥的量要根據當地氣候環境,土壤墑情,肥力,澆灌條件等因素來確定,這里以甘肅地區為例,甘肅主要以中低產田為主,普遍干旱少雨,平川地少,斜坡地多等因素特點,每畝施氮肥20千克,磷肥50千克,鉀肥5千克,腐熟的農家肥為5000千克左右,若特別的干旱地應減少氮肥量,增加磷肥的比列,以保證小麥賴旱。
中低產麥田施底肥的原則是,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化肥為次(磷肥增量,鉀肥適量,氮肥少量)的施肥方法。(二)根據苗情,追施返青肥在甘肅地區,一般在每年的2月份中下旬小麥開始返青,此時要勤查麥田苗情,對土壤肥力差,播種晚且返青遲葉色較黃,長勢差的弱苗,要趁早追施返青肥,此期主要以氮肥為主,每畝施尿素為10一15公斤為宜,一般不施磷鉀肥,對葉色深,長勢旺的麥田應推遲氮肥的追施時間,且減少施肥量,如果群體大,旺長明顯的麥苗一般不施返青肥,防止瘋長,不分蘗,提前起莖的現象發生,對旺長的麥田要及時中耕鎮壓以控為主。
小麥反青時期追肥的原則是,以氮肥為主,根據麥田苗情長勢情況,對弱苗追施適量氮肥,旺苗追施少量氮肥或不施肥的方法,(三)精準時間,施好撥節肥小麥撥節期肥是小麥一生中最關鍵的肥料,是提高小麥有效孕穗和抽穗率的關鍵,在西北地區,一般在每年的3月份中下旬小麥開始起身撥節,即小麥第一節間伸長離地面2一3厘米,用手摸主莖基部有感覺節間存在時,為小麥撥節初期,這期追肥要精準時間,要在小麥第二節開始起身生長之前,進行及時追施肥為最佳,一般可追施尿素10公斤,5公斤鉀肥,不施磷肥,如果遇旺長明顯的麥田應減少氮肥用量,適當增加鉀肥,以防小麥貪長,易倒伏的現象發生。
小麥撥節期施肥的原則是,精準把握好最佳施肥時間,看苗情,科學合理追施氮鉀肥的方法。(四)及時噴施孕穗肥小麥撥節后期,幼穗開始分化,在小麥莖桿中上部用手摸一下有鼓起的穗苞時,為孕穗早期,此時是小麥需求養分的最高峰時期,只有營養充分才能更好的促進早期抽穗,抽大穗,提高穗粒數,為小麥豐產打好基礎,所以及時施好孕穗肥至關重要,要在孕穗早期用葉面噴打的方法進行施肥,一般用2%的磷酸二氫鉀加0.1%的尿素加30千克水配好肥液,在晴天下午兩點到傍晚起露之前噴施,再隔七天重噴一次為好,施好孕穗肥可以提高5%左右小麥產量。
小麥孕穗期的施肥原則是,宜早不宜遲,在孕穗早期及時用葉面噴施肥的方法在晴天下午到傍晚起露前間隔七天連噴兩次確保允足的養分供給。(五)適量噴好灌漿肥小麥打粉后開始進入灌漿期,此時小麥根糸吸收養分的能力急驟下降,有的甚至早衰無法吸收養分,在麥田經常可以看到因缺肥干枯的麥穗,所以適量補允灌漿肥也很必要,也可以捉使穗粒飽滿,提早成熟的功效,一般用2%的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打,濃度不宜太大,防止燒傷麥穗,造成干穗的現象。
小麥灌漿期的施肥原則是,葉面噴打要適量,肥液濃度不宜太大,以防燒傷麥穗。小結,小麥施肥的原則是,要根據小麥在各生長期的需肥特點和需肥量,用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法,精準把握最佳的施肥時間進行給小麥施肥,才能有效的提高小麥的產量。
以上愚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瀏覽!歡迎關注,
(原創首發,圖片源于網絡)
說兩句
小麥怎么施肥才能高產?
要想獲得小麥豐收,施肥確實很重要。首先在整地前必須施足底肥(基肥),氮磷鉀要施足,氮肥可按40公斤,磷肥可按100公斤,鉀肥20公斤,這是一般施底肥參考基數。11月份必須要灌溉一水,這樣底肥才能發揮作用,否則肥料不會生效。
開春3月份,小麥進入拔節孕穗期,要二次施肥,也叫追肥,小麥追肥只要尿素一樣均可,磷肥和鉀肥施基肥時已經投入夠量了。這次追肥每畝可施尿素15公斤一一20公為宜。施肥后立即須灌溉一水。
小麥要豐產,除了上好底肥與追肥外,還要及時澆水,這才是取得豐收的保證,如果光強調肥料不注重澆水也是不行的。
- 聚合物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