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用肥料效果怎么樣?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6-28分類:聚合物瀏覽:183
這個問題每年都有人問農用肥料效果如何,依我個人的說法,這可要以地理的氣候,土質的情況各方面的條件而已,也就是因地制宜,要科學施肥,適時適量,農用肥料效果是好的(是真對真肥料而言),可有些人不依科學施肥隨心所欲,那就可想而知了。謝謝!
肥料不易多,還是尊重自然法則
為什么在中國古代沒有化肥,農業卻是支柱,能夠自給自足呢?
古代主要靠刀耕火種或者人蓄糞便做農家肥。
這種種植方式不僅辛苦,而且產量很低,所以古代只能拼勞力,勞力多,可以大量開荒種地,燒糞積肥,收成便會多一些。
古代的糧食畝產量很低,一畝田正常情況下一般產出主糧(如稻麥)就兩三百斤,一些不適合種植主糧的山地,只能種些豆、薯類雜糧或桑麻等經濟作物。要想保證收成,必須辛勤勞作除草除蟲防野獸不說,還得老天照顧,看天吃飯是常態,碰上旱澇災害,經常是顆粒無收。
所謂的自給自足也是很低水平的,至今很多農村人吃飯,里面都會摻雜一些飯豆或紅薯、白薯、土豆等作為補充,以減少主糧消耗,大概是以前糧食不足時期保留下來的習慣。以前化肥和雜交優良品種沒有大量推廣之前,很多人家經常會青黃不接,靠借貸或親友互相接濟度日。
一旦遇上饑荒年代,只能挖草根、剝樹皮,吃觀音土為生,連基本的溫飽都難以維持的年代,能不以農業為支柱嗎?
慶幸我們能生活在如今機械化、農藥、化肥、種子都極大發展的好時代吧!
但凡懂一點點歷史也不會提出這種問題。地還是那塊地,可現在那塊地上的人翻了多少倍?那塊地的糧食產量翻了多少倍?逃荒逃難是那時的專利,現在還有嗎?電都還沒有發明出來,你不搞農業拿什么去搞工業?遠的不說,六七十年代能自給自足嗎?
中國要想實現化肥施用量零增長需要從什么方面著力下手解決?
謝謝邀請!長期施用化肥過多,容易造成化肥利用率低,造成資源浪費,造成環境污染,還容易造成土壤有機質下降,造成土壤板結,造成土壤有益微生物減少,造成中微量元素失衡,甚至造成農產品產量和品質下降。要想實現化肥施用量零增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解決:
1、秸稈還田。農作物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礦質元素,有很大一部分保留在了作物秸稈內,“葉落歸根”,不只是說葉片脫落以后停留在根部,而是腐爛以后把養分還給了根部,使樹木生長更加旺盛茁壯。實行秸稈還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可以補充土壤養分。當然,秸稈還田受到水源條件的限制,干旱天氣影響秸稈腐爛,加重下茬作物旱情,受到大多數農民的反感,但目前全國耕地表現最嚴重,也最普遍的問題是缺乏有機質,土壤板結。適宜的地區應該加快推進秸稈還田,最好是通過養殖食草動物,實行秸稈過腹還田。
2、廣開肥源。在化肥不足的年代,沒有舍得浪費的東西,人畜糞尿、麥糠雜草,經過漚制以后都是非常好的肥源,雖然目前化肥種類豐富,使用方便,省工衛生,但大量養殖糞尿隨水流失,不但造成浪費,最關鍵的問題是嚴重污染了水源和空氣,溝渠內流的不再是涓涓清水,而是又黑又臭的糞尿。把養殖糞尿集中或者分散處理,可以制成非常好的有機肥,不但可以減少化肥的施用量,節約成本,節約資源,還可以解決養殖污染的問題。餅肥、骨粉、貝殼粉、屠宰場下腳料等,經過發酵腐熟加工以后,都是肥料,可以部分或者全部代替化肥。
3、配方施肥。不同元素的肥料之間是有拮抗作用的,一種元素肥料使用過多,不但該元素肥料吸收利用率下降,還容易造成作物對其他元素肥料的吸收利用。不同的農作物需要的肥料種類多少不一樣,不同的土壤肥力高低不一樣,在施肥之前,要對土壤進行取樣化驗,然后再根據化驗結果和作物需肥特性,以及目標產量,制定施肥配方,防止盲目施肥,杜絕偏施肥,是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少化肥施用量的有效途徑。
4、分次施肥。和我們吃飯一樣,作物根系對土壤肥料的吸收和利用是長期緩慢持續的過程,但在農民生產上,為了減少用工,除了蔬菜、花卉、果穗等經濟作物以外,大田常規作物生產,常常都是采取“一炮轟”的施肥措施,在種植前將肥料一次性施足,這是生產實際需要,但如果遭遇多雨年份,這種施肥方式容易造成大量速溶性化肥隨水流失,利用率下降,還容易造成后期出現脫肥,影響產量。分次施肥,按照作物生長時期需肥規律進行多次追肥,是減少肥料損失,提高利用率,減少化肥施用量的方法之一。
5、緩控釋肥。高含量化肥都具有快速溶化和水溶性大的特點,這導致施用到土壤里以后,化肥容易隨水下滲或者隨水流走,造成浪費,可以選擇添加填充劑多、化肥含量低緩釋肥,或者包膜控釋化肥,能夠減緩化肥釋放速度,延長釋放時間,提高化肥吸收利用率,減少化肥施用量,這是目前能夠推廣的有效節肥減肥措施。
6、深施埋土。作物對肥料的吸收利用主要靠根系,在施肥追肥時,尤其是化肥,要開溝或者開穴,把肥料施在根系附近,并且施后埋土,杜絕地表撒施,減少隨水沖施,都是降低化肥浪費,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少化肥施用量的生產措施。
7、葉面噴施。植物葉片對絕大多數肥料都具有非常好的吸收利用功能,并且見效快,利用率高,使用數量少,常用的葉面肥有尿素、磷酸二氫鉀,以及硼、鋅、錳、鐵、銅等微量元素肥。
正好,我今天寫了個關于化肥使用零增長的文章,可關注農資人實錄,查找這篇文章。文中較詳細地我國與荷蘭關于減肥增效方面的對比與實操的關鍵點。在這里,我著力介紹一下實現化肥使用零增長需要從哪幾方面入手:
荷蘭從1984年開始實施限縮肥料,到現在30多年了,荷蘭已經將現代農業真正地落地了。我國從2015年提出零增長的計劃以來,實施速度也是比較快的。我認為得讓老百姓從思想上得到認識,同時進行相關的活動比較好。
1、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繼續進行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從2004年開始的,至今已經有15年了。說明我國早就關注土壤退化的現實了,而且化肥使用盲目、過量的現象早已被有關專家所注意了。這15年當中,我國通過測土配方施肥,改變了原來的單一使用大量元素肥料,改變了使用氮磷鉀含量相等的平衡性肥料。使得我國復混肥料配方已經逐步根據土壤及作物的要求來生產和施用了。這是一大進步 。
2、農業產業高質量配套措施急需補充實現農業產業高質量,所需要的配套措施,比如 :果樹、蔬菜滴噴灌、陽光吸收板、氣候預測等;大田作物的防雨、防曬、防凍等措施。這是我們發展農業的硬性指標。
3、糞肥漚制技術及施肥技術急待開發我國農民現在還是沿用著80年代的糞肥漚制方法,有的根本腐熟不到位,施到土壤中后,不僅不起作用,還會造成二次危害,這應當引起注意。
另外,我國有機肥、菌肥企業的有機肥制作標準也應該跟上農業發展的步伐,可以重新制定標準,以促使有機肥向更高層次邁進。
4、肥料產品大顆粒化向小微顆粒轉變如果要實現化肥零增長,以及長期的減肥增效,就得將現有的大顆粒肥料向小顆粒及微顆粒改進,目的是能隨著滴噴灌技術的改進,利于肥料溶解,作物根系施肥的時候,能夠快速被根系吸收,以免造成元素被土壤吸附,降低肥效的后果。
5、液體肥料的推廣及智能液體肥料的推廣應用液體肥料將是今后肥料的主要形式。它易分解、沉淀少,綜合利用率高,肥效也就會更高。而且在將來智能配肥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各種作物在什么時候用肥就什么時候上,而不象現在那樣底肥上足,追肥跟上。智能液體肥料的施用還會在數字化科技的前提下,分時間,分配方,分施肥量,這樣能夠精確地做到按需施肥,肥效一定是最高的。
6、無土栽培的應用無土栽培作為新一代的農業應用,將來也肯定會興盛起來。我們應該早做準備,配合智能肥料機、噴滴灌設施,進行合理施肥 。這能有效解決利用土壤微生物來種植引起的一起肥害、病害等。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點關于肥料零增長的觀點。現實的問題是,我們要先改土,再改肥;先做基礎建設 ,再做配套設施。
我們在化肥零增長的精準施肥方面工作還很繁重,農民自身要有改良土壤的意識,農技人員要有宣傳的意識,肥料企業應該有創新肥料的意識,農業部門要有擔責的意識,大家齊心干,也許很快就會實現肥料零增長了。
- 上一篇:怎么提高糧食的產量速度啊
- 下一篇:目前上海電并車外胎和內胎誰最好
- 聚合物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