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化學品的發展歷史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2-24分類:聚合物瀏覽:89
水處理技術(習慣上也稱為水質穩定技術)在發展的初期和中期,添加的水處理化學品一般都是簡單的無機化合物,如石灰、二氧化碳、硫酸、氯氣、磷酸鹽等等。 單寧、淀粉、木質素等都是很早就使用的有機水處理化學品。 20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新型的有機緩蝕劑、有機阻垢劑和有機殺菌劑。 總的發展趨勢 :無機化合物逐步被有機化合物所取代;無機、有機水處理化學品復合使用;天然有機化合物的應用;合成表面活性劑也逐漸應用到水處理技術中作為殺菌滅藻、污泥剝離等。
全世界水處理劑銷售額1992年為28.37億美元(不包括活性炭、離子交換樹脂、燃燒添加劑及一般無機凝聚劑),其中美國為14.79億美元,西歐4.83億美元,日本5.75億美元。據統計, 美國有500多家從事水處理劑生產及服務的公司,它們以技術服務為主。西歐水處理市場主要受美國公司控制,西歐各國只有少數的水處理公司。西歐的有機聚合物絮凝劑,特別是聚丙烯酰胺產品具有一定優勢,加之美國粉末產品的生產能力不足,其市場大部分被西歐公司占領,另外西歐幾家公司還從日本廠家手中奪走了韓鮮和中東部分市場。日本從事水處 理劑生產和技術服務的公司也很多,其中與冷卻水處理劑制造和技術服務有關的公司就有20多家。
我國水處理技術起始于50年代,從原蘇聯引進化工技術的同時已開始使用無機磷酸鹽作水處理劑。70年代在引進大化肥裝置同時開始引進水處理技術,主要是引進美國貝茲公司的技術,80年代初又從美國Nalco公司引進了磷酸酯水處理技術和從日本栗田公司引進T-225堿水處理配方。在此基礎上,我國處行開發了國產化的水處理技術和水處理劑,污水處理技術從60年代一級處理開始,而今大多采用二級處理,絮凝劑和凝聚劑從50年代即已開始生產,但在60年代才應用于工業生產,80年代開發了許多新型藥劑。我國有機絮凝劑的生產以聚丙烯酰胺系列產品為主,品種以非離子和陰離子型為主,陽離子型產品很少。其中產量較大,品種較多的生產廠是山東北方嘉惠化工廠。到2000年,各種水處理劑除個別品種在制備技術上有所突破外,現已生產應用的品種仍占主導地位。各類品種的平均年增長率將在5%-6%左右。
- 聚合物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