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單絲有哪些特性?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1-04分類:聚合物瀏覽:101
展開全部
通常采用高黏度聚酯切片(特性黏數為0.9 dIl/g)紡制而成,但高黏度聚酯切片由于相對分子質量高,長鏈大分子容易相互纏繞、分子間的作用力顯著增加,熔融流動性能極差。若采用提高紡絲溫度來改善流動性,則相對分子質量降低,特性黏數下降幅度大,影響高黏度單絲的特有性能。通過共混改性的方法,在高黏聚酯切片中添加改善其流動性的添加劑,制備改性母粒,再與高黏聚酯切片共混紡絲,可順利紡制出性能優良的產業用聚酯單絲。
配方組分的選擇:
1、潤滑劑
聚酯為極性較強的聚合物,一般均使用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內、外潤滑劑。常用的有硬脂酸、硬脂醇、褐煤酸及其衍生物(皂、酯)、三羥基硬脂酸甘油酯、乙撐雙硬脂酞胺等。
TAF是在乙撐雙脂肪酸酰胺的基礎上引入極性基團,其結構為低相對分子質量BAB型共聚物。TAF的極性基團可與偶聯劑的長鏈末端通過范德華力產生很強的吸引力,其溶劑化鏈段與聚酯基體有一定的相容性。因而,實驗選用潤滑劑TAF。
2、無機粉體
無機粉體經過表面處理,可以均勻地分散于PET樹脂中,使熔體黏度降低;同時隨著無機填料粒子的粒度變細,比表面積增大,填料與聚酯之間接觸界面增大,從而提高填料在樹脂中的分散均勻性。實驗中選用無機粉體為超細碳酸鈣。無機超細碳酸鈣粉體由于粒度小、比表面積大、具有高能表面能,表現為親水性,容易團聚;而聚酯纖維材料則為低能表面能、表現為憎水性,兩者不相容。采用偶聯劑對超細碳酸鈣粉體進行處理可以改善其與聚酯之間的相容性。
3、偶聯劑
偶聯劑可增加無機物與有機聚合物之間的親和力,而且具有兩性結構。它可在無機粉體與聚合物之間,通過物理的纏繞,或進行某種化學反應,形成牢固的化學鍵,使兩種性質不同的材料緊密結合。考慮到鈦酸酯偶聯劑與TAF結合染成棕紅色,故選用鋁酸酯偶聯劑對超細碳酸鈣粉體進行表面改性,通過偶聯劑鋁中心一端的烷氧基與粉體表面的經基以共價鍵結合,在粉體表面形成一分子膜,而另一端的長鏈與聚酯基體的分子鏈纏繞,使無機粉體在聚醋基體中均勻分散,不易團聚。
- 上一篇:無機礦物涂料是什么?
- 下一篇:無機鹽培養基的作用以及與富集培養基的區別?
- 聚合物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