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前景分析都有哪些?
作者:訪客發布時間:2021-10-24分類:聚合物瀏覽:77
本專業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物理、數學、化學的基本原理和有關專業基礎知識,對各種化工及其相關過程和化學加工工藝進行分析、研究,并能較熟練地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過程模擬和過程設計。計算機應用技術。
主干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化工原理、化工過程綜合與分析、化工設備機械基礎、化工熱力學、反應工程、傳遞過程、分離工程等。
本專業是培養大中型化工生產、開發、設計總工程師和高級部門管理人員的搖籃。畢業生可以到化工、煉油、輕工、食品、生物、醫藥、環保、能源、軍工等部門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技術開發、軟件開發和生產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
本專業有權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并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化學工業的發展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化學工業已進入了成熟時期,主要化工產品的生產能力已大部分滿足世界市場的需要,世界性的市場競爭和技術競爭越來越激烈。但是化工生產仍屬于較高利潤的行業之一,并仍處于快速成長期。從世界統計情況看,從80年代起化學工業的稅后利潤一直高于食品加工、造紙等行業。21世紀初,世界化學工業將繼續進行合理化調整,完全走出亞 洲金融危機的陰影,逐漸進入另一個上升周期。21世紀初將是化工投資的新一輪高峰期。(感受中國股市最具震撼力的攻擊型波段……) 目前,世界化學工業在經濟結構調整和高新技術的推動下,正在進行由資本集約型向技術集約型的產業結構調整。發達國家的化工產業已進入成熟期,正向上中下游協調發展、全球化經營的目標邁進;而發展中國家的化學工業則初具規模,正處在由粗放型向集約化經營轉變的過程中。 世界化學工業發展的主要特點和趨勢是:(獨家證券內參,披露更多內幕……) 高新技術已成為影響世界化學工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以信息化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催化技術、新能源利用技術、新材料技術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將為世界化工產業在新經濟時代的升級換代提供巨大的動力和強有力的支持,促進世界化工技術產生新的重大突破,從而使世界化工行業在21世紀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世界各大跨國公司,為了取得競爭優勢,都不惜加大科技開發的投入,以確立其在全球范圍內的領先地位。 大型跨國公司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紛紛進行兼并和重組,進行資產與技術的交換和合作,收縮經營范圍,加強核心業務,集中力量謀求競爭優勢。其發展趨勢足從多元化發展轉向專業化發展,加速向技術和效益密集型轉移,逐步退出附加值低、污染嚴重的傳統化工領域,加速向技術和效益密集型轉移。 以優勢核心業務為主的結構調整使化學工業公司經營業務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其變化大致可分為四類:一類足以ExxonMobH、Shell、BPAmoco為代表的上中下游一體化經營的綜合性大石油公司,它們以巨大的跨國油氣資源儲量、高的油氣產量、強大的煉油能力和全球性的油品市場,以及與煉油相配套的各具特色的石化產品生產能力一起成為全球或區域性石油和石化業中堅的跨國石油公司;另一類是以發展中國家、產油國為主的國家石油和石化公司,它們以本國上中下游一體化的石油石化業為主,積極向國際化經營發展,憑借其資源等優勢和國家的支持成為國際石油石化工業的重要力量,其典型代表是委內瑞拉、沙特等的石油石化公司;第三類是為提高競爭力放棄非核心業務的同時加強優勢業務領域,向大型專用和高附加值專業化學品公司的方向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專用化學品、精細化學品公司,諸如汽巴精化公司、羅姆哈斯公司、韋伯公司等,第四類是淡出傳統的以石油化工為基礎的化學工業,在保留少部分或大部分核心優勢石化品業務的同時,主體或部分向包括制藥、保健、農業等業務在內、具有良好發展前景、以生物技術為基礎的生命科學領域轉移,諸如杜邦、拜耳、羅納普朗克、孟山都公司等。 世界化工行業在調整中進一步走向集約化經營。超大型跨國化工集團的影響不斷擴大,兼并聯合創造出了世界化工行業的超大型公司,而單項產品的聯合增強了該產品在技術、質量、市場等某一方面的領先地位。一批化工超大型公司相繼出現,在其優勢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對世界化工產品市場的競爭和行業的發展將帶來重大影響。 生產裝置上下游一體化已成為全球化工行業的發展主流。一體化可優化原料成本,降低運輸和終端銷售成本,以及公用事業、管理成本和其它費用,提高裝置利用率,增加收益。今后,一體化的化工公司和能夠獲得低成本原料的化工公司在行業中將居于支配地位,而弱小和中等規模的經營者被迫撤離化工行業,一些純化學公司也將被擠出化工領域。如歐洲主要大宗聚合物生產者之一荷蘭DSM公司,由于沒有石油原料,不能保持其競爭力,已準備退出石化行業,非上下游一體化的比利時索爾維公司已將其聚合物業務轉讓給了BP公司。而上下游一體化的公司由于其巨大的協同作用,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 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化學工業發展的大勢所趨,成為推進化工產品和技術更新換代的主要動力。世界化學工業在21世紀將進行不懈的努力,通過推行環境友好工藝技術,重視環保投資,以節能降耗,合理利用現有資源,提高環境質量;以期在為全社會創造更多財富的同時,得到社會的認可,樹立本行業良好的形象。 亞太地區已成為發達國家大型公司轉移大宗石化產品和傳統化工產品生產的熱點。世界化工發展不平衡,發達國家大宗石油化工產品市場已進入成熟期,增長速度平緩,競爭加劇,費用增加,獲利空間減小,而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技術進入成長期。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亞太地區石油化工正處于生命力旺盛的成長期,對化工產品的需求則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這一地區人口眾多,原料豐富,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化學品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預計到2010年,亞洲在世界化工市場需求所占的比重將由目前的24%提高到38%,遠遠高于北美的22.6%和西歐的24%。 亞洲金融危機雖然對亞洲國家的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但亞洲國家通過其財政制度的改革,市場的透明度將進一步增加,從長遠上看,亞洲市場的規模仍具有巨大的潛力,是最有希望的投資和消費地區。目前在亞洲地區正在建設一系列世界頂尖級的化工生產裝置,據國外權威機構預計,今后世界石化和化工行業一半以上的新投資將用在亞洲地區,這將給亞洲的石化市場帶來質的飛躍。
從18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是化學工業的初級階段.在這一階段無機化工已初具規模,有機化工正在形成,高分子化工處于萌芽時期.無機化工第一個典型的化工廠是在18世紀40年代于英國建立的硫酸廠.先以硫磺為原料,后以黃鐵礦為原料,產品主要用以制硝酸,鹽酸及藥物,當時產量不大.在產業革命時期,紡織工業發展迅速.它和玻璃,肥皂等工業都大量用堿,而植物堿和天然堿供不應求.1791年在法國科學院懸賞之下,獲取專利,以食鹽為原料建廠,制得,并且帶動硫酸(原料之一)工業的發展;生產中產生的用以制鹽酸,氯氣,漂白粉等為產業界所急需的物質,純堿又可苛化為,把原料和副產品都充分利用起來,這是當時化工企業的創舉;用于吸收的填充裝置,煅燒原料和半成品的旋轉爐,以及濃縮,結晶,過濾等用的設備,逐漸運用于其他化工企業,為化工單元操作打下了基礎.呂布蘭法于20世紀初逐步被索爾維法(見)取代.19世紀末葉出現電解食鹽的.這樣,整個化學工業的基礎——酸,堿的生產已初具規模.有機化工紡織工業發展起來以后,天然染料便不能滿足需要;隨著鋼鐵工業,煉焦工業的發展,副產的煤焦油需要利用.化學家們以有機化學的成就把煤焦油分離為,,,,蒽,菲等.1856年,英國人由合成苯胺紫染料,后經過剖析確定天然茜素的結構為二羥基蒽醌,便以煤焦油中的蒽為原料,經過氧化,取代,水解,重排等反應,仿制了與天然茜素完全相同的產物.同樣,制藥工業,香料工業也相繼合成與天然產物相同的化學品,品種日益增多.1867年,瑞典人發明代那邁特炸藥(見),大量用于采掘和軍工.當時有機化學品生產還有另一支柱,即乙炔化工.于1895年建立以煤與石灰石為原料,用電熱法生產電石(即)的第一個工廠,電石再經水解發生乙炔,以此為起點生產乙醛,醋酸等一系列基本有機原料.20世紀中葉發展后,電石耗能太高,大部分原有乙炔系列產品,改由為原料進行生產.高分子材料受熱發粘,受冷變硬.1839年美國用硫磺及加熱天然橡膠,使其交聯成彈性體,應用于輪胎及其他橡膠制品,用途甚廣,這是高分子化工的萌芽時期.1869年,美國用樟腦增塑硝酸纖維素制成塑料,很有使用價值.1891年在法國貝桑松建成第一個人造絲廠.1909年,美國制成酚醛樹脂,俗稱電木粉,廣泛用于電器絕緣材料.這些萌芽產品,在品種,產量,質量等方面都遠不能滿足社會的要求.所以,上述基礎有機化學品的生產和高分子材料生產,在建立起石油化工以后,都獲得很大發展.化學工業的大發展時期編輯從20世紀初至戰后的60~70年代,這是化學工業真正成為大規模生產的主要階段,一些主要領域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和石油化工得到了發展,進行了開發,逐漸興起.這個時期之初,英國和美國的等人提出的概念,奠定了化學工程的基礎.它推動了生產技術的發展,無論是裝置規模,或產品產量都增長很快.合成氨工業20世紀初期異軍突起,用物理化學的反應平衡理論,提出氮氣和氫氣直接合成氨的催化方法,以及原料氣與產品分離后,經補充再循環的設想,進一步解決了設備問題.因而使德國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建立第一個由氨生產的工廠,以應戰爭之需.合成氨原用焦炭為原料,40年代以后改為石油或天然氣,使化學工業與石油工業兩大部門更密切地聯系起來,合理地利用原料和能量.石油化工1920年美國用生產,這是大規模發展石油化工的開端.1939年美國標準油公司開發了臨氫催化重整過程,這成為芳烴的重要來源.1941年美國建成第一套以為原料用制乙烯的裝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由于化工產品市場不斷擴大,石油可提供大量廉價有機化工原料,同時由于化工生產技術的發展,逐步形成石油化工.甚至不產石油的地區,如西歐,日本等也以原油為原料,發展石油化工.同一原料或同一產品,各化工企業卻有不同的工藝路線或不同催化劑.由于基本有機原料及高分子材料單體都以石油化工為原料,所以人們以乙烯的產量作為衡量有機化工的標志.80年代,90%以上的有機化工產品,來自石油化工.例如,等,過去以電石乙炔為原料,這時改用氧氯化法以乙烯生產氯乙烯,用丙烯氨氧化(見)法以生產丙烯腈.1951年,以天然氣為原料,用蒸汽轉化法得到一氧化碳及氫,使得到重視,目前用于生產,,個別地區用生產.高分子化工高分子材料在戰時用于軍事,戰后轉為民用,獲得極大的發展,成為新的材料工業.作為戰略物質的天然橡膠產于熱帶,受阻于海運,各國皆研究.1937年德國法本公司開發獲得成功.以后各國又陸續開發了順丁,丁基,氯丁,丁腈,異戊,乙丙等多種合成橡膠,各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方面,1937年美國 成功地合成尼龍 66(見),用熔融法紡絲,因其有較好的強度,用作降落傘及輪胎用.以后滌綸,維尼綸,腈綸等陸續投產,也因為有石油化工為其原料保證,逐漸占有天然纖維和人造纖維大部分市場.塑料方面,繼酚醛樹脂后,又生產了,醇酸樹脂等熱固性樹脂.30年代后,品種不斷出現,如迄今仍為塑料中的大品種,為當時優異的絕緣材料,1939年高壓用于海底電纜及雷達,低壓聚乙烯,等規聚丙烯的開發成功,為民用塑料開辟廣泛的用途,這是齊格勒-納塔催化劑為高分子化工所作出的一個極大貢獻.這一時期還出現耐高溫,抗腐蝕的材料,如,,其中聚四氟乙烯有塑料王之稱.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一些也陸續用于汽車工業,還作為建筑材料,包裝材料等,并逐漸成為塑料的大品種.精細化工在方面,發明了活性染料,使染料與纖維以化學鍵相結合.合成纖維及其混紡織物需要新型染料,如用于滌綸的,用于腈綸的,用于滌棉混紡的活性分散染料.此外,還有用于激光,液晶,顯微技術等特殊染料.在方面,40年代瑞士P.H.米勒發明第一個有機氯農藥之后,又開發一系列有機氯,有機磷,后者具有胃殺,觸殺,內吸等特殊作用.嗣后則要求高效低毒或無殘毒的農藥,如仿生合成的類.60年代,,發展極快,出現了一些性能很好的品種,如吡啶類除草劑,苯并咪唑殺菌劑等.此外,還有抗生素農藥(見),如中國1976年研制成的井岡霉素用于抗水稻紋枯病.醫藥方面,在1910年法國制成606砷制劑(根治梅素的特效藥)后,又在結構上改進制成914,30年代的類化合物,甾族化合物等都是從結構上改進,發揮出特效作用.1928年,英國發現,開辟了抗菌素藥物的新領域.以后研究成功治療生理上疾病的藥物,如治心血管病,精神病等的藥物,以及避孕藥.此外,還有一些專用診斷藥物問世.擺脫天然油漆的傳統,改用,如醇酸樹脂,,丙烯酸樹脂等,以適應汽車工業等高級涂飾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丁苯膠乳制成水性涂料,成為建筑涂料的大品種.采用高壓無空氣噴涂,靜電噴涂,電泳涂裝,陰極電沉積涂裝,光固化等新技術(見),可節省勞力和材料,并從而發展了相應的涂料品種.
- 上一篇:無機材料前景
- 下一篇:石油加工與石油化工到底有多大區別
- 聚合物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