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聚物溶液的各種粘度物理意義?
作者:訪客發(fā)布時(shí)間:2021-07-23分類:聚合物瀏覽:170
高聚物溶液的濃度較稀時(shí),其相對粘度的對數(shù)值與高聚物溶液質(zhì)量濃度的比值,即為該高聚物的特性粘度。特性粘度(intrinsicviscosity)的定義是當(dāng)高聚物溶液濃度趨于零時(shí)的“比濃粘度”(ηspc)或比濃對數(shù)相對粘度(lnηrc),即: limc→0ηsp/c=Inηr/c=[η](1) 此式表示單個(gè)分子對溶液粘度的貢獻(xiàn),它反映高聚物特性的粘度,其值不隨濃度而變。比濃粘度的定義式一般寫為: ηsp/c=ηr-1/c(2) 式中ηsp稱“增比粘度”,它的定義式: ηsp=η-η0/η0=ηr-1(3) 增比粘度是一個(gè)量綱1的量(即無量綱的量),ηsp意味著已扣除了溶劑分子之間的內(nèi)摩擦效應(yīng)。對于高聚物溶液,增比粘度ηsp往往隨溶液的濃度C的增加而增加。為了便于比較,將單位濃度下所顯示出的增比粘度,即ηsp/C稱為“比濃粘度”。前已述及ηr稱相對粘度,即: ηr=η/η0(4) 相對粘度也是一個(gè)量綱1的量,它的物理意義是溶液粘度與純?nèi)軇┱扯鹊谋戎怠O鄬φ扯仁钦麄€(gè)溶液的行為。 根據(jù)式(1)的定義式,可以用作圖法求特性粘數(shù)[η],只要測定一系列不同濃度(c)下的增比粘度和對數(shù)相對粘度,然后對濃度(c)作圖,并外推到濃度為零時(shí),得到的增比粘度或?qū)?shù)相對粘度就是特性粘數(shù)。由上述知,特性粘度為極限粘度。
- 聚合物排行
- 最近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