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制取氧氣化學反應的原理?
作者:訪客發(fā)布時間:2021-07-18分類:催化劑及助劑瀏覽:88
實驗室制取氧氣,主要有高錳酸鉀制氧氣,雙氧水制氧,二氧化錳制氧。
實驗室里制取氧氣是用含氧化合物為原料的,這些含氧化合物必須具備下面兩個條件: 第一,這種含氧化合物是較不穩(wěn)定的,在加熱時容易分解,放出氧氣。 第二,這種含氧化合物里含氧的量比較高,能分解放出較多氧氣。
實驗室多用氯酸鉀加熱制取氧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二氧化錳做催化劑。
裝置特點是固體加熱分解制取氣體,防止固體中的濕存水受熱成為水蒸氣在試管口冷凝回流導致試管底破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收集氧氣可采用排水收集法,一般不用排空氣法,因為氧氣密度與空氣較接近,不易排盡空氣而導致收集的氧氣不純。
實驗結(jié)束時要注意先將導氣管從水槽中取出,在熄滅酒精燈,防止因為停止加熱,裝置內(nèi)氣壓減小,導致水倒吸進入裝置,損壞裝置。
此外也可以使用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常溫分解生成氧氣,此裝置不要加熱,屬于液體常溫與固體接觸生成氣體,固體放在廣口瓶中,液體通過分液漏斗逐漸加入,兩者接觸即產(chǎn)生氧氣。
催化劑催化作用和原理簡單說?
一、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反應物化學反應速率(既能提高也能降低)而不改變化學平衡,且本身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在化學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改變的物質(zhì)叫催化劑(固體催化劑也叫觸媒)。 二、催化作用的原理: 1、由于催化劑的介入而加速或減緩化學反應速率的現(xiàn)象稱為催化作用。在催化反應中,催化劑與反應物發(fā)生化學作用,改變了反應途徑,從而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這是催化劑得以提高反應速率的原因。如化學反應A+B→AB,所需活化能為E,加入催化劑C后,反應分兩步進行,所需活化能分別為F,G,其中F,G均小于E。 2、A+C→AC-------AC+B→AB+C,這兩步的活化能都比E值小得多。根據(jù)阿倫尼烏斯公式k=Ae-E/RT,由于催化劑參與反應使E值減小,從而使反應速率顯著提高。也有某些反應,催化劑參與反應后,活化能E值改變不大,但指前因子A值明顯增大(或解釋為活化熵增大),也導致反應速率加快。 三、催化作用的類型: 1、均相催化。催化劑與反應物均處于同一相中的催化作用,如均相酸堿催化、均相絡合催化等。均相催化大多在液相中進行。均相催化劑的活性中心比較均一,選擇性較高,副反應較少,但催化劑難以分離、回收和再生。 2、多相催化。發(fā)生在兩相界面上的催化作用。通常催化劑為多孔固體,反應物為液體或氣體。在多相催化反應中,固體催化劑對反應物分子發(fā)生化學吸附作用,使反應物分子得到活化,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而使反應速率加快。固體催化劑表面是不均勻的,只有部分點對反應物分子發(fā)生化學吸附,稱為活性中心。工業(yè)生產(chǎn)中的催化作用大多屬于多相催化。 3、生物催化。生物體內(nèi)在酶作用下進行的催化反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選擇性、高催化活性、反應條件溫和等特點,但受溫度、溶液中的pH值、離子強度等因素影響較大。 4、自動催化。反應產(chǎn)物的自我催化作用。在一些反應中,某些反應的產(chǎn)物或中間體具有催化功能,使反應經(jīng)過一段誘導期后速率大大加快。自催化作用是發(fā)生化學振蕩的必要條件之一。 5、其他還有電催化、光助催化、光電催化等。
- 上一篇:碳化鈦是什么?
- 下一篇:PTA是什么化工原料的縮寫?
- 催化劑及助劑排行
- 最近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