鈷的配合物的實驗室合成方法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4-02-29分類:催化劑及助劑瀏覽:558
一、鈷的配合物的實驗室合成方法
)現稱取0.2675g[Co(NH3)6]Cl3(相對分子質量為267.5),在A中發生如下反應:
[Co(NH3)6]Cl3+3NaOHCo(OH)3↓+6NH3↑+3NaCl(裝置見下圖),C中裝0.5000mol·L-1的鹽酸25.00mL,D中裝有冰水,加熱燒瓶,使NH3 完全逸出后,用少量蒸餾水沖洗導管下端內外壁上粘附的酸液于C中,加入2—3滴甲基紅指示劑,用0.5000mol·L-1的NaOH滴定
二、要使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鈷合成產率高,哪些實驗步驟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在已知濃度的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鈷溶液中加入硝酸銀標準溶液,根據沉淀反應消耗的硝酸銀的物質的量可以確定幾個氯在外界,剩下的在內界. [CoCl(NH3)5]Cl2+2AgNO3=2AgCl+[CoCl(NH3)5](NO3)2
三、為什么說氨基磺酸分子有三種化學鍵
的確只有三種化學鍵,氨基磺抄酸分子的存在形式是雙極化合物,就是分子內的氨基被磺酸基電離出來的氫離子質子襲化,分子式應當是NH3(+)--SO3(-),好比氨基酸分子的存2113在形式一樣。
所以三種化學鍵就顯而易見了,首先是N-S鍵。
其次是--NH3(+)中的N--H鍵,最后是5261-SO3(-)中的S--O鍵。需要說明的是S--O鍵,雖然化學結構式上有單雙鍵之分,但是實4102際是以三種結構的共振形式1653存在的。
此題目測是競賽內容,樓上回答明顯扯淡。
四、鈷60是怎么制造出來的
產生鈷60的核反應有以下各種:59Co(n,γ)60Co、59Co(d,p)60Co、62Ni(d,□)60Co、63Cu(n,□) 60Co和鉍的散裂裂變反應等。只有第一種核反應具有工業生產意義。實際生產中,用天然金屬鈷(59Co的豐度為100%)或含鈷的其他合適材料制成靶子,在高中子注量率反應堆中輻照適當時間,即可獲得比活度高的鈷60,高的已達(2.59~2.96)×10□貝可/克,如加以放射化學分離,還可達到3.33×10□貝可/克或更高。
這個很危險!
五、生產流酸鈷的主要成份有那些
制備
方法一金屬鈷溶解于硫酸和硝酸(約4:1)的混合酸中。質量分數達22%-23%時,用蒸汽直接加熱至沸。
當質量分數達43%-44%時,即可進行結晶(3-4)天,經離心分離得成品。母液質量分數越30%,加入
35%-36%的硫酸溶液,再加入少量的硝酸,用以溶解金屬鈷。
反應中產生的NO2(NO很快被空氣氧化為NO2)可用氨水吸收,副產硝酸銨。
3Co+2HNO3+3H2SO4→3CoSO4+2NO2↑+4H2O
2NO+O2→2NO2↑
方法二用硫酸溶解氧化鈷,溶液經蒸發濃縮、結晶、離心脫水,制得硫酸鈷。
CoO+H2SO4→CoSO4+H2O
六、三氯化六氨合鈷的制備方法及組成測定
在水溶液中,電極反應φθCo3+/Co2+=1.84V,所以在一般情況下,Co(Ⅱ)在水溶液中是穩定的,不易被氧化為Co(Ⅲ),相反,Co(III)很不穩定,容易氧化水放出氧氣(φθCo3+/Co2+=1.84V>φθO2/H2O=1.229V)。但在有配合劑氨水存在時,由于形成相應的配合物[Co(NH3)6]2+,電極電勢φθCo(NH3)63+/ Co(NH3)62+=0.1V,因此CO(Ⅱ)很容易被氧化為Co(III),得到較穩定的Co(Ⅲ)配合物。
實驗中采用H2O2作氧化劑,在大量氨和氯化銨存在下,選擇活性炭作為催化劑將Co(Ⅱ)氧化為Co(Ⅲ),來制備三氯化六氨合鈷(Ⅲ)配合物,反應式為:
活性碳
2[Co(H2O)6]Cl2 + 10NH3 + 2NH4Cl + H2O2 ===== 2[Co(NH3)6]Cl3 + 14H2O
粉紅 橙黃
將產物溶解在酸性溶液中以除去其中混有的催化劑,抽濾除去活性炭,然后在較濃為鹽酸存在下使產物結晶析出。
三氯化六氨合鈷(Ⅲ):橙黃色單斜晶體。
鈷(Ⅱ)與氯化銨和氨水作用,經氧化后一般可生成三種產物:紫紅色的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鈷[Co(NH3)5Cl]Cl2晶體、磚紅色的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鈷[Co(NH3)5H2O]Cl3晶體、橙黃色的三氯化六氨合鈷[Co(NH3)6]Cl3晶體,控制不同的條件可得不同的產物,本實驗溫度控制不好,很可能有紫紅色或磚紅色產物出現。)293K時,[Co(NH3)6]Cl3在水中的溶解度為0.26mol.L-1,K不穩=2.2 ′ 10-34,在過量強堿存在且煮沸的條件下會按下形式分解:
2[Co(NH3)6]Cl3 + 6NaOH ==== (煮沸)2Co(OH)3 + 12NH3↑+ 6NaCl
- 催化劑及助劑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