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一塊錢可以買到什么?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6-13分類:催化劑及助劑瀏覽:559
60年代,我們生產隊有一個特能干特憨厚的社員,春節了,隊長給他一塊錢讓他到鎮上玩兒,一塊錢隨便花。等他回來以后,隊長當著很多社員的面,讓他算一算怎樣花的這一塊錢。一塊錢也是錢,要報賬的。這個社員說,吃碗面條一毛五,洗澡一毛五,剃頭一毛五。生產隊會計在一邊撥弄著算盤,問,才四毛五了,還干什么啦?這個社員老實,但也有點兒私心。他說,又喝完面條,又洗洗澡,又剃剃頭!社員們哄堂大笑。隊長說,吃面條可以吃兩碗,洗澡也可以洗兩次,你怎么能剃兩次頭呢?老實人,想貪污都沒有本事。這個小笑話,能折射出那時物價便宜,消費便宜。一塊錢如果要打理一下自己,還真能節約兩碗面條錢呢!
60年代,一塊錢可以買到些什么?我覺得我有發言權。60年代我雖然是個小孩子,但是畢竟經歷了那個年代。60年代,70年代,這20年間,由于是計劃經濟,物價沒有多大的波動。1元錢的購買力,差不多一樣。
1:生活用品。
比如火柴,二分一盒,兩毛一包,一塊錢能買5包。食鹽,8分1斤,一元錢買10多斤。醬油一毛五1斤(散裝),肥皂一毛五一塊。
香煙,酒屬于奢侈品。一般香煙,每包八分,九分。一毛三一包就好一點了,這種煙一般城里拿工資的工人抽。國家干部工資高點,他們能抽得起錫箔包裝的大前門,那時的大前門在全國來說屬于高檔煙,一包四毛五。老百姓抽不起這樣的煙。在我們農村,很少見大前門香煙。
那時的酒,大多都是散酒,好一點的三毛五1斤,差一點的散酒一毛五1斤。家里來了客人,就拎個玻璃瓶去代銷點兒買,那個時候家里能有一個玻璃酒瓶就已經夠奢侈了。
2:農副產品。
豬肉六毛五一市斤,生豬一等四毛五。那個時候我們農村喂豬,一頭豬喂了一年甚至兩年,最多長一百七八十斤,兩百斤的豬極其少見。那時的收購標準135斤就算夠稱,一頭生豬能賣六七十元就不錯了。
60年代的小麥不便宜,小麥很緊俏。農民憑工分,憑人口,大多都是人六勞四(6:4),分下來,好的生產隊人均也不會過百斤,所以小麥很貴,大約在每市斤三毛以下,但從沒有低于兩毛五的。
雞蛋。一毛錢三個,那是買雞蛋基本不論斤,大多都是論個兒。后來到了70年代,雞蛋的價格能漲到五分錢一個。那時候農民養雞不吃雞蛋,他們要用雞蛋換鹽。我很多次拿了雞蛋到代銷點煥鹽,二個雞蛋1斤鹽。
羊肉。那個時候羊肉最便宜,不是人們不喜歡羊肉,我是羊肉沒有有水,大家都喜歡豬肉厚厚的脂肪,吃著解饞,過癮。60年代末,一只成年公山羊,最多也不會超過15元,一般都是七八元十來元一只?,F在說起來一只山羊幾塊錢,也許你會認為我在說瞎話騙人,當時其實就是這樣。
蔬菜。那是的蔬菜沒有價格,大蔥,香菜等基本上屬于白送。買黃瓜,買白菜,白送給你大蔥。當時的蔬菜大多都是蘿卜白菜。每當蘿卜白菜上市,價格超過五分一斤的年份不太多。那時市面上的西紅柿很少,西紅柿就屬于那個年代最好的蔬菜了,一市斤要在一毛五左右。
3:城鄉收入
農民,按工分取酬,青壯勞力10分每天,到年終按工分分酬。當時我們生產隊,一工只合一毛三分錢。我們生產隊還屬于比較好的,有很多生產隊一工不足一毛錢。老百姓有個順口溜:一個勞動力,干一天不如一個老母雞。
工人,教師差不多屬于一類。入職時二十四五元,干了半輩子最多也就是40來元。那時干部工資稍微高一點,但是能超過100元每月的,除非是一個縣委書記。當時我們村出了個副縣長,他的工資不足九十元。
4:學生學費
六九年,我上小學一年級。五毛錢的學雜費,1塊錢的書本費,加在一起一塊五毛錢。
74年,我上初中,一元錢雜費,一塊半的書本費。共兩塊五毛錢。很低吧!
那個時候的錢很值錢,但就是太難掙了。1978年,我父親做了一個大手術,住院三個半月只花了110元錢,是不是很少呢?你也許不相信。就這110元錢,還是母親借了幾家才湊齊的。
收入低,工資低,不完全決定當時的物價就低。當時決定物價的是計劃經濟。無論什么價格,國家都控制,要想漲價是很不容易的。那個時代,老百姓生活雖然苦一點,但是社會非常穩定。社會的穩定,大概也有物價穩定的貢獻吧。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先從那個時候的工資水平說起。(下圖為六十年代發行的第三版一元人民幣)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國普通職工一個月的工資大概在30元到50元之間,學徒工的工資要少到一半多,大概在10到20元之間。
下圖是1962年中共江蘇省委門診部一位女職工的“供給轉移證,在轉移證“津貼或工資額”一欄顯示工資金額為48.40(元)。
下圖是1965年的“(四川)合川縣城關通江段伐木工人工資發放表”,工資發放表上顯示三位職工的基本工資為42元。
在現在看來,感覺30-50元的工資好像不高。但是,六十年代,在城里拿這么多工資已經是不錯的了,能夠勉強養活一家6、7口人了。
那個時候,物價也不高,燒餅、油條3分錢,冰棒4分錢。如果用一元錢買這些東西的話,可以買33個燒餅或油條,或25根冰棒。
那個時候,一元錢可以夠一個一年級小學生一學期的學費了。
那個時候雖然物價便宜,但也不是想買什么就能買到什么的。
六十年代初期,我國生產力落后,商品供應極為匱乏。國家為了保障供需平衡,對城鄉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都實行計劃供應,按人口定量發行糧票、布票等專用購買憑證。買東西的時候,必須按票面上的數量購買。
那個時候,一元錢可以購買:1斤7兩豬肉或2斤羊肉;8斤大米;6斤面粉;10斤玉米;1斤7兩雞蛋;7尺平布或4尺斜紋布;50盒火柴……
那時候,還有一種歸入副食品類票證的煙票,通過政府、商業局、公司、商店等渠道發行的。
那時候的煙票是城市戶口居民的專屬福利,農村戶口可享受不了!
那時候,“勤儉”牌香煙八分錢一包;“大建設”香煙兩毛四一包;“迎春”香煙兩毛八一包;最好的“大前門”香煙三毛五一包。也就是說,一元錢可以買12包“勤儉”;4包“大建設”,約3包“大前門”。
說了這么多,你應該知道一元錢在六十年代都能買些什么了吧?關鍵的是,六十年代買的食用都是絕對的綠色無公害食品呢!
- 上一篇:石油化工行業的主要腐蝕介質是什么?
- 下一篇:汽車橡膠密封件工廠屬于什么行業
- 催化劑及助劑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