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轉移催化的原理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3-28分類:催化劑及助劑瀏覽:183
在反應中使用一種能將反應實體從一相轉移到另一相的相轉移催化劑,使實體與底物相遇而發生反應的一種方法。以鹵代烷與的反應為例,相轉移催化反應的過程大致如下:
(1)水相反應NaCN+Q+X-→NaX+QCN(Q+X-為相轉移催化劑);
(2)QCN進入有機相;
(3)有機相反應RX+QCN→RCN+Q+X-;
(4)Q+X-返回水相。
相轉移催化劑在反應中并未損耗,只是起傳遞離子的作用,因此用量很少。常用的相轉移催化劑是冠醚和季銨鹽。相轉移催化使許多用傳統方法很難進行的反應或者不能發生的反應能順利進行,而且具有選擇性好、條件溫和、操作簡單、反應速度快等優點,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
擴展資料:
相轉移催化能加速或者能使分別處于互不相溶的兩種溶劑(液-液兩相體系或固-液兩相體系)中的物質發生反應。
反應時,催化劑把一種實際參加反應的實體(如負離子)從一相轉移到另一相中,以便使它與底物相遇而發生反應。 相轉移催化作用能使離子化合物與不溶于水的有機物質在低極性溶劑中進行反應,或加速這些反應。
一般存在相轉移催化的反應,都存在水溶液和有機溶劑兩相,離子型反應物往往可溶于水相,不溶于有機相,而有機底物則可溶于有機溶劑之中。
不存在相轉移催化劑時,兩相相互隔離,幾個反應物無法接觸,反應進行得很慢。相轉移催化劑的存在,可以與水相中的離子所結合(通常情況),并利用自身對有機溶劑的親和性,將水相中的反應物轉移到有機相中,促使反應發生。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相轉移催化
- 上一篇:怎樣巧妙地去除殘留在塑料盒上面的膠
- 下一篇:十二烷基苯磺酸鈣的物化性質
- 催化劑及助劑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