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光刻膠的上市公司是哪一家?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1-18分類:催化劑及助劑瀏覽:127
做光刻膠的上市公司是:永太科技。
簡介:
CF光刻膠有望首家國產化,將受益于下游液晶面板廠商為降低成本而主動進行的進口替代。永太科技公司2014年1月股東會通過了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募集資金投向之一為1500噸平板顯示彩色濾光膜材料產業化項目,現與下游客戶進行合作能夠更清晰把握市場需求,加快量產進度。CF光刻膠是主流生產CF工藝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目前生產被外資所壟斷,公司量產后將受益于國內下游液晶面板廠商為降低成本而主動進行的進口替代。目前市場容量約1.5萬噸,進口CF光刻膠為75美元/kg,毛利率高達70%,未來公司憑借價格優勢將會逐漸占據更多市場。
原有業務經過多年客戶導入,有望爆發。公司原有業務經過多年發展后技術更成熟,分析師預計單晶產品有望突破;農藥中間體也在經歷客戶培育期后有望爆發。公司有機氟技術突出,形成了芳香族含氟產品的完整生產鏈,所生產醫藥中間體下游用于心血管類、糖尿病類、精神類和抗病毒類等藥物。擬募投的30億片出口制劑基地產品也多圍繞公司技術強項,為原有業務向下游的拓展。
未實現股改的上市公司
哈藥,上石化,三九,總之就是那些加S標志的公司啦。
中國股市即將成年,卻始終有一件大事未了:
計劃經濟的產物:股權分置---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股份無法上市流通.流通部分多為社會公眾股,非流通部分多為國有股和法人股.它們的比例約為1:3(非流通股占3).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同股不同權.全世界可能再也找不出第二個這樣的資本市場了.
股權分置問題被普遍認為是困擾我國股市發展的頭號難題.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市場里有那么多潛在的大小非(尤其是小非),股市如何健康發展?
說嚴重了股權分制更影響我國整個經濟的健康發展.股權分置分為三點:一是股票的不同持有者享有不同的權利.二是不同股東承擔為企業發展籌措資金的義務和承債的義務不平等.三是不同股東獲得收益和承擔的風險不等.這樣就使我國的產權關系企業結構極為不合理.成為對外開放企業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最大障礙.所以我國必須進行全流通股改,即使會引發崩盤也一定要去做.
股改的最大困難就是原始股東和流通股東之間利益的矛盾,原始股東基本上是以一元面值購得股票,而流通股東卻是以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溢價購得.如果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一下子涌入二級市場,那股價一定會暴跌,原始股東套現獲得暴利,流通股持有人卻損失嚴重.怎么解決這個難題?現在一般是原始股東向流通股東送股.注意!這不同與分配的轉增,總股本是不變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在股改前一交易日之前買入一公司的股票,股改的那天非流通股東會向流通股東贈送同樣基本面的股票,通常是10送3.這樣原始股東的股票可以上市流通了,流通股東也獲得了額外的補償.看似很公平,實際上呢?
我們都知道股價的高低除了由每股收益決定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供求關系.以中國聯通為例---假若它的每股收益是3毛,流通股數量為1000萬,市場可以給它定價10元.股改后它的每股收益仍是3毛,但有2000萬的非流通股上市,總流通股變成了3000萬.那它的價格可能只值3塊,一是因為聯通的股票多了自然就會貶值.二是二級市場一下涌入大量股票,承接資金必然緊張.這樣流通股東雖然獲得了贈股,但仔細算算,真正收益的其實只有那些原始股東.所以現在很多上市公司由于流通股東的反對而無法通過股改,于是他們公司名稱前被加上了S的標志.
曾經有一時期政府進行國有股減持.這其實就是股權分制改革的試驗階段.
本人始終認為此輪牛市成也股改,敗也股改.之前經濟雖發展迅速,但股票市場始終低迷.股改的10送3刺激起了牛市,但股改的大小非又從資金供給上終結了牛市.
- 上一篇:石油和天然氣的有機來源
- 下一篇:長春市二道區新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樣?
- 催化劑及助劑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