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發現氯氣的人是誰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1-11分類:催化劑及助劑瀏覽:925
卡爾·威爾海姆·舍勒(Carl Wilhelm Scheele) ,瑞典著名化學家,氧氣的發現人之一,同時對、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多種氣體,都有深入的研究。
舍勒是在1774年發現氯氣的。當時他正在研究軟錳礦(主要成分是MnO2),當他將軟錳礦與濃鹽酸混合并加熱時,產生了一種黃綠色的氣體,這種氣體的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使舍勒感到極為難受,但是當他確信自己制得了一種新氣體后,他又感到一種由衷的高興。
舍勒制備出氯氣以后,把它溶解在水里,發現這種氣體的水溶液對紙張、蔬菜和花都具有永久性的漂白作用;他還發現氯氣能與金屬或金屬氧化物發生化學反應。從1774年舍勒發現氯氣到1810年,許多科學家先后對這種氣體的性質進行了研究。才確認這種氣體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他將這種元素命名為Chlorine,這個名稱來自希臘文,有“綠色的”意思。我國早年的譯文將其譯作“綠氣”,后改為氯氣。
它最早是由誰提出的()A.瑞士學者皮亞杰B
德育的認知模式在當代德育理論中流行最為廣泛,它最早是由誰提出的()
A. 瑞士學者皮亞杰
B. 英國教育家彼德 麥克費爾
C. 美國的班杜拉
D. 美國學者科爾伯格
認知發展道德教育模式的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柯爾伯格。他反對相對主義的道德價值觀,主張建立普遍的道德價值。 道德判斷的重要假設①道德判斷形式反映個體道德判斷水平。道德判斷有內容與形式之別。所謂道德判斷內容就是對道德問題所作的“該”或“不該”、“對”或“錯”的回答;所謂道德判斷形式指的是判斷的理由以及說明過程中所包含的推理方式。后者反映個體的道德判斷水平。②個體的道德判斷形式處于不斷發展之中。
他設計了“兩難故事法”用以測定青少年的道德發展水平和階段,并提出了著名的道德發展“三水平六階段”學說,即: 前習俗道德水平(階段1—— 懲罰與服從, 階段2——個人的工具主義目的與交換) ; 習俗道德水平(階段3—— 相互的人際期望、人際關系與人際協調, 階段4——社會制度和良心維持);后習俗道德水平(階段5——至上的權力、社會契約或功利, 階段6——普遍性倫理原則)。
- 催化劑及助劑排行
- 最近發表